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麻醉学 第3版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麻醉学 第3版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824125.jpg)
-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5189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412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1504页
- 主题词:麻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麻醉学 第3版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第一篇 绪论3
第1章 麻醉发展史3
第1节 麻醉的基本概念及发展3
一、麻醉的基本概念3
二、麻醉概念的发展3
目录3
三、麻醉发展的三个阶段4
第2节 古代麻醉发展史5
四、麻醉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5
五、麻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
第3节 近代麻醉发展史7
一、全身麻醉的发展7
二、局部麻醉的发展8
三、特殊麻醉方法的进展9
四、复苏及危重医学的发展10
五、麻醉专业组织的发展10
一、麻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11
第4节 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与成就11
二、麻醉专业的成就12
三、麻醉队伍繁荣建设13
第5节 麻醉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展望14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14
二、医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14
三、新科技在麻醉中的应用15
第2章 麻醉医师成长16
第1节 高尚的医德16
第2节 精湛的医术17
第二篇 麻醉基础理论21
第3章 麻醉与脑21
第1节 脑的解剖简述21
一、脑干21
二、小脑21
三、大脑22
四、脑室与脑脊液22
第2节 脑生理学概况23
一、脑血流及其调节23
五、脑神经23
六、脑血管23
二、脑代谢26
三、脑血流与脑代谢的监测26
四、颅内压27
第3节 病理状态下脑生理的改变27
一、脑缺血阈值的概念27
二、脑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28
三、创伤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29
六、颅内高压30
四、脑酸中毒-过度灌流30
五、昏迷和癫痫30
七、脑缺血引起的血脑屏障功能异常31
第4节 麻醉药物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32
一、吸入性麻醉药物32
二、静脉麻醉药物34
三、肌肉松弛药37
第5节 麻醉药物的脑保护作用37
第6节 全身麻醉药物作用的分子学机制39
一、气道42
第1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42
第4章 麻醉与呼吸42
二、肺与肺泡44
三、胸廓44
第2节 肺的通气44
一、呼吸动力44
二、胸和肺顺应性46
三、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47
四、气道阻力48
五、呼吸功49
二、调节肺血流和阻力的因素50
第3节 肺循环生理50
一、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差异50
第4节 肺容量及肺功能检查51
一、肺容量51
二、肺通气功能参数及其意义52
三、用力呼气流量受限的机制54
四、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量56
第5节 气体交换57
一、肺血流的分布57
二、肺泡的气体分布和闭合气量58
三、肺的换气59
第6节 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61
一、氧的运输62
二、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62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64
第7节 呼吸的调节65
一、呼吸的中枢调节65
二、通气的反射性调节66
三、呼吸的化学因素调节67
第8节 麻醉对呼吸的影响67
三、通气血流灌注比68
一、呼吸的控制68
二、呼吸的力学68
四、气体交换和运输69
五、围术期肺功能检查69
第9节 肺的非呼吸功能69
一、酸碱平衡69
二、代谢功能70
三、过滤作用70
四、防御功能70
第1节 心脏72
第5章 麻醉与循环72
一、心肌超微结构73
二、起搏传导系统77
三、心肌动作电位79
四、心肌收缩原理81
五、心肌代谢83
六、心动周期85
七、心排血量88
八、心室功能94
一、解剖97
第2节 冠脉循环97
二、生理98
三、冠状循环的调节98
四、心肌的氧平衡101
第3节 微循环102
一、结构102
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吸收作用103
三、微循环的调节104
二、自主神经调节106
一、中枢神经调节106
第4节 心血管的调节106
三、心血管反射107
四、体液调节109
第6章 麻醉与肝脏114
第1节 肝脏解剖与生理114
一、肝脏的解剖114
二、肝脏的血液循环115
三、肝脏的神经117
四、肝脏的代谢功能117
五、肝脏的药理学作用118
第2节 麻醉药物在肝脏的代谢119
一、P450Ⅰ家族120
二、P450Ⅱ家族120
三、P450Ⅲ家族121
第3节 麻醉对肝血流及肝氧供氧耗的影响122
一、吸入麻醉药123
二、静脉麻醉药123
三、局部麻醉药123
一、概述124
第4节 吸入麻醉药与肝功能124
四、麻醉对肝氧供、氧耗的影响124
二、氟烷的肝毒性机制125
三、其他卤族吸入麻醉药的肝毒性作用127
第5节 静脉麻醉药与肝功能128
第6节 外科应激与肝功能129
第7章 麻醉与肾脏131
第1节 肾脏的解剖生理131
一、肾脏血液循环生理特点131
三、肾小管结构与功能132
二、肾小球结构与功能132
四、尿液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133
五、老人和孕妇的肾生理功能的改变134
第2节 肾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134
一、肾脏产生的激素及生理作用134
二、肾外激素对肾脏的作用136
第3节 肾缺血和肾毒性的损伤136
一、缺血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136
二、肾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38
二、麻醉用药对肾功能的作用139
一、麻醉用药与肾功能相关的意义139
第4节 麻醉用药及方法对肾功能的影响139
三、循环、呼吸、代谢改变与肾功能140
四、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141
第5节 肾功能的评估142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142
二、肾小管功能的评估143
一、营养代谢支持145
二、药物支持145
第6节 肾功能的支持145
三、肾血流量测定145
三、肾脏替代治疗146
四、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146
第8章 麻醉与内分泌148
第1节 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148
一、内分泌腺及其生理功能148
二、内分泌功能的生理调控152
第2节 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对机体的影响153
一、垂体153
二、甲状腺154
三、甲状旁腺155
四、胰岛细胞156
五、肾上腺156
第3节 手术麻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158
一、麻醉药物158
二、麻醉方法158
三、手术对内分泌的影响158
第4节 内分泌危象与麻醉159
