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听觉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听觉生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831319.jpg)
- 高文元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35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听觉-人体生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听觉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声的物理学基础2
一、声波的性质2
第一篇 听觉基础2
第1章 声的物理学基础和听觉的一般特性2
二、声音的种类与频谱3
三、声音的量度4
四、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5
一、听阈与听力6
第三节 听觉的一般特性6
第二节 声音物理属性与听觉主观感觉的关系6
一、声音的强度与声响6
二、声音的频率与音调6
三、音色6
二、听觉辨别阈7
第一节 外耳的结构9
第2章 外耳解剖和生理9
二、外耳道在听觉中的作用10
一、头和耳郭在听觉中的作用10
第二节 外耳在听觉中的作用10
二、鼓膜12
一、鼓室12
第3章 中耳解剖和生理12
第一节 中耳结构12
三、听骨链13
五、咽鼓管14
四、中耳肌肉14
一、鼓膜振动的形式15
第二节 中耳在听觉中的作用15
三、中耳传音的增压功能16
二、听骨链传导功能16
二、中耳的声阻抗匹配作用18
一、声阻抗的基本概念18
第三节 中耳声阻抗的匹配18
三、鼓膜和中耳腔气压对声阻抗的影响19
一、咽鼓管的功能20
第四节 咽鼓管功能和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20
一、引起中耳肌反射性收缩的刺激和阈值21
第五节 中耳肌反射21
二、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21
二、中耳肌反射弧的组成和潜伏期22
四、中耳肌反射性收缩的生理意义23
三、中耳肌反射性收缩的幅度23
一、耳蜗管腔25
第一节 耳蜗的功能解剖25
第4章 内耳(耳蜗)解剖和生理25
二、螺旋器(柯替器)26
三、基底膜27
四、耳蜗体液系统28
第二节 耳蜗的微机械力学——基底膜振动的形式和特性29
二、基底膜最大振幅部位与声波频率关系30
一、基底膜的行波30
三、耳蜗对声音频率信息的分析功能32
五、基底膜位移与镫骨位移之间相位差和行波速度33
四、耳蜗对声音强度信息的分析功能33
一、耳蜗毛细胞的微细结构34
第三节 毛细胞的换能和感受器电位34
二、振动能量传递到毛细胞的方式和静纤毛的偏曲运动35
三、毛细胞的换能和感受器电位36
四、感受器电位的形成机制39
二、信号经突触传递的过程41
一、耳蜗毛细胞与传入神经突触的微细结构41
第四节 信号经毛细胞与传入神经突触的传递41
一、耳蜗听神经元与毛细胞的连结43
第五节 耳蜗听神经元43
二、听神经元的放电活动44
第六节 外毛细胞的收缩和耳蜗的主动过程47
一、外毛细胞收缩运动的形式和特点48
三、外毛细胞收缩的意义49
二、外毛细胞收缩功能的机制和基础49
四、耳声发射51
第七节 耳蜗的非线性特征52
一、耳蜗内电位53
第八节 内耳生物电53
二、耳蜗微音电位54
三、总和电位57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58
一、内耳毛细胞的自发再生现象60
第九节 内耳毛细胞再生和修复60
三、毛细胞再生、修复的途径61
二、损伤后内耳毛细胞的再生、修复61
四、影响内耳毛细胞再生、修复的因素62
第5章 耳蜗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66
一、毛细胞释放谷氨酸的证据67
第一节 耳蜗传入神经最可能的神经递质——谷氨酸67
三、谷氨酸受体68
二、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68
一、耳蜗传出神经系统的功能解剖71
第二节 耳蜗传出神经系统71
二、耳蜗传出神经对耳蜗的作用73
三、耳蜗传出神经的作用机制74
一、主要听觉上行通路及核团78
第一节 听觉传导通路及中枢核团78
第6章 听觉中枢生理78
第二节 听觉中枢细胞结构和功能活动的特点79
三、听觉下行通路79
二、丘系外听觉上行通路79
二、上橄榄核团84
一、耳蜗神经核团84
第三节 听觉系统的抑制过程84
第四节 各级中枢对听觉信息的分析和处理84
五、内侧膝状体86
四、下丘86
三、外侧丘系核86
一、皮质听区的分区与一般功能87
第五节 大脑皮质对听觉信息的分析与整合87
三、声源定位与声源位置辨别89
二、复杂声的信息处理89
第七节 人体听觉系统声诱发电位90
第六节 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90
一、听觉诱发电反应的组成91
二、有关听觉诱发电位测听中若干理论问题探讨92
第二节 心理声学常用的研究方法96
第一节 概述96
