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MS320C6000 DSP应用开发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TMS320C6000 DSP应用开发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821695.jpg)
- 江思敏,刘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5820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数字信号-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TMS 320C6000 DSP-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MS320C6000 DSP应用开发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数字信号处理器概述1
5.1.7 访问EMIF寄存器时的边界条件 111
1.1.1 什么是DSP1
目录1
第1章 TMS320C6000 DSP概述1
前言1
1.1.3 实时DSP子系统2
1.1.2 DSP的系统构成2
1.1.4 DSP的基本结构3
1.1.5 DSP的应用4
1.2 TMS320C6000DSP的结构和特点4
1.2.1 TMS320系列DSP简介4
1.2.2 TMS320C6000 DSP芯片概述5
1.2.3 TMS320C6000 DSP的构成5
1.2.4 TMS320C62x/C64x/C67x DSP的特点6
1.2.5 TMS320C6000 DSP的并行处理特点7
1.2.6 VLIW体系结构特点的分析8
1.2.7 TMS320C6000 DSP的应用8
1.3 TMS320C6x系列DSP典型芯片的结构9
1.3.1 封装结构9
1.3.2 信号分组描述10
第2章 CPU、存储器和片内外设13
2.1 CPU的数据通道和控制13
2.1.1 通用寄存器文件14
2.1.2 功能单元17
2.1.3 寄存器文件交叉通道18
2.1.4 存储器存取通道19
2.1.6 TMS320C6000 DSP控制寄存器文件19
2.1.5 数据地址通道19
2.1.7 TMS320C67x DSP控制寄存器文件扩展23
2.1.8 TMS320C64x DSP控制寄存器文件扩展27
2.1.9 TMS320C64x DSP体系结构扩展功能概述30
2.2 TMS320C6000 DSP片内存储器32
2.2.1 存储器映射32
2.3 TMS320C6000 DSP的片内外设概述39
2.2.2 片内存储器39
3.1 TMS320C6000 DSP的中断概述47
3.1.1 中断类型和中断信号47
第3章 中断控制47
3.1.2 中断服务表(IST)48
3.1.3 中断控制寄存器概述51
3.2 控制状态寄存器(CSR)52
3.3 中断控制53
3.3.1 使能和禁止中断(中断使能寄存器(IER))53
3.3.2 设置和清除中断的状态(IFR、ISR和ICR)54
3.3.3 从中断服务返回55
3.4 中断捕获和处理56
3.4.2 处理非复位中断的条件57
3.4.1 设置非复位中断标志57
3.4.3 非复位中断处理期间的动作58
3.4.5 RESET中断处理时的动作59
3.4.4 为TMS320C6000 DSP设置RESET中断标志59
3.5 中断性能60
3.5.1 一般性能60
3.5.2 流水线的相互影响60
3.6 编程注意事项60
3.6.1 单任务编程60
3.6.3 手动中断处理61
3.6.2 嵌套中断61
3.6.4 陷阱62
第4章 流水线操作63
4.1 TMS320C62x/64x/67xDSP的流水线概述63
4.1.1 取指63
4.1.2 译码64
4.1.3 执行65
4.1.4 流水线操作67
4.2 各类指令的流水线执行74
4.2.1 定点DSP的各类指令的流水线执行74
4.2.2 浮点DSP的各类指令的流水线执行78
6.2.5 DMA通道目的地址寄存器(DST0~3) 180
4.3 性能考虑86
4.3.1 一个取指包中具有多个执行包的流水线操作87
4.3.2 多周期NOP指令88
4.3.3 存储器考虑90
第5章 TMS320C6000 DSP外部存储器接口94
5.1 概述94
5.1.1 SDRAM接口95
5.1.2 SBSRAM接口101
5.1.3 ASRAM接口103
5.1.4 复位EMIF109
5.1.5 EMIF和CLKOUTn的使用条件110
5.1.6 保持接口110
5.1.8 时钟输出使能112
5.1.9 低功耗113