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危象159
二、甲状腺危象161
三、肾上腺皮质危象162
第5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与麻醉163
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分类163
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特点163
三、类癌综合征和舒血管肠肽瘤165
第9章 麻醉与应激反应167
第1节 应激反应的定义167
第2节 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变化168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的调控168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的影响169
三、皮质激素受体与应激反应172
四、热休克蛋白175
五、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179
第3节 应激信号转导182
一、NF-kB与应激反应182
二、Toll受体家族185
三、应激信号转导机制188
第4节 应激反应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的影响190
一、神经系统190
二、内分泌系统190
三、免疫系统191
四、网状内皮系统192
五、凝血系统192
第5节 麻醉应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193
一、麻醉前准备193
二、麻醉方法194
三、麻醉操作195
四、麻醉药物196
五、非麻醉类药197
一、免疫器官和组织199
第1节 免疫学基础知识199
第10章 麻醉与免疫199
二、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200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和作用204
四、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206
五、免疫病理和免疫性疾病209
第2节 麻醉、手术中的超敏反应214
一、麻醉、手术中超敏反应的药物和物品214
二、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22
三、超敏反应的预防和治疗225
一、麻醉药、镇静药和镇痛药对免疫的影响227
第3节 麻醉、手术对免疫的影响227
二、创伤、手术对免疫的影响230
三、麻醉对应激反应的抑制231
四、免疫应答与应激反应的相互作用231
五、麻醉药和麻醉方案的选择232
第4节 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与麻醉233
一、自身免疫病与麻醉233
二、免疫缺陷病与麻醉235
一、遗传学基础239
第1节 医学遗传学基本知识239
第11章 麻醉与遗传239
二、遗传方式240
三、遗传变异241
第2节 遗传因素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241
一、血浆胆碱酯酶变异242
二、生物氧化酶多态性244
三、醇脱氢酶多态性244
四、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A)不足244
一、卟啉症245
第3节 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245
五、单胺氧化酶遗传多态性245
二、恶性高热246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247
四、受体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248
第4节 麻醉用药对遗传物质的影响248
一、致突变性249
二、致畸性249
第5节 某些遗传性疾病的麻醉特点251
一、肌肉疾病251
三、皮肤病252
二、骨和结缔组织疾病252
四、其他遗传性疾病253
第12章 自主神经系统生理255
第1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255
一、交感神经系统255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256
三、肠道神经系统256
第2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257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257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260
第3节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261
一、糖尿病时自主神经系统改变261
二、老年人的自主神经系统改变262
三、脊髓横断时的自主神经系统改变263
第4节 麻醉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263
一、吸入麻醉药263
二、静脉麻醉药264
三、麻醉性镇痛药264
四、肌肉松弛剂264
五、椎管内阻滞265
第13章 神经肌肉兴奋传递266
第1节 概述266
第2节 神经肌肉兴奋传递的解剖与生理267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功能267
二、神经肌肉兴奋传递270
三、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异常272
第3节 肌松药作用机制275
一、竞争性阻滞275
二、非竞争性阻滞278
三、终板膜外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280
第14章 体液和电解质平衡283
第1节 体液和电解质基础知识283
一、体液的总量、分布和组成283
二、机体对水、电解质的调节286
第2节 水、电解质平衡与管理287
一、水和钠287
二、钾294
三、钙300
四、镁304
五、磷306
第3节 手术病人的体液平衡与管理307
一、体液状态评估307
二、液体的种类与选择308
三、术中液体补充311
四、术中常规补液方案312
第15章 酸碱平衡及其失常318
第1节 基本理论318
一、酸与碱的概念318
三、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319
二、酸碱平衡319
四、酸碱平衡的调节320
第2节 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的关系325
一、基本定律325
二、血浆阴阳离子对照图327
三、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的关系328
第3节 酸碱失衡的诊断331
一、分类与命名331
二、各种酸碱失衡的特点332
三、诊断和分析方法336
一、代谢性酸中毒341
第4节 酸碱失衡的治疗341
二、代谢性碱中毒342
三、呼吸性酸中毒343
四、呼吸性碱中毒344
五、复合型酸碱失衡344
第5节 常用测定指标及其临床含义345
第16章 体液的渗透平衡和失常351
第1节 有关渗透的一些概念351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351
二、血浆渗透克分子浓度的单位352
三、渗透克分子浓度和渗透压353
四、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353
五、有效渗透分子与无效渗透分子354
六、渗透浓度的测定与计算354
七、等张溶液和等渗溶液355
第2节 渗透的生理356
一、ICF与ECF的渗透平衡356
二、血浆与组织间液(ISF)的渗透平衡357
一、低渗透状态358
三、血浆渗透克分子浓度(Posm)的调节358
第3节 体液和渗透状态失常358
二、高渗透状态363
第17章 临床药理学基本原则367
第1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367
一、房室模型367
二、细胞膜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368
三、药代动力学的速率过程370
五、药物的分布371
四、药物的吸收371
六、药物的消除374
七、药物的时量关系376
八、静脉注射时药代动力学分析376
九、静脉滴注药代动力学分析378
十、效应室药物浓度379
十一、计算机辅助输注381