第7章 听觉心理学96
一、噪声97
第四节 声音的心理效应97
第三节 心理声学在中枢听觉障碍诊断中的应用97
一、纯音测听法97
二、言语辨别力97
三、异常听适应试验97
四、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97
五、短增量敏感指数及强度差阈试验97
六、其他97
三、音乐心理声学98
二、乐音98
四、乐音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100
第二节 一般语言检查法101
第一节 粗声检查法101
第二篇 听觉功能常用检查101
第8章 简易测听法101
一、音叉102
第三节 音叉试验102
一、耳语检查法102
二、话语检查法102
三、秒表检查法102
二、音叉试验的内容和方法103
二、听力计的主要检测参数105
一、听力计基本结构105
第9章 纯音测听检查105
第一节 听力计基本结构及检测原理105
一、气导纯音听阈108
第二节 纯音听阈测听108
二、骨导听阈检测110
三、听力图及临床意义111
一、重振的检查方法114
第三节 阈上听觉功能检查114
四、高频听阈检测114
二、阈音衰变检查117
一、声导抗检测原理118
第一节 声导抗仪器结构及检测原理118
第10章 声导抗检查118
二、中耳导抗仪的结构119
一、鼓室压图分析120
第二节 鼓室压图临床意义120
三、静态声顺122
二、咽鼓管功能检测122
第三节 声反射测定123
二、重振现象与镫骨肌反射124
一、镫骨肌反射阈124
五、同侧与对侧反射的对比125
四、传导性聋与声反射125
三、声反射衰减125
六、声导抗检查的其他用途127
一、听觉诱发电位描记装置及描记原理128
第一节 听觉诱发电位测听原理及分类128
第11章 听觉诱发电位128
二、听觉诱发电位的分类129
二、耳蜗电图描记技术130
一、耳蜗电位分类130
第二节 耳蜗电图描记法130
三、电极及其放置方法132
五、耳蜗电图的临床应用133
四、CM、AP和SP分别描记和显示技术133
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起源及影响因素134
第三节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134
三、ABR的临床应用136
二、ABR描记技术136
一、MLR概况137
第四节 中潜伏期反应137
三、临床应用138
二、MLR描记参数138
一、SVR概论139
第五节 听觉皮质诱发电位139
三、SVR临床应用140
二、描记SVR方法140
三、AERP的临床应用141
二、描记AERP技术141
第六节 40Hz听相关电位141
一、40Hz听相关电位概况141
一、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概述142
第七节 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142
二、ASSR的起源143
四、ASSR的临床应用144
三、ASSR反应阈图144
第三节 耳声发射的机制146
第二节 耳声发射的分类146
第12章 耳声发射146
第一节 概述146
一、定义147
第四节 自发性耳声发射147
二、SOAE的主要特征148
三、TEOAE的结果149
二、TEOAE的主要特征149
第五节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149
一、定义149
四、DPOAE的结果150
三、DPOAE检测模式150
第六节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150
一、定义150
二、DPOAE的特征150
一、检测设备151
第七节 耳声发射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151
三、临床应用153
二、检测各类耳声发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53
一、神经组织电活动155
第二节 神经磁场产生155
第13章 听觉诱发脑磁反应155
第一节 概述155
四、磁场与神经细胞电流156
三、同质头颅模型及磁场检测156
二、偶极子流模型156
一、换能器157
第三节 检测脑磁场仪器157
四、脑磁信号采集过程158
三、叠加装置158
二、放大器158
二、减小磁噪159
一、环境磁噪159
第四节 磁屏蔽室159
一、长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磁反应160
第六节 听觉诱发脑磁反应分类160
第五节 给声装置160
第七节 听觉诱发脑磁反应的临床应用161
三、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磁反应161
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磁反应161
四、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研究162
三、对精神障碍的临床应用研究162
一、对癫癎的临床应用研究162
二、对脑血管意外的临床应用研究162
