图书介绍
文艺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艺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842480.jpg)
- 易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1660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艺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1
第一编生成、特质论9
第一章文学的生成与人类的实践9
第一节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文学生成的根源9
一关于文学生成的几种见解9
二文学生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13
第二节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文学发展的依据19
一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19
二文学发展与经济的关系20
三文学发展与上层建筑其他部门的关系24
四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与时代的创新性28
第三节文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决定着文学的本质32
一文学的社会意识属性与审美属性32
二文学的真实性与阶级性39
三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46
第二章文学的生成与创作主体49
第一节创作主体的涵义与理论意义49
一创作主体的涵义和条件49
二创作主体的理论意义54
第二节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55
一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55
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60
第三节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65
一主体创造性的原动力65
二主体创造性发挥的特殊方式67
三主体创造性的物化73
第三章文学的审美特质78
第一节文学作为艺术的一般审美特质78
一审美的创造性78
二审美的情感性83
三审美的形象性89
第二节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殊审美特质93
一文学形象的间接性94
二文学表现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97
三文学表达思想、感情的深邃性99
第四章文学的表现形式104
第一节文学的形象104
一文学形象的涵义104
二文学形象的特征108
第二节文学的典型111
一文学典型的涵义111
二文学典型的特征113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18
四文学典型的创造——典型化119
五对文学典型的若干思考124
第三节文学的意境129
一意境概说129
二意境的审美涵义132
三意境的审美特征133
第二编文本论139
第五章文学作品的构成139
第一节文学作品构成的内容诸要素140
一文学作品的题材140
二文学作品的主题145
第二节文学作品构成的形式诸要素148
一文学作品的结构148
二文学作品的情节153
三文学作品的语言159
第六章文学作品的体裁166
第一节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交融与嬗变166
一文学分类的相对性与文学种类的历史性166
二文体的交融与嬗变168
第二节诗歌与散文169
一诗歌的特征与分类169
二散文的特征与分类171
第三节小说与戏剧文学174
一小说的特征与分类174
二戏剧文学的特征与分类177
三对新时期小说、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182
第四节影视文学185
一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特征185
二影视文学的艺术要求188
第五节通俗文学192
一通俗文学的一般特征与分类192
二对通俗文学崛起的若干思考197
第六节纪实文学198
一纪实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种类199
二对纪实文学繁荣的若干思考203
第七章文学的创作方法、风格和流派206
第一节文学的创作方法206
一对创作方法的一般理解207
二创作方法的基本类型和发展216
三创作方法要“百花齐放”218
第二节文学风格219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219
二风格的形成和表现222
三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225
第三节文学流派228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228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229
三文学流派的作用231
第三编功能、传导论235
第八章文学的传导235
第一节文学作品中的诸种审美基因235
一文学作品中的真与善235
二文学作品中真、善、美的统一239
一文学功能的多样性244
第二节文学功能的多样性、统一性与不平衡性244
二文学功能的统一性248
三文学功能的不平衡性250
第三节文学功能的传导与实现251
一文学功能的实现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辩证运动251
的结果251
二文学功能传导中接受主体的特殊地位256
第九章文学欣赏262
第一节文学欣赏的动态结构262
一文学欣赏的中介地位262
二创作与欣赏的双向运动264
三文学欣赏的过程266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主客观条件268
一文学欣赏的客观条件269
二文学欣赏的主观条件269
一直觉性272
第三节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272
二再创造性275
三精神愉悦性277
第四节文学欣赏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78
一文学欣赏的差异性278
二文学欣赏的共同性280
三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282
一批评主体性的涵义与意义285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主体性285
第十章文学批评285
二批评主体性的显示288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美学原则与美学方法299
一文学批评的美学原则299
二文学批评的美学方法302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308
一文学批评对文学欣赏的调节功能308
二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调节功能311
后 记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