第2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382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382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383
四、受体学说以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384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384
第18章 全身麻醉原理390
第1节 概述390
一、吸入全麻药强度的测定方法392
二、影响全麻作用的必然因素393
第2节 全麻药对神经系统的作用395
一、对大脑、脑干和脊髓的作用395
二、对外周神经的作用396
三、对突触传递的作用397
第3节 全麻药对中枢神经介质的影响399
第4节 全麻药与细胞膜诸成分的相互作用402
一、疏水区作用学说402
二、亲水区作用学说406
三、容积膨胀学说406
四、全麻药与膜脂质的相互作用407
五、全麻药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411
第5节 全麻机制的神经生化和遗传学研究415
一、偏食喂养研究415
二、耐药性研究415
三、遗传学研究416
第1节 概述419
第19章 吸人全身麻醉药419
第2节 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420
一、克分子容量421
二、溶解度421
三、饱和蒸气压424
四、蒸发热425
一、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的概念426
二、MAC与药理学原理426
第3节 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426
三、影响MAC的因素428
四、MAC的应用意义429
第4节 吸入麻醉药的生物转化(代谢)430
一、吸入麻醉药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430
二、各种吸入麻醉药的代谢432
第5节 吸入麻醉药的副作用436
第6节 几种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特点438
一、氟烷438
二、恩氟烷440
三、异氟烷443
四、氧化亚氮445
五、七氟烷446
六、地氟烷449
七、氙450
第20章 吸入全身麻醉药分布与吸收452
第1节 吸入全身麻醉药分布与吸收452
一、麻醉药的肺泡气浓度452
二、吸入麻醉药的摄取453
三、浓度效应457
四、第二气体效应457
五、有效血液浓度458
六、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459
七、经血脑屏障向脑细胞内的扩散状态460
第2节 吸入麻醉药的排出461
第21章 巴比妥类与非巴比妥类镇静药463
第1节 概述463
第2节 巴比妥类药464
一、硫喷妥钠464
二、甲己炔巴比妥钠474
第3节 非巴比妥类药474
一、氯胺酮475
二、丙泊酚481
三、依托咪酯487
四、羟丁酸钠492
五、其他静脉全麻药494
第22章 镇静安定药496
第1节 概述496
第2节 苯二氮?类及其拮抗药497
一、地西泮498
二、咪达唑仑500
三、其他苯二氮?类药502
四、苯二氮?类拮抗药——氟马西尼504
第3节 吩噻嗪类506
一、氯丙嗪507
二、异丙嗪509
三、其他吩噻嗪类药509
第4节 丁酰苯类510
一、氟哌啶醇510
二、氟哌利多511
二、羟嗪512
一、甲丙氨酯512
第5节 其他镇静安定药512
第23章 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514
第1节 概述514
一、构效关系514
二、阿片受体515
三、麻醉性镇痛药分类516
四、临床应用517
五、耐受性和依赖性517
一、吗啡518
第2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518
二、哌替啶和苯哌利定520
三、芬太尼522
四、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524
五、瑞芬太尼525
六、二氢埃托啡526
第3节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526
一、喷他佐辛526
二、布托啡诺527
四、丁丙诺啡528
三、纳布啡528
五、烯丙吗啡529
第4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529
一、纳洛酮530
二、纳曲酮531
三、纳美芬531
第5节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532
一、曲马多532
二、氟吡汀533
一、花生四烯酸代谢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535
第24章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535
第1节 概述535
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538
第2节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药理作用539
一、解热作用539
二、镇痛作用540
三、消炎抗风湿作用542
四、抗血小板凝集效应543
第3节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543
一、胃肠道损伤543
二、对血液系统的影响545
三、对肝、肾的损害546
四、对血压及降压药作用的影响546
五、过敏反应546
六、神经系统546
第4节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时间药理学547
第5节 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547
一、阿司匹林550
二、布洛芬552
三、萘普生553
四、吲哚美辛554
五、吡洛昔康555
六、尼美舒利556
第6节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开发与展望557
一、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557
二、环氧酶/脂氧酶抑制剂558
三、脂氧酶抑制剂559
四、酚类抗氧化剂559
第1节 概述562
第25章 肌松药562
第2节 肌松药药理学563
一、对骨骼肌作用563
二、药代动力学564
第3节 去极化肌松药565
一、Ⅱ相阻滞566
二、心血管作用567
三、高钾血症567
六、颅内压升高568
七、胃内压升高568
五、眼内压增高568
四、肌纤维成束收缩568
八、术后肌痛569
九、咬肌痉挛与恶性高热569
十、类过敏反应569
第4节 非去极化肌松药569
一、氯筒箭毒碱570
二、氯二甲箭毒570
三、潘库溴铵571
四、哌库溴铵571
六、罗库溴铵572
五、维库溴铵572
七、瑞库溴铵573
八、杜什氯铵574
九、阿曲库铵574
十、顺式阿曲库铵575
十一、米库氯铵576
十二、加拉碘铵576
十四、法扎溴铵577
十三、阿库氯铵577
第5节 肌松药的心血管作用578
第6节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580
一、肌松药的起效580
二、肌松维持582
三、在ICU中应用肌松药583
四、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585
第7节 肌松药作用的逆转586
第2节 受体的分类、分布和效应590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590
第1节 受体590
第26章 自主神经系统药理590
二、胆碱能受体593
第3节 常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594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594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599
第4节 常用的胆碱能药物601
一、毒蕈碱样受体阻滞药601
二、胆碱酯酶抑制剂603
一、局麻药的分类607
第1节 概述607
第27章 局部麻醉药607
二、局麻药作用的理化基础609
三、局麻药作用的解剖学基础610
四、局麻药最低麻醉浓度(Cm)612
五、局麻药的作用原理612
第2节 局麻药的作用614
第3节 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616
一、吸收616
二、分布619