第八节 AEF的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163
七、用于客观听力评估163
五、对听觉皮质损伤患者的研究163
六、对耳鸣患者的研究163
一、言语听力计及其附件165
第一节 言语测听的设备和条件165
第14章 言语测听165
三、言语材料166
二、言语测听的场所166
一、言语听阈167
第二节 言语测听的项目167
二、竞争噪声言语测听的定义168
一、竞争噪声言语测听的意义168
二、言语识别得分168
第三节 言语测听中的掩蔽168
第四节 竞争噪声言语测听168
五、噪声言语测试和噪声言语识别测试169
四、声场竞争噪声言语测听169
三、耳机竞争噪声言语测听169
一、听觉残疾分级170
第六节 言语测听在听觉康复中的应用170
第五节 言语测听的临床意义170
一、传导性聋170
二、蜗性聋170
三、蜗后性聋170
四、伪聋170
三、听觉康复程度的评估171
二、助听器的选择和调试171
一、行为测听的条件和设备172
第一节 行为测听法172
第15章 儿童听觉功能检查172
二、行为测听的方法173
三、儿童行为测听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76
三、诱发性耳声发射177
二、电反应测听177
第二节 纯音测听法177
第三节 客观测听法177
一、声导抗测试177
二、研究背景179
一、基本概念179
第16章 胎儿声诱发反应179
第一节 慨述179
一、测试方法180
第三节 测试方法180
第二节 机制180
一、声诱发反应源于胎儿180
二、声诱发反应与听器关系180
三、声诱发反应与脑关系180
第五节 耳科应用181
二、强度181
二、结果的判断标准181
三、VAST的安全性181
第四节 测试中刺激声参数设置181
一、频率181
三、分娩过程中对胎儿进行监测182
二、高危孕妇胎儿存活状态监测182
第六节 产科临床应用182
一、监测正常妊娠宫内胎儿存活状态182
二、测试时胎儿的行为状态183
一、声刺激试验与孕龄关系183
四、预测妊娠结果和围产儿情况183
第七节 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183
五、胎儿异常184
四、母体异常184
三、声信号性能184
第二节 耳郭反射评估豚鼠听阈186
第一节 听觉系统实验动物的麻醉186
第17章 动物听觉检测186
三、动物耳声发射记录技术187
二、ABR、MLR、SVR描记技术187
第三节 动物的电反应测听技术187
一、耳蜗电图描记技术187
二、先天性耳畸形的分度189
一、先天性耳畸形的原因189
第三篇 听觉临床189
第18章 先天性耳畸形189
第一节 概述189
第二节 内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90
四、先天性耳畸形的治疗原则190
三、先天性耳畸形的诊断190
一、Mondini畸形191
二、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192
三、共同腔194
一、中耳发生学195
第三节 先天性中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95
一、小耳畸形196
第四节 外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96
二、临床表现196
三、治疗原则196
二、外耳道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9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04
第一节 先天性遗传性耳聋204
第19章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204
二、内耳病理206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207
四、预后、治疗与预防212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213
第二节 先天性非遗传性耳聋213
二、预防及治疗214
二、聋儿康复教育215
一、聋儿听觉障碍的预防及治疗215
第三节 儿童听力康复21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18
一、发病率218
第20章 老年聋218
第一节 发病率、病因及发病机制218
二、神经性老年聋220
一、感音性老年聋220
第二节 病理220
一、临床表现221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检查221
三、血管纹性老年聋221
四、耳蜗传导性老年聋221
五、混合性老年聋221
六、未确定性老年聋221
二、检查222
一、预防223
第四节 预防及治疗223
三、诊断223
二、治疗224
二、噪声的物理参数226
一、噪声的定义和类型226
第21章 噪声性聋226
第一节 噪声的定义、类型和物理参数226
一、噪声性聋的形成和诊断依据227
第二节 噪声性聋227
二、耳蜗病理学变化228
三、噪声引起毛细胞变性消亡的原因229