5.2.1 TMS320C6000 DSP的EMIF寄存器概述113
5.2.2 EMIF全局控制(GBLCTL)寄存器113
5.2 TMS320C6000 DSP的EMIF寄存器113
5.2.3 EMIF CE空间控制寄存器(CECTL0~3)118
5.2.4 EMIFSDRAM控制(SDCTL)寄存器121
5.2.5 EMIFSDRAM时序(SDTIM)寄存器123
5.2.6 EMIFSDRAM扩展(SDEXT)寄存器124
5.2.7 EMIFCE空间从控制寄存器(CESEC0~3)126
5.3 TMS320C620x/C670x DSP的EMIF127
5.2.8 EMIF外设器件传输控制(PDTCTL)寄存器127
5.3.1 概述128
5.3.2 EMIF接口信号128
5.3.3 存储器宽度和字节定位130
5.3.4 SDRAM接口131
5.3.5 SBSRAM接口137
5.3.6 ROM访问模式138
5.3.7 存储器请求优先级139
5.4 TMS320C621x/C671x DSP的EMIF140
5.4.1 概述140
5.4.2 EMIF接口信号140
5.4.3 存储器宽度和字节定位142
5.4.4 SDRAM接口144
5.4.5 SBSRAM接口151
5.4.6 存储器请求优先级153
5.5 TMS320C64x DSP的EMIF153
5.5.1 概述153
5.5.2 EMIF接口信号154
5.5.3 存储器宽度和字节定位156
5.5.4 SDRAM接口158
5.5.5 SBSRAM接口159
5.5.6 可编程同步接口161
5.5.7 外部器件传送(PDT)163
5.5.8 存储器请求优先级170
第6章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器171
6.1 概述171
6.2 DMA控制寄存器173
6.2.1 DMA辅助控制(AUXCTL)寄存器173
6.2.2 DMA通道主控制寄存器(PRICTL0~3)174
6.2.3 DMA通道从控制寄存器(SECCTL0~3)177
6.2.4 DMA通道源地址寄存器(SRC0~3)180
6.2.6 DMA通道传输计数器寄存器(XFRCNT0~3)180
6.2.7 DMA全局计数重载寄存器(GBLCNTA、B)181
6.2.8 DMA全局索引寄存器(GBLIDXA、B)181
6.3.1 控制寄存器初始化182
6.2.9 DMA全局地址寄存器(GBLADDRA~D)182
6.3 DMA的初始化和启动182
6.3.2 初始化一个DMA块传输183
6.3.3 自动初始化184
6.4 同步控制185
6.4.1 DMA通道事件的锁定和清除186
6.4.2 同步控制186
6.4.3 地址产生187
6.5 通道分割操作190
6.5.1 DMA分割操作190
6.5.2 分割地址产生190
6.6 资源仲裁和优先级设置191
6.7 DMA通道的状态192
6.8 DMA控制器结构193
6.8.1 TMS320C6201/C6701/C6202 DSP的DMA结构193
6.8.2 TMS320C6202B/C6203(B)/C6204/C6205 DSP的DMA结构194
6.8.3 DMA操作194
6.8.4 DMA控制器性能194
6.8.5 DMA控制器的输出引脚194
6.8.6 DMA仿真195
第7章 增强的直接存储器访问(EDMA)196
7.1 概述196
7.1.1 EDMA术语197
7.1.2 启动EDMA传输198
7.1.3 EDMA传输的同步198
7.1.4 EDMA传输的类型200
7.1.5 单元大小和排列204
7.1.6 单元和帧/阵列计数更新205
7.1.7 源/目的地址更新205
7.1.8 连接EDMA传输208
7.1.9 终止一个EDMA传输209
7.1.10 EDMA中断209
7.1.11 EDMA性能212
7.1.12 快速DMA(QDMA)212
7.1.13 传输请求递交214
7.2.1 事件编码器217
7.2.2 参数RAM(PaRAM)217
7.2 TMS320C621x/C671x DSP的EDMA控制器217
7.2.3 链接EDMA通道到一个事件219
7.2.4 资源仲裁和优先级处理219
7.2.5 传输请求队列长度219
7.2.6 EDMA控制寄存器220
7.3 TMS320C64x DSP的EDMA控制器220
7.3.1 链接EDMA通道到一个事件221
7.3.2 外设器件传输221
7.3.3 资源仲裁和优先级处理221
7.3.5 EDMA访问L2控制222
7.3.4 传输请求队列长度222
7.3.6 EDMA控制寄存器223
第8章 主机并行接口(HPI)225
8.1 概述225
8.2 HPI226
8.2.1 TMS320C620x/C670x DSP的HPI227