三、生物转化和清除620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622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622
第4节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作用622
第5节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623
一、接触性不良反应623
二、全身性不良反应624
三、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治疗628
第6节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628
一、酯类局麻药628
二、酰胺类局麻药630
一、概述635
第28章 作用于心血管的药物(一)635
第1节 血管扩张药635
二、常用的血管扩张药641
第2节 钙通道阻滞药652
一、分类652
二、药理作用653
三、临床应用656
四、钙通道阻滞药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660
五、常用钙通道阻滞药661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简介667
第3节 抗心律失常药667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669
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669
第29章 作用于心血管的药物(二)686
第1节 概述686
第2节 强心甙688
一、结构与分类688
二、药理作用689
三、体内过程690
四、临床应用691
五、药物相互作用693
六、毒性反应及其防治694
第3节 非甙类强心药696
一、结构与分类696
二、药理作用697
三、临床应用698
四、不良反应及防治699
五、常用药物699
第30章 利尿药704
第1节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704
第2节 常用利尿药706
一、噻嗪类利尿药707
二、髓袢利尿药709
三、保钾利尿药712
四、碳酸酐酶抑制药714
五、渗透性利尿药715
第31章 麻醉期间的药物相互作用718
第1节 概述718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718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719
三、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721
四、药物反应的正常变异性与药物相互作用722
五、围手术期的药物相互作用722
第2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723
一、药剂学相互作用724
二、药代学相互作用724
三、药效学相互作用730
第3节 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731
一、吸入麻醉药的相互作用731
二、静脉麻醉药的相互作用734
三、局部麻醉药的相互作用741
四、肌肉松弛药的相互作用743
第4节 麻醉药与围手术期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746
一、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746
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753
三、抗感染药物756
四、其他758
第5节 药物相互作用与临床合理用药760
第三篇 麻醉临床767
第32章 病情估计767
一、病史复习768
第1节 麻醉前访视与检查768
二、用药检查773
三、体格检查777
四、实验室常规检查789
五、特殊检查790
第2节 麻醉危险性估计792
一、ASA体格情况分级792
二、麻醉危险因素793
三、围术期不能纠正的危险因素793
四、病理性危险因素794
一、手术中的基本监测798
第3节 麻醉安全协定798
二、对麻醉安全协定的进一步探讨799
第33章 术前准备与麻醉选择802
第1节 麻醉前的一般准备802
第2节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804
一、病人方面804
二、器械方面805
三、手术方面807
第3节 特殊病情的准备807
二、呼吸系疾病808
一、心血管系疾病808
三、中枢神经系疾病809
四、内分泌系疾病818
五、肾脏疾病819
六、肝脏疾病820
七、血液病820
八、特殊病情病人的麻醉前准备821
第4节 麻醉选择825
一、病情与麻醉选择825
二、手术要求与麻醉选择826
三、麻醉药和麻醉方法选择827
四、技术能力和经验与麻醉选择828
第5节 麻醉前用药828
一、麻醉前用药的应用总则829
二、麻醉前用药的种类830
三、麻醉前用药的选择考虑838
第6节 基础麻醉841
第1节 麻醉机的结构和原理843
一、供气装置843
第34章 麻醉机843
二、蒸发器849
三、二氧化碳(CO2)吸收装置854
四、螺纹管、贮气囊和面罩855
五、活瓣856
六、麻醉残气清除系统856
第2节 麻醉通气系统858
一、麻醉通气系统的分类859
二、各类通气系统859
一、麻醉呼吸机的分类861
第3节 麻醉呼吸机861
三、循环回路系统861
二、基本工作原理862
三、常用麻醉呼吸机862
第4节 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对麻醉机的要求864
第5节 麻醉工作站864
一、麻醉工作站的含义864
二、麻醉工作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特点865
一、氧浓度监测仪的校准866
二、低压系统的泄漏试验866
第6节 麻醉机的安全操作检查866
三、回路系统试验868
四、麻醉机的检查常规868
第35章 气管、支气管插管术872
第1节 气道的应用解剖生理872
一、颌面、口、齿872
二、鼻腔873
三、咽腔874
四、喉头875
五、气管、支气管、肺泡879
第2节 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各型通气管882
一、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883
二、特殊型通气管884
三、气管导管885
四、特殊型气管导管889
五、双腔支气管导管890
六、喉罩及其临床应用891
第3节 插管辅助器械用具895
一、喉镜895
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897
三、纤维光导喉镜898
四、其他特殊用具899
第4节 气管内插管方法901
一、适应证、禁忌证和优缺点901
二、气管内插管方法的分类902
三、插管前检查与估计902
四、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904
五、明视经鼻气管内插管法910
六、盲探经鼻气管内插管法911
七、盲探经口气管内插管法911
八、清醒气管内插管法912
九、半清醒气管内插管法914
十、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插管法915
十一、导引管引导插管法916
十二、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916
十三、气管造口术插管法916
第5节 支气管内插管方法917
一、单腔导管支气管内插管法918
二、双腔导管支气管内插管法919
二、禁忌证与注意事项923
一、适应证与注意事项923
第6节 拔管术923
三、拔管操作924
第7节 气管内插管并发症924
一、因喉镜和插管直接引起的并发症925
二、导管留存气管期间的并发症926
三、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并发症927
第8节 气管插管困难928
一、气管插管困难和失败的原因928
二、插管困难的预测方法929
三、插管困难病人的插管方法选择932
四、插管困难病人的处理933
五、插管困难病人的拔管术935
第36章 全麻技术936
第1节 静脉全麻技术936
一、基础原理936
二、方法分类939
三、静脉全麻技术的优缺点944
四、静脉全麻的实施944
一、基础原理948
第2节 吸入全麻技术948
二、吸入麻醉方式分类951
三、低流量吸入麻醉951
四、紧闭回路吸入麻醉954
五、吸入全麻的实施955
第3节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957
一、基础原理957
二、麻醉实施958