二、爆震性聋的病理变化231
一、爆震性聋的听力损失特点231
第三节 爆震性聋231
第四节 噪声性聋的预防和治疗232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234
第22章 药物性聋234
三、耳毒性的实验研究235
二、临床表现235
一、耳毒性的易感因素及发生率235
五、耳蜗形态学改变236
四、耳蜗功能的变化236
六、耳毒性机制237
七、防治239
一、耳毒性的机制240
第二节 襻利尿药的耳毒性240
三、防治241
二、促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241
四、耳毒性的机制242
三、内耳形态学改变242
第三节 水杨酸盐的耳毒性242
一、耳毒性的临床特点242
二、对听觉电生理的影响242
三、耳毒性机制243
二、内耳病理改变243
第四节 顺铂的耳毒性243
一、耳毒性的临床特点243
四、防治244
二、铁代谢障碍对听力的影响247
一、人体元素构成与分类247
第23章 其他感音神经性聋247
第一节 某些必需元素代谢障碍对听力的影响247
四、锌缺乏对听力的影响252
三、碘代谢障碍对听力的影响252
二、病理25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53
五、镁缺乏对听力的影响253
第二节 病毒性耳聋253
六、预后254
五、治疗与预防254
三、临床表现25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54
第24章 传导性耳聋256
第一节 传导性耳聋概述256
一、围手术期处理258
第二节 传导性耳聋外科基础258
二、手术布局259
三、常用手术器械常识260
四、麻醉选择261
五、手术切口类型262
六、传导性耳聋的影像诊断基础263
三、病因265
二、发病率265
七、手术解剖训练基础265
第三节 分泌性中耳炎265
一、概述265
五、症状267
四、发病机制和病理267
九、治疗268
八、后遗症268
六、检查268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268
二、病理271
一、病因271
第四节 中耳慢性感染及手术治疗271
附一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72
四、治疗27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72
附二 闭合式鼓室成形术279
附三 鼓膜及听骨链重建手术280
一、分类294
第五节 中、外耳畸形引起的传导性耳聋294
三、术前评估297
二、发病率297
四、症状298
六、治疗299
五、诊断299
七、并发症309
第六节 耳硬化症310
八、小结和展望310
三、发病率311
二、病因311
一、定义311
四、病变部位与病理312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313
六、病史和体检313
五、症状313
九、手术治疗314
八、非手术治疗314
十、镫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327
十一、再次镫骨手术331
十二、避免误诊误治和减少并发症332
一、病因及病理335
第25章 梅尼埃病335
二、临床表现33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9
四、治疗34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343
一、临床流行病学343
第26章 突发性耳聋343
三、病理344
五、诊断345
四、临床表现345
六、鉴别诊断346
八、治疗347
七、预后347
一、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围生期窒息缺氧350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350
第27章 听觉神经病350
第一节 概述350
二、脱髓鞘病变351
一、临床特征352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听力学机制352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352
四、毒性和代谢性疾病352
五、其他352
二、听力学机制353
第六节 治疗35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355
第四节 病变部位355
第七节 预后356
二、肿瘤生物学358
一、流行病学358
第28章 听神经瘤358
三、临床表现359
四、治疗361
第一节 高胆红素血症369
第29章 听中枢疾病369
第三节 传出系统异常370
四、诊断370
第二节 听皮质区异常370
一、主要症状370
二、其他症状和特征370
三、病因370
一、耳鸣的分类372
第一节 耳鸣的类型和流行病学372
第30章 耳鸣372
一、耳鸣产生的解剖部位373
第二节 耳鸣形成的机制373
二、耳鸣的流行病学资料373
