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微波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姚冬苹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32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微波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微波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概述1
1.1 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1
1.1.1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及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1
1.1.2 微波的传播特性2
1.1.3 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3
1.1.4 数字微波通信的分类3
1.1.5 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应用场合5
1.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6
1.2.1 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的构成6
1.2.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7
1.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9
第2章 PDH微波和SDH微波11
2.1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11
2.1.1 PDH数字复接系统的构成11
2.1.2 PDH数字微波系统的容量系列12
2.1.3 PDH的复接方式13
2.1.4 PDH系列的局限性18
2.2 同步数字系列SDH19
2.2.1 SDH的速率等级19
2.2.2 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系统的容量系列19
2.2.4 SDH微波传输的关键技术20
2.2.3 SDH传输系统的组成20
2.3.1 STM-1的帧结构22
2.3.2 开销字节22
2.3 STM-1的帧结构及开销字节22
2.4 SDH的复用原理29
2.5 SDH微波传输系统的常见网元32
2.5.1 终端复用器(TM)32
2.5.2 分插复用器(ADM)33
2.5.3 再生中继器(REG)33
2.5.4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33
3.2 数字基带信号34
第3章 数字基带传输34
3.1 数字基带传输原理34
3.2.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35
3.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表示37
3.2.3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37
3.3 数字基带信号的理想传输特性38
3.3.1 码间干扰38
3.3.2 理想低通传输特性39
3.3.3 实用的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40
3.4 部分响应技术41
3.4.1 部分响应技术的概念41
3.3.4 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性能41
3.4.2 部分响应技术的差分编码43
3.5 时域均衡43
3.5.1 时域均衡的原理43
3.5.2 均衡算法45
3.5.3 均衡技术的应用46
3.6 扰码和解扰46
3.6.1 m序列的概念46
3.6.2 扰码器、解扰器的工作过程47
4.1.1 信道编码定理49
4.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49
第4章 差错控制编码49
4.1.2 最大似然译码50
4.1.3 差错控制的三种方式51
4.1.4 信道发生差错的几种模式51
4.1.5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51
4.2 线性分组码52
4.2.1 生成矩阵与校验矩阵52
4.2.2 伴随式和译码54
4.3 循环码55
4.3.1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55
4.3.2 循环码的监督多项式和监督矩阵56
4.3.3 循环码的编码器57
4.3.4 循环码的译码器58
4.4 卷积码60
4.4.1 卷积编码器及其描述60
4.4.2 卷积码的译码63
4.5 各种纠错编码的性能68
4.5.1 分组码的编码增益68
4.5.2 卷积码的编码增益70
第5章 微波传输中的数字调制技术72
5.1 调制解调的分类72
5.2 相移键控73
5.2.1 二相相移键控(2PSK)74
5.2.2 四相相移键控(4PSK)78
5.2.3 八相相移键控(8PSK)83
5.2.4 相移键控信号的功率密度谱和误码性能85
5.3 正交振幅调制(QAM)87
5.3.1 正交振幅调制的原理88
5.3.2 功率密度频谱和误码特性93
5.4 网格编码调制(TCM)94
5.4.1 网格编码调制的原理94
5.4.2 网格编码的QAM标准97
5.5 载波恢复98
5.5.1 M次方环法99
5.5.2 科斯塔斯环法(Costas)100
第6章 微波传输信道103
6.1 微波天馈线和收发信分并路系统103
6.1.1 多波道共用器103
6.1.2 收发共用器104
6.1.3 馈线105
6.1.4 天线106
6.2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109
6.2.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109
6.2.2 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电平的计算110
6.3.1 费涅尔区的概念111
6.3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111
6.3.2 路径上障碍物的阻挡损耗112
6.3.3 地面反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112
6.4 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115
6.4.1 大气吸收损耗115
6.4.2 散射衰减115
6.4.3 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117
6.5 衰落及系统瞬断率123
6.5.1 衰落余量123
6.5.2 多径衰落123
6.6 抗衰落技术126
6.6.1 自适应均衡技术126
6.6.2 分集技术128
6.6.3 波道备份133
第7章 数字微波传输的总体设计136
7.1 微波通信的频率配置136
7.1.1 频率配置的一般原则136
7.1.2 SDH微波的射频波道配置方案137
7.2 数字微波信道的假设参考数字链路138
7.2.1 数字微波信道的假设参考连接138
7.2.2 假设参考数字链路(HRDL)139
7.2.3 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140
7.3.1 误码性能参数141
7.3 SDH传输性能指标及其分配141
7.3.2 误码性能指标142
7.3.3 误码性能指标分配144
7.3.4 G.826和G.821性能指标的比较145
7.3.5 误码率指标在中继段上的分配146
7.3.6 可用性指标147
7.4 数字微波的信道噪声与噪声指标分配147
7.4.1 噪声的分类147
7.4.2 噪声指标分配149
7.4.3 载噪比的计算150
7.4.4 干扰对微波系统的影响151
7.5.1 路由选择的技术要求153
7.5 路由设计概述153
7.5.3 室内选线154
7.5.2 路由选择的经济要求154
7.5.4 站距和方位角的计算155
7.5.5 线路垂直角的计算157
7.5.6 天线校准方法157
7.6 微波通信站的防雷158
7.6.1 雷电入侵的主要途径158
7.6.2 防雷方案159
8.1 LMDS概述161
8.1.1 LMDS的系统结构161
第8章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161
8.1.2 LMDS系统的特点163
8.1.3 LMDS的应用163
8.2 LMDS的频率配置164
8.2.1 基本原则164
8.2.2 工作频段164
8.2.3 波道配置165
8.2.4 波道带宽的选择166
8.3 LMDS系统的技术分析168
8.3.1 双工方式168
8.3.2 复用/多址方式168
8.3.5 抗雨衰措施169
8.3.3 调制方式169
8.3.4 组网方式169
8.4 典型LMDS系统介绍170
8.4.1 概述170
8.4.2 系统组成170
第9章 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173
9.1 MMDS概述173
9.1.1 MMDS的系统结构174
9.1.2 MMDS系统的特点175
9.2.2 波道配置176
9.2.1 工作频段176
9.2 MMDS的频率配置176
9.1.3 MMDS的应用176
9.3 MMDS系统的技术分析178
9.3.1 双工方式178
9.3.2 调制方式178
9.3.3 复用/多址方式178
9.4 典型MMDS系统介绍179
9.4.1 概述179
9.4.2 系统组成179
9.4.3 系统特点181
参考文献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