三、注意事项958
第4节 其他全麻技术958
二、监护性麻醉959
一、基础麻醉959
第37章 静脉全身麻醉961
第1节 静脉麻醉方法961
第2节 麻醉诱导962
一、静脉麻醉诱导剂量的计算962
二、丙泊酚TCI静脉诱导的应用965
三、静脉麻醉联合诱导966
第3节 麻醉维持967
一、静脉麻醉维持期间给药速率的计算967
二、静脉麻醉维持期间靶浓度的调节968
三、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971
四、效应部位的浓度972
五、静脉麻醉中知晓974
第4节 麻醉恢复975
一、药代动力学特性对麻醉恢复的影响975
二、根据药代动力学预测麻醉恢复976
第5节 TCI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976
第1节 麻醉前对呼吸功能的评估及防治978
一、并存肺疾病的评估978
第38章 麻醉期间呼吸管理978
二、并存肺疾病的临床表现979
三、并存肺疾病的麻醉前防治979
四、麻醉前对气道通畅的评估980
第2节 麻醉和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和监测980
一、麻醉和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980
二、麻醉期间呼吸功能的观察和常用监测981
第3节 气道管理982
一、气道阻塞的原因及处理982
二、麻醉中呼吸变化及管理984
三、麻醉中维持通气功能的方法985
第4节 麻醉期间换气功能障碍987
一、急性肺水肿987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88
第5节 特殊病人的呼吸管理989
一、小儿麻醉的呼吸管理989
二、肥胖病人麻醉时的呼吸管理989
三、颅脑手术麻醉的呼吸管理990
四、胸外科麻醉的呼吸管理990
五、心内手术的呼吸管理991
六、喉、气道肿瘤激光手术的呼吸管理992
第39章 麻醉期循环管理993
第1节 麻醉期间循环不稳定的原因993
一、病人自身基础状况993
二、麻醉药物和麻醉操作对循环功能的影响996
三、手术及其他因素1000
第2节 麻醉期间循环系统的监测1001
一、心率和心律1001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指脉波形1002
二、血压1002
四、中心静脉压1003
五、微循环1004
六、漂浮导管1004
第3节 麻醉期间循环系统稳定的维护1005
一、麻醉诱导期的管理1005
二、麻醉维持期的容量控制1006
三、麻醉苏醒期管理1007
四、麻醉手术期间循环变化的处理1007
一、原因1011
第1节 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1011
第40章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1011
二、误吸胃内容物的性质1013
三、误吸的临床表现1014
四、预防1015
五、处理1017
第2节 支气管痉挛1018
一、病因1018
二、预防1018
一、气道阻塞1019
第3节 低氧血症与通气不足1019
三、处理1019
二、低氧血症1020
三、通气不足1020
四、监护与预防1021
第4节 急性肺不张1022
一、病因1022
二、发生机制1022
三、临床表现1022
第5节 张力性气胸1023
五、处理1023
四、预防1023
一、病因1024
二、临床表现1024
三、处理1024
第6节 高血压1024
一、原因1025
二、预防和处理1025
一、病因1026
二、诊断1026
第7节 急性心肌梗死1026
三、预防1027
四、处理1028
第8节 恶性高热1028
一、发病诱因1028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1029
三、临床表现1029
四、处理1030
五、实验室检查1031
六、麻醉选择1031
一、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032
第9节 脑血管意外1032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1033
第10节 急性肺栓塞1034
一、病因1034
二、病理生理1035
三、诊断1035
四、预防1035
第11节 躁动1036
一、引起术后病人躁动的因素1036
五、处理1036
二、预防和处理1037
第12节 全麻后苏醒延迟1037
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1038
二、代谢性疾病1038
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1039
第13节 术后恶心与呕吐1040
一、易于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1040
二、治疗1040
二、局部麻醉的特征1042
一、局部麻醉分类1042
第1节 概述1042
第41章 局部麻醉与神经阻滞1042
三、术前用药及监测1043
四、设备1043
五、局部麻醉并发症1044
第2节 表面麻醉1045
一、表面麻醉药1045
二、操作方法1046
二、操作方法1048
一、常用局麻药1048
第3节 局部浸润麻醉1048
三、注意事项1049
第4节 区域阻滞1049
第5节 静脉局部麻醉1050
一、作用机制1050
二、适应证1050
三、操作方法1051
四、局麻药的选用与剂量1051
五、并发症1051
一、颈神经丛阻滞1052
第6节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1052
二、臂神经丛阻滞1054
三、上肢神经阻滞1061
四、下肢神经阻滞1063
五、躯干及会阴神经阻滞1070
六、交感神经阻滞1073
第42章 椎管内麻醉1077
第1节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与生理基础1077
一、椎管的解剖1077
二、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学基础1080
第2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1082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083
二、穿刺技术1083
三、常用药物1085
四、影响阻滞平面的因素1086
五、麻醉中的管理1088
六、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1088
第3节 硬膜外间隙阻滞1089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1089
二、穿刺技术1090
三、硬膜外阻滞的常用药物1091
四、麻醉中的管理1092
五、骶管阻滞1093
第4节 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1094
第43章 椎管内麻醉的意外及并发症1096
第1节 脊麻的并发症1096
一、轻度的意外及并发症1096
二、严重的意外及并发症1099
第2节 硬膜外阻滞的并发症1100
一、局麻药全身中毒反应1100
二、误入蛛网膜下腔1101
三、误入硬膜下间隙1102
四、导管折断1103
五、异常广泛阻滞1103
六、硬膜穿破和头痛1104
七、神经损伤1104
第44章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1107
第1节 麻醉处理1107
一、神经系统生理、病理生理1107
二、术前评估与准备1109
三、麻醉药物选择1110
四、麻醉方法1115
第2节 围术期的特殊问题1117
一、颅内高压1117
二、手术体位1124
三、神经系统监测1126
四、脑功能保护1128
五、体液管理1128
第3节 特殊神经外科手术麻醉1131
一、垂体腺瘤手术麻醉1131
二、颅内血管手术的麻醉1132
三、颅后窝病变手术的麻醉1141
第45章 眼科手术麻醉1145
第1节 眼科手术麻醉的特点1145
一、眼内压与麻醉1145
二、眼心反射与麻醉1146
三、眼与全身性疾病1146
四、眼科麻醉的基本要求1147
第2节 眼科麻醉的基本原则1147
一、麻醉前准备1147
二、麻醉的实施1148
第3节 常见眼科手术的麻醉处理1154
二、眼外伤1155
一、斜视矫正术1155
三、眼内容物剜出术1157
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病人的麻醉问题1157
五、白内障、角膜移植或角膜、巩膜修复术1157
六、眼底手术1158
第46章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1159