二、耳鸣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374
第三节 耳鸣的临床客观检测和评价378
二、耳鸣的药物治疗379
一、治疗原则379
第四节 耳鸣的治疗379
三、耳鸣再训练疗法380
四、掩蔽疗法381
第五节 检测动物耳鸣的实验382
五、耳鸣的手术治疗及电刺激疗法382
第六节 有关耳鸣研究的一些问题383
一、病因386
第31章 听觉过敏和恐响症386
二、病理生理学389
三、临床处理指南390
五、结论391
四、治疗391
第一节 助听器选配的发展简史393
第32章 助听器选配393
第二节 助听器的选配对象394
第三节 助听器适用人群的评估395
一、助听器适用范围内的人群评估397
二、极重度或者全聋人群的评估403
一、助听器选配前的准备工作405
第四节 助听器的选配步骤405
三、结论405
二、助听器的选择406
二、全数字式助听器409
一、模拟式助听器409
第五节 助听器的选配调试409
二、真耳测试410
一、声场测试410
第六节 助听器选配的修正410
第七节 助听器的使用、维护和随访411
第一节 概述412
第33章 人工中耳412
第二节 人工中耳的发展历史413
第三节 技术性能416
第四节 人工中耳的临床适用范围419
六、听骨振动器的安装420
五、制作内线圈骨槽420
第五节 人工中耳植入的手术方法420
一、准备420
二、麻醉和皮肤切口420
三、做听骨振动器床420
四、术中估计振动器产生的听力级420
第六节 人工中耳植入的听觉评价421
十、SIMEHD植入方法421
七、放置内线圈421
八、最后估计听力421
九、在外耳道削低了的乳突腔内做植入手术421
第七节 人工中耳的未来423
一、感音性耳聋与残存的螺旋神经节细胞427
第二节 耳蜗植入原理427
第34章 耳蜗植入427
第一节 概述427
二、正常听觉的频率分析428
三、电刺激听觉的机制429
四、人工耳蜗工作原理430
第三节 中枢听觉系统的可塑性432
一、中枢听觉系统形态的可塑性433
二、致聋后和听觉功能恢复引起听觉系统的可塑性变化436
四、听觉系统外周听器官活性改变对听觉中枢功能的可塑性的影响437
三、经验(学习)依赖的听觉系统可塑性变化437
五、内耳全部或局部损伤引起的听觉系统的可塑性变化440
六、老化引起的听觉系统的可塑性变化444
七、噪声性听觉损伤的可塑性变化448
八、听觉条件反射引起的可塑性变化451
一、选择标准454
第四节 手术适应证及术前准备454
二、术前检查455
四、手术方法457
三、术中用药457
第五节 耳蜗植入的手术457
一、术前准备457
二、麻醉方式457
六、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458
五、术后处理458
第六节 术后调试459
一、适应证的选择462
第八节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上海暂行方案)462
第七节 语言训练462
一、听觉口语法462
二、情景教学法462
三、家人的参与462
二、手术前的准备466
三、手术治疗的基本要求467
四、术后维护、开机调试、言语康复训练468
五、疗效评估标准470
一、耳郭损伤474
第一节 外耳损伤474
第35章 听觉器官损伤——创伤性聋474
一、鼓膜损伤475
第二节 中耳损伤475
二、外耳道损伤475
二、听骨骨折及脱位477
二、临床表现478
一、发病机制478
第三节 耳气压伤478
一、颞骨骨折479
第四节 内耳损伤479
三、治疗479
四、预防479
二、迷路震荡480
二、外伤性听力下降481
一、外伤性脑脊液耳漏481
第五节 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481
三、外伤后眩晕482
四、外伤后面瘫483
二、(法)医学鉴定内容484
一、医师在医学鉴定中的法律地位484
第36章 听力损伤的法医学鉴定484
第一节 医师与人身伤害鉴定484
一、人身伤害中听力损伤程度鉴定标准485
第三节 与听力听器损伤有关的鉴定标准485
第二节 损伤与疾病的法医学鉴定485
一、判定损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原则485
二、损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类型及损伤参与程度485
二、道路交通事故中听觉器官伤残等级评定487
一、程序489
第四节 法医学鉴定程序及鉴定书制作489
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等级评定489
二、制作鉴定文书490
二、听力检查方法的选择及结果评估491
一、鉴定原则491
第五节 听力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及伪聋的鉴别491
三、伪聋的鉴别493
四、类比495
附录A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496
附录B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497
附录C 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