8.2.2 TMS320C621x/C671x DSP的HPI228
8.2.3 TMS320C64x DSP的HPI16或HPI32228
8.3 信号描述229
8.3.4 地址选通输入信号230
8.3.3 半字识别选择信号230
8.3.2 访问控制选择信号230
8.3.1 数据总线230
8.3.5 字节使能位(仅仅C620x/C670xDSP具有)231
8.3.6 读/写选择信号231
8.3.7 选通信号232
8.3.8 准备信号233
8.3.9 向主机发送中断的信号233
8.4 HPI总线访问233
8.4.1 C620x/C670x DSP的HPI总线访问233
8.4.2 C621x/C671x DSP的HPI总线访问236
8.4.3 C64x DSP的HPI总线访问238
8.5 主机访问顺序239
8.5.1 HPIC和HPIA寄存器的初始化240
8.5.2 固定地址模式下的HPID寄存器读访问241
8.5.3 自动增量模式下的HPID寄存器读访问242
8.5.4 固定地址模式下的HPID寄存器写访问243
8.5.5 自动增量模式下的HPID寄存器写访问245
8.5.6 半字周期(仅C620x/C670x DSP的HPI)247
8.5.7 HPI传输优先级队列(仅C621x/C671x/C64xHPI)248
8.5.8 复位期间使用HPI访问存储器248
8.6 HPI寄存器248
8.6.2 HPI地址(HPIA)寄存器249
8.6.3 HPI控制(HPIC)寄存器249
8.6.1 HPI数据(HPID)寄存器249
8.6.4 C64x DSP的HPI传输请求控制(TRCTL)寄存器252
8.7 HPI实例254
8.7.1 MC68360和TMS320C6000 DSP的HPI254
8.7.2 Intel 80960和TMS320C6000 DSP的HPI255
8.7.3 使用PLX PCI9050实现TMS320C6000 DSP的HPI和PCI接口256
第9章 TMS320C6000 DSP的GPI0和定时器257
9.1 TMS320C6000的GPIO概述257
9.2 GPIO功能257
9.3 中断和事件产生259
9.3.1 直接传递模式259
9.3.2 逻辑模式260
9.3.3 GPINT和GP0与/或GPINT0的复用261
9.3.4 中断和事件262
9.4 GPIO寄存器262
9.4.1 GPIO使能(GPEN)寄存器263
9.4.2 GPIO方向(GPDIR)寄存器263
9.4.3 GPIO值(GPVAL)寄存器264
9.4.4 GPIO Delta高(GPDH)寄存器265
9.4.5 GPIO Delta低(GPDL)寄存器265
9.4.6 GPIO高屏蔽(GPHM)寄存器266
9.4.7 GPIO低屏蔽(GPLM)寄存器267
9.4.8 GPIO全局控制(GPGC)寄存器267
9.4.9 GPIO中断极性(GPPOL)寄存器268
9.5 TMS320C6000 DSP的32位定时器269
9.5.1 概述269
9.5.2 复位定时器和使能计数270
9.5.3 定时器计数270
9.5.4 定时器时钟源选择271
9.5.5 定时器脉冲产生271
9.5.6 控制寄存器的边界条件272
9.5.7 定时器中断272
9.5.8 定时器引脚用作通用目的输入/输出272
9.5.10 定时器寄存器273
9.5.9 仿真操作273
第10章 TMS320C62x DSP的扩展总线277
10.1 TMS320C62x DSP的扩展总线概述277
10.2 扩展总线信号278
10.3 扩展总线I/O口操作方式279
10.3.1 异步模式281
10.3.2 同步FIFO模式281
10.4 扩展总线的主机接口操作284
10.4.1 同步主机接口模式285
10.4.2 异步主机接口模式290
10.5 扩展总线仲裁292
10.6 通过扩展总线的DSP芯片自举293
10.6.1 自举和器件配置294
10.6.2 自举过程295
10.7 扩展总线的寄存器296
10.7.1 扩展总线全局控制(XBGC)寄存器296
10.7.2 扩展总线XCE空间控制寄存器(XCECTL0~3)297
10.7.3 扩展总线主机接口控制(XBHC)寄存器298
10.7.4 扩展总线内部主设备地址(XBIMA)寄存器299
10.7.5 扩展总线外部地址(XBEA)寄存器300
10.7.6 扩展总线数据(XBD)寄存器300
10.7.7 扩展总线内部从设备(XBISA)寄存器300
11.1.2 McBSP的接口302
11.1.1 McBSP的特征302
11.1 McBSP概述302
第11章 多通道缓冲串口302
11.2 McBSP数据传输304
11.2.1 串口的复位304
11.2.2 确定准备状态304
11.2.3 CPU中断(RINT和XINT)305
11.2.4 帧和时钟配置305