第1节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的特点1159
二、麻醉选择1160
第2节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处理1160
一、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1160
三、喷射通气1161
四、控制性降压1161
第3节 耳鼻喉科常见手术的麻醉要点1162
一、耳科手术1162
二、鼻腔及鼻旁窦手术1162
三、扁桃腺摘除术1163
四、喉显微激光手术1163
六、鼾症手术1164
五、气管异物取出术1164
七、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1165
第47章 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麻醉1167
第1节 麻醉特点1167
一、病情特点1167
二、手术影响和要求1170
三、有关综合与序列治疗的问题1171
第2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1171
一、体格方面1171
二、心理方面1172
三、麻醉前用药1173
第3节 麻醉选择1173
一、神经阻滞麻醉1174
二、椎管内阻滞麻醉1178
三、术中辅助镇静与镇痛1179
四、全身麻醉1179
第4节 麻醉管理1180
一、呼吸和循环管理1180
二、颅内压监测与控制1180
一、唇腭裂手术1181
第5节 常见手术麻醉1181
三、控制性降压和低温技术1181
二、口腔颌面肿瘤手术1182
三、口腔颌面外伤后手术1183
四、正颌手术1184
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1185
六、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1186
七、眶距增宽症手术1186
八、显微手术1186
十、腹部美容手术1187
九、乳房美容手术1187
第48章 颈部和胸壁手术麻醉1189
第1节 颈部手术麻醉1189
一、颈部解剖生理概要和手术麻醉特点1189
二、麻醉选择与管理1190
三、颈部常见手术的麻醉1191
第2节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1194
一、甲状腺手术麻醉的特点1194
二、甲状腺肿瘤手术1195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1195
四、并发症防治1198
一、甲状旁腺手术麻醉的特点1199
第3节 甲状旁腺手术的麻醉1199
二、甲状旁腺手术1200
第4节 胸壁手术的麻醉1200
一、胸壁解剖概要1200
二、胸壁手术麻醉的特点1201
三、常见胸壁手术的麻醉1201
一、乳房解剖及生理概要1202
二、乳房手术的麻醉1202
第5节 乳房手术的麻醉1202
第49章 胸内手术麻醉1204
第1节 肺隔离技术1204
一、肺隔离的指征1204
二、肺隔离的禁忌证1205
三、肺隔离的方法1205
四、隔离通气(单肺通气)临床应用中的问题1207
五、肺隔离的并发症1209
第2节 常见胸内手术的术前准备1209
一、术前评估1209
一、常见胸内手术的麻醉特点1210
二、麻醉前准备1210
第3节 常见胸内手术的麻醉1210
二、麻醉选择1211
三、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1211
四、麻醉期间的循环管理1211
五、术后管理1211
第4节 气管手术的麻醉1212
一、气管疾患1212
二、近端气管手术的麻醉1212
四、术后恢复1213
三、远端气管与隆突手术的麻醉1213
第5节 支气管镜与纵隔镜手术的麻醉1214
一、气管镜手术的麻醉1214
二、纵隔镜手术的麻醉1215
第6节 食管手术的麻醉1215
一、麻醉前评估1216
二、术前药1216
三、监测1217
四、内镜食管手术的麻醉1217
五、开胸食管手术的麻醉1217
七、术后并发症1218
六、麻醉恢复1218
一、湿肺1219
二、大咯血1219
三、肺大泡1219
四、支气管胸膜瘘1219
第7节 特殊疾病手术的麻醉要点1219
五、膈疝1220
六、食管贲门成形术1220
七、胸腔镜手术1220
八、单侧支气管肺灌洗术1220
一、大血管病分类1222
第50章 大血管手术麻醉1222
第1节 大血管病分类及病理生理1222
二、主动脉缩窄1223
三、主动脉瘤1224
第2节 术前病情估计和准备1225
一、危重病情的估计1225
二、影响病情的因素1226
三、术前准备1227
一、无创监测1228
第3节 术中监测1228
二、有创监测1229
三、化验监测1230
第4节 麻醉方法1231
一、硬膜外阻滞1231
二、常规全麻1231
三、低温全麻1232
四、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1232
五、大血管手术麻醉特点1232
二、手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1233
一、手术对重要脏器的影响1233
第5节 手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1233
第6节 低温麻醉在大血管手术的应用1235
一、中度低温麻醉1235
二、深低温停循环1235
三、深低温停循环合并脑灌注1236
四、低温低流量麻醉1236
五、上、下身分别低温麻醉1236
六、左心转流1236
一、减少手术出血措施1237
七、股-股转流1237
第7节 减少手术出血措施和血液再利用1237
二、血液回收再利用1238
第8节 术后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1239
一、术后出血1239
二、意识障碍1240
三、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1240
四、肺、消化道、肾等脏器损伤1240
一、病情特点与估计1242
第1节 缩窄性心包炎1242
第51章 心脏手术麻醉1242
二、术前准备1243
三、麻醉方法1243
第2节 先天性心脏病1244
一、病情特点1244
二、术前估计与准备1246
三、麻醉方法1248
四、体外循环对病儿的影响与麻醉后管理1253
第3节 瓣膜病1254
一、病情、病理特点与估计1255
二、手术前准备1258
三、麻醉管理1261
四、术后急性循环衰竭并发症1262
第4节 冠心病1263
一、病理生理简述1263
二、术前评估与准备1264
三、麻醉管理1267
四、术后管理1269
一、心肌保护1270
第5节 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特殊问题1270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1273
三、炎症反应1277
第52章 腹部、妇科和泌尿科手术麻醉1283
第1节 腹部手术麻醉1283
一、特点和要求1283
二、腹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1285
三、常见腹部手术的麻醉1286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1295
二、麻醉选择1295
第2节 妇科手术的麻醉1295
一、妇科手术麻醉特点1295
第3节 泌尿外科手术麻醉1297
一、麻醉特点1297
二、泌尿系统的神经支配与麻醉阻滞所需的范围1298
三、麻醉前准备1299
四、泌尿科常见手术的麻醉1299
第2节 孕妇生理变化1301
一、循环系统变化1301
第1节 特点与要求1301
第53章 产科麻醉1301
二、呼吸系统变化1303
三、血液系统变化1304
四、消化系统变化1304
五、内分泌系统变化1305
六、代谢变化1306
第3节 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307
一、胎盘的运输功能1307
二、胎儿及新生儿药物代谢的特点1308
三、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作用1308
二、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1313
第4节 产科手术的麻醉1313
一、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313
三、高危妊娠产科麻醉1315
四、羊水栓塞及其急救处理1321
第5节 分娩镇痛法1324
第54章 创伤病人麻醉1327
第1节 创伤病人特点与病理生理1327
一、创伤病人特点1327
二、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1328
一、伤情估计1331
第2节 创伤病人的术前病情估计和紧急处理1331
二、创伤评分系统1332
三、紧急处理1334
第3节 麻醉处理1337
