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船山易学阐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王船山易学阐微
  • 林庆彰主编;曾春海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03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船山易学阐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王夫之先生传略1

第一节 身世述要1

第二节 哲学著述3

第三节 哲学思想之形成背景5

一、时代学风5

二、家学渊源6

三、船山与诸家学派之关系8

第二章 船山治《周易》之方法13

第一节 船山学《易》之特色及著《易》之时间与内容13

一、船山学《易》之特色13

二、船山著《易》之时间与内容15

第二节 船山对历来《易》学者之评议18

一、对汉代象数学家之评议18

二、对魏·王弼治《易》之评议19

三、对宋儒治《易》者之评议20

第三节 对《周易》成书及其价值之看法24

一、对《周易》成书之看法24

二、对《易》学研究之价值观25

第四节 对《周易》「神无方,易无体」、「无期而有节」之把握27

第五节 船山《易》学之研究纲领32

一、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33

二、彖爻一致,四圣一揆为释36

(一)分释「彖」、「爻」37

(二)彖与爻之关系38

三、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为义。占义不占利,劝戒君子不渎告小人为用41

(一)占易与学易之分41

(二)评往昔之占《易》者42

(三)不废占易之理由43

(四)占学一理,占义不占志43

第三章 船山《易》学之宇宙论47

第一节 道器相须不相离及理气一源、体用合一之基本主张47

一、道器相须不相离47

二、理气一源48

三、体用合一49

第二节 太极50

第三节 太极与一阴一阳之道55

一、阴阳55

(一)阴阳为太极实有之气55

(二)阴阳与刚柔56

(三)阴阳与动静变化57

1.阴阳与动静57

2.阴阳与变化57

二、一阴一阳之道58

三、实有健动之宇宙观60

(一)实有之宇宙60

(二)健动之宇宙60

1.变通律64

2.对待调和律65

(甲)反者有不反者存66

(乙)万物睽而其事类也67

(丙)以和顺斥「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68

(丁)对待往来而和顺于一70

第四节 以「乾坤并建」释《周易》生生之宇宙观及卦爻构成法71

一、乾坤并建说71

(一)乾坤并建义71

(二)〈乾〉知大始,〈坤〉作成物73

二、由乾坤并建言阴阳十二位数及《易》卦构成法,以示宇宙之变化74

(一)由乾坤并建言阴阳十二位及《易》卦错综相比之旁通系统75

1.由乾坤并建言阴阳十二位数75

2.十二位数往来消长以成《易》卦错综相比之旁通系统75

(二)对《易》卦构成程序之解释77

(三)三才之道80

第四章 船山《易》学之人性论83

第一节 人之性命之生成83

一、人之性命之所由生84

二、人性命之善86

三、天道命生人性之方式89

第二节 简介船山对人性结构之解释91

一、「性」与「理」与「心」之关系91

二、性与情、才、欲93

第三节 道德之形上基础96

第五章 船山《易》学之生命哲学103

第一节 前言103

第二节 崇德之道106

一、德命与福命之分别107

二、由情之可功可罪论尽心知性之重要109

三、由性之存养、扩充,情之省察,言奉性尽心之修为112

(一)诚114

(二)持志勿忘114

(三)主于一115

(四)拟议精微之《易》理以致用崇德116

第三节 广业之道121

一、法乾坤化育之德以参天地之化育121

(一)法〈乾〉之德122

(二)法〈坤〉之德125

(三)参天地之化育126

二、极深研几与时偕行,延天以祐人127

(一)使知之,安遇而知其无妄也128

(二)使忧之,尽道而抵于无忧也129

(三)凝道而消其不测132

三、取法大易以治万民133

(一)立成器以为天下利134

(二)养民与教民135

第六章 结论139

参考书目1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