11.3 时钟、帧和数据306
11.3.1 帧和时钟操作306
11.3.2 采样率发生器时钟和帧307
11.3.3 生数据时钟308
11.3.4 产生帧同步308
11.3.5 数据和帧310
11.4.1 数据的接收314
11.4 McBSP的标准操作314
11.4.2 数据的发送315
11.4.3 最高的帧频率315
11.4.4 忽略帧同步的传输316
11.4.5 串口异常条件318
11.5 μ律/A律压扩硬件操作320
11.5.1 压扩内部数据321
11.6 McBSP初始化过程322
11.6.1 一般的初始化过程322
11.5.2 位排序322
11.6.2 外部器件为发送帧主设备的特殊情况323
11.7 多通道的选择操作324
11.7.1 多通道使能和屏蔽325
11.7.2 增强的多通道选择模式(C64x DSP)328
11.8 SPI协议下的McBSP操作328
11.8.1 McBSP作为SPI主设备330
11.8.2 McBSP作为SPI从设备330
11.8.3 SPI初始化330
11.9 McBSP引脚用作通用目标I/O331
11.10 McBSP寄存器331
12.1 TMS320C6000DSP的PCI口概述334
第12章 外围设备互联(PCI)口334
12.2 PCI体系结构336
12.3 存储器映射和寻址338
12.3.1 存储器映射338
12.3.2 字节寻址339
12.3.3 PCI地址解码339
12.4 PCI存储器服务的特别考虑339
12.4.1 可预取指的读操作(C62x DSP)339
12.4.2 程序存储器之间的PCI传输(C62x DSP)340
12.4.3 PCI EDMA使用控制(C64x DSP)340
12.5.2 DSP从设备读341
12.5.1 DSP从设备写341
12.5 从设备传输341
12.5.3 PCI目标终止342
12.6 主设备传输342
12.6.1 DSP主设备写342
12.6.2 DSP主设备读343
12.6.3 DSP作为系统主机344
12.7 复位344
12.8 中断和状态报告345
12.8.1 主机向DSP产生的中断345
12.8.2 DSP向主机产生的中断345
12.10 EEPROM接口346
12.9 PCI端口的自举配置346
12.10.1 由EEPROM实现PCI自动初始化347
12.10.2 EEPROM映射347
12.10.3 EEPROM检查和(Checksum)348
12.10.4 DSP EEPROM接口348
12.11 错误处理349
12.11.1 PCI奇偶错误处理349
12.11.2 PCI系统错误处理349
12.11.3 PCI主设备中止协议350
12.11.4 PCI目标设备中止协议350
13.1.1 通过CLKIN提供系统时钟351
13.1 TMS320C6000 DSP的时钟设计351
第13章 时钟、锁相环和电源系统设计351
13.1.2 通过ECLKIN为EMIF提供时钟357
13.2 TMS320C6000 DSP的锁相环控制器358
13.2.1 PLL控制器概述358
13.2.2 PLL控制器功能描述359
13.2.3 PLL控制器配置360
13.2.4 PLL控制器寄存器361
13.3 TMS320C6000 DSP的电源系统设计362
13.3.1 电源系统设计362
13.3.2 C6000 DSP的复位电路363
13.4 Power-Down逻辑365
13.4.1 Power-Down模式描述366
13.4.2 触发和唤醒操作367
13.4.3 TMS320C6202(B)/C6203(B)外设的Power-Down模式368
第14章 TMS320C6000 DSP软件开发概述370
14.1 概述370
14.2 DSK支持工具371
14.3 代码编译工具箱(CCS)372
14.3.1 TMS320C6000 DSP的代码编译工具箱372
14.3.2 DSP/BIOS实时内核插件372
14.3.3 实时数据交换(RTDX)技术372
14.4 支持程序373
14.4.1 初始化程序373
14.4.2 向量表374
14.4.3 链接命令文件375
14.5 编译器/链接器376
14.6 TMS320 C6000 DSP的软件编程377
14.6.1 DSP代码开发流程概述377
14.6.2 C代码的优化方法379
14.6.3 剖析代码383
14.6.4 精炼C代码384
14.7 TMS320C6701 DSP的EVM板的特点和硬件结构389
14.7.1 TMS320C6701 DSP的EVM板的特点389
14.7.2 TMS320C6701 DSP的EVM板的硬件结构390
14.7.3 JTAG接口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