一、麻醉前用药1338
二、麻醉方法选择1338
第4节 术中监测及并发症1340
一、术中监测1340
二、术中并发症1341
三、术后并发症1342
第1节 术前准备1344
一、心血管系统1344
第55章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1344
二、呼吸系统1345
三、肝、肾功能和电解质1346
四、肾上腺皮质功能1346
五、其他1346
第2节 骨科病人的某些特殊问题1346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1346
第3节 脊柱、四肢手术的体位要求1347
二、强直性脊柱炎1347
第4节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选择1348
第5节 几种主要骨科手术的麻醉1349
一、全髋置换术1349
二、全膝置换术1349
三、胸椎手术1350
四、颈椎手术1350
五、腰椎手术1350
六、骨盆或骶骨切除术或骨折内固定1350
七、四肢手术1351
八、显微骨科手术1352
第6节 手术中的特殊处理1352
一、失血及处理1352
二、骨粘合剂相关问题1353
第7节 术中监测1354
第8节 术后镇痛1355
第9节 手术后并发症1355
一、止血带问题1355
二、脂肪栓塞1357
三、深静脉栓塞1358
第10节 小儿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1358
第56章 内镜手术麻醉1360
第1节 腹腔镜检查和手术的麻醉1360
一、概述1360
二、人工气腹对生理功能的影响1361
三、常见并发症1363
四、麻醉处理1365
五、特殊病人的腹腔镜手术麻醉1367
一、麻醉前准备1368
第2节 胸腔镜手术的麻醉1368
二、麻醉方法选择1369
三、术后处理1370
第3节 支气管镜检查和手术的麻醉1370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370
二、金属支气管镜检查1371
三、术后处理1372
第4节 其他内镜检查或手术的麻醉1373
一、纵隔镜1373
二、胃镜1375
三、食管镜1376
四、结肠镜1377
五、纤维胆道镜1377
六、宫腔镜1377
七、鼻内镜1378
八、关节镜1378
第57章 器官移植麻醉1380
第1节 总论1380
一、移植免疫学1380
二、器官移植术面临的主要问题1382
三、麻醉实施原则1383
第2节 肾移植术麻醉1384
一、肾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384
四、供体的麻醉1384
二、供肾的保存1385
三、麻醉前评估和准备1385
四、麻醉选择1386
五、麻醉实施1387
六、术中管理1388
第3节 肝移植麻醉1389
七、术后处理1389
八、肾移植后病人的麻醉1389
一、终末期肝病的病理生理和处理1390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1392
三、术前评估1393
四、监测和麻醉处理1396
五、术后监测及管理1398
第4节 心脏移植术的麻醉1399
二、供体选择及供体心脏的摘取和处理1400
三、受体麻醉及术中管理1400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400
四、术后处理1401
五、异位心脏移植1402
六、心脏移植病人再手术的麻醉1402
第5节 肺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术的麻醉1403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403
二、供体选择及供肺的摘取和处理1404
三、麻醉及术中管理1404
四、术后管理及并发症处理1405
第6节 脾脏移植术的麻醉1406
五、心肺联合移植术1406
一、概述1407
二、麻醉前准备1407
三、麻醉管理1407
四、术后管理1408
第7节 胰腺移植术的麻醉1408
一、术前准备与用药1408
二、麻醉管理1410
三、术中管理1410
四、术后处理1411
一、解剖生理特点1413
第1节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特点1413
下册1413
第58章 小儿麻醉1413
二、药理特点1417
第2节 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1419
第3节 麻醉方法和装置1421
一、全身麻醉1421
二、部位麻醉1427
第4节 麻醉期间监测及管理1429
第5节 麻醉期间输血输液1431
第6节 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1433
一、呼吸系统1435
二、循环系统1435
三、体温1436
四、神经系统1437
五、其他1437
第7节 术后管理和术后镇痛1438
一、术后管理1438
二、术后镇痛1439
一、神经系统1441
第1节 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1441
第59章 老年人麻醉1441
二、心血管系统1444
三、呼吸系统1445
四、消化系统和肝脏1446
五、肾脏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447
六、内分泌系统及代谢1448
八、心理方面问题1449
九、其他1449
七、血液系统1449
第2节 老年人的药理学特点1450
第3节 老年人手术麻醉特点1451
一、术前估计及麻醉前准备1451
二、麻醉前用药1452
三、麻醉方法选择原则1453
四、常用的麻醉方法1453
五、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455
六、术中术后的监测与管理1456
一、精神神经因素1459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1459
第1节 发病因素1459
第60章 高血压病人麻醉1459
三、摄钠过多1460
四、遗传1460
五、高胰岛素1460
六、其他1460
第2节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期1461
一、诊断标准1461
二、分期1461
第3节 高血压病的治疗1462
第4节 围术期高血压的麻醉处理1463
一、麻醉前估计1463
二、麻醉前用药1464
三、麻醉选择与管理1464
第61章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1469
第1节 手术前评估1469
一、手术前评估简史1470
二、心功能分级1470
三、心脏危险指数1471
四、常规与特殊检查1472
五、术前评估指南1474
一、调整心血管用药1476
第2节 麻醉前准备与用药1476
二、麻醉前用药1479
三、术前准备和监测1479
第3节 麻醉原则与选择1480
一、局部麻醉1480
二、椎管内阻滞1481
三、全身麻醉1481
四、联合麻醉1482
一、先天性心脏病1483
第4节 各种心脏病麻醉的特点1483
二、瓣膜性心脏病1484
三、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485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85
五、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病1487
六、心脏传导阻滞1488
七、预激和预激综合征1488
第5节 麻醉和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处理1488
一、低血压1488
三、心功能不全1489
二、高血压1489
四、心律失常1490
第6节 手术后处理1491
第62章 休克病人麻醉处理1493
第1节 休克处理原则1493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1493
二、心源性休克1494
三、血流分布性休克1494
四、阻塞性休克1494
五、休克的治疗原则1495
一、麻醉前准备1497
第2节 麻醉前准备与用药1497
二、麻醉前用药1498
第3节 麻醉药与麻醉方法的选择1498
一、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1498
二、椎管内麻醉1498
三、全身麻醉1499
第4节 休克病人麻醉管理1501
一、麻醉期间的监测1501
二、循环管理1503
一、手术野广泛渗血1504
三、呼吸管理1504
第5节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1504
二、休克后呼吸功能不全1506
三、休克后肾功能不全1507
第63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麻醉1510
第1节 病理生理概述1510
一、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10
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513
一、麻醉前评估1514
第2节 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1514
二、麻醉前准备1516
三、麻醉选择1518
第3节 麻醉管理1519
一、全麻的管理1520
二、椎管内麻醉的管理1521
三、麻醉期间监测1521
第4节 麻醉后处理1522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1522
三、创口疼痛处理1523
二、氧疗1523
第64章 神经肌肉疾病病人的麻醉1525
第1节 癫痫病人的麻醉1525
一、癫痫的发病机制1525
二、疾病特点1526
三、癫痫手术的麻醉1529
四、癫痫病人其他手术的麻醉1530
第2节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麻醉1532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的麻醉特点1532
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1533
第3节 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1534
一、疾病特点1534
二、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1536
三、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处理1538
第4节 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病人的麻醉1538
一、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1538
二、脊髓损伤病人手术1539
三、格林-巴利综合征1540
五、其他1543
四、精神病人1543
第65章 糖尿病与胰岛素细胞瘤病人的麻醉1544
第1节 糖尿病病人麻醉1544
一、病理生理特点及分类1544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545
三、麻醉前准备1547
四、麻醉方式的选择1549
五、麻醉中监测与管理1549
六、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1551
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1552
第2节 胰岛素瘤手术麻醉1553
一、病理生理1553
二、临床特点1553
三、麻醉前准备1554
四、手术麻醉特点1554
五、术中血糖监测和管理1554
第66章 肾上腺疾病病人手术的麻醉1556
第1节 麻醉、手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1556
第2节 麻醉、手术对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的影响1557
第3节 肾上腺皮质病变手术的麻醉处理1557
一、醛固酮增多症1558
二、皮质醇增多症1559
三、肾上腺性征异常症1561
第4节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1561
第5节 其他肾上腺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1564
一、术前准备1564
二、麻醉管理1565
第67章 肝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1566
第1节 肝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变化1566
一、心血管功能1566
二、呼吸功能及肺循环1570
三、血液及凝血功能1570
四、蛋白质代谢1571
五、碳水化合物代谢1571
六、脂类代谢1572
七、激素代谢1572
八、电解质代谢1573
第2节 术前肝功能的估价1574
九、肝脏解毒功能1574
一、常规肝功能试验1575
二、定量肝功能试验1577
三、其他肝功能试验1578
第3节 肝脏病人的麻醉1579
一、术前准备1579
二、麻醉实施1579
三、术中管理1581
四、术后处理1582
一、黄疸1583
第4节 各种肝脏疾病病人的麻醉1583
二、肝硬化1584
三、肝癌1585
四、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1586
五、肝脏外伤1587
六、肝包虫病及肝脓肿1588
七、常温下肝血流阻断切肝术1589
八、严重肝功能衰竭1589
九、门腔静脉分流术1589
第1节 肾病、尿路梗阻、肝硬变等导致的肾功能改变1592
第68章 肾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1592
第2节 麻醉药药代学改变1593
第3节 透析治疗及其影响1594
一、透析治疗的应用1594
二、血液透析时肾功能的影响1595
第4节 术前准备1595
一、术前病情评估1595
二、麻醉前准备1596
一、麻醉药物的选择1597
第5节 麻醉处理1597
二、麻醉管理1598
第6节 麻醉及围术期的肾保护1599
第69章 血液病病人的麻醉1602
第1节 正常的凝血与抗凝血平衡1602
一、凝血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602
二、机体的抗凝作用1603
三、纤溶系统1604
第2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1605
一、血浆成分改变1605
二、血细胞异常1607
三、血管异常1608
第3节 术前评估1608
一、病史1608
二、临床鉴别1609
三、实验室监测1610
第4节 围术期影响凝血功能的因素1615
一、病人因素1615
二、麻醉药物1616
三、麻醉方法1616
四、输液的影响1617
五、手术因素1619
第5节 常见血液病的麻醉处理1619
一、贫血1619
二、血小板异常1621
三、血友病1622
四、消耗性凝血病1623
五、白血病1623
六、抗凝治疗1624
第2节 肥胖对生理的影响1630
一、呼吸系统1630
第1节 肥胖的定义1630
第70章 过度肥胖病人的麻醉1630
二、心血管系统1632
三、内分泌和胃肠道系统1633
四、肝脏1633
五、肾脏1633
第3节 肥胖病人的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动力学1633
第4节 围手术期管理1635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635
四、肥胖病人麻醉的特殊问题1636
三、术中监测1636
二、麻醉前用药1636
第5节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638
一、低氧血症1638
二、肺部并发症1639
三、深静脉血栓及肺梗塞1639
四、切口感染1639
五、术后镇痛1639
第71章 非住院病人手术麻醉1641
第1节 概述1641
二、术前访视1642
第2节 病人选择和术前病情评估1642
一、病人选择1642
第3节 麻醉前准备1644
一、禁食禁饮1644
二、术前药1644
三、恶心呕吐1645
第4节 麻醉方法1646
一、全身麻醉1646
二、局部麻醉1648
第5节 术后恢复1649
三、局部麻醉复合静脉麻醉1649
第72章 手术室以外病人麻醉1651
第1节 手术室以外病人麻醉的一般问题1651
一、环境特点1651
二、造影剂及不良反应1652
三、麻醉指征的选择1653
四、麻醉前准备1654
五、麻醉处理原则1654
六、监护仪器与监测项目1655
一、血管造影与心导管检查1656
七、麻醉后恢复与转运1656
第2节 放射学检查的麻醉1656
二、CT检查1661
三、MRI检查1662
第3节 手术室外其他麻醉1664
一、放疗病人的麻醉1664
二、电休克(ECT)治疗1666
三、电复律1669
第1节 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1671
一、我国的高原分布1671
第73章 高原地区病人麻醉1671
二、高原气候特点1672
三、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1673
第2节 高原病与麻醉1676
一、高原反应(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