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分子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阮成江,何祯祥,周长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502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植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分子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子生态学的概念1
一、分子生态学的产生1
二、分子生态学的概念2
第二节 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4
一、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4
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5
三、分子生态学的意义与应用6
第三节 当前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展望9
一、当前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热点9
二、分子生态学的展望11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植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15
第一节 分子标记及其发展概况15
一、蛋白质标记17
第二节 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常用工具17
二、Southern杂交19
三、DNA分子标记19
四、线粒体DNA25
五、DNA序列分析26
参考文献27
第三章 植物分子行为生态29
第一节 花粉散布和种子传播29
一、花粉散布30
二、种子传播35
第二节 克隆结构36
一、美国橡树Quercus geminatar的克隆结构37
二、日本矮竹Sasa senanensis的克隆结果38
第三节 斑块的形成及其遗传多样性40
一、斑块的建立和发展40
二、斑块间和斑块内的遗传多样性43
第四节 植物繁殖方式的分子鉴定45
第五节 杂交的分子鉴定46
一、杂交的分子鉴定48
二、外来种与本地种间杂交的分子鉴定54
三、杂交种鉴定57
参考文献58
第四章 种群分子生态63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63
第二节 种群分子生态发展和几个基本概念64
一、有关种群分子生态发展的主要事件64
二、种群分子生态的几个基本概念66
第三节 天然种群的遗传变异67
一、天然种群67
二、突变的特性68
三、突变率68
四、突变的类型69
第四节 种群遗传变异、分化和遗传距离的统计学70
一、种群分子生态研究中分子标记的选择70
六、自然选择70
五、种群中突变的检测70
二、采样策略71
三、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统计学71
四、遗传距离75
五、基因流的估算76
六、指定检验77
七、显性分子标记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参数估算77
二、Iris hexagona盐沼岛天然种群的盐胁迫试验79
一、Iris hexagona天然隔离种群79
第五节 地理隔离和环境胁迫下植物种群的遗传分化79
三、隔离种群遗传分化的遗传解析82
四、种群指定检验96
第六节 原生演替中种群发生的分子解析97
第七节 种群扩张中遗传多样性生态决定子的分子分析102
参考文献105
第五章 分子标记在保护遗传学上的应用109
第一节 进化显著单元109
一、进化显著单元的定义109
二、特征明显种群的诊断111
三、种群的管理和恢复113
四、进化显著单元的应用114
五、进化显著单元研究展望115
第二节 可操作单元116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理论和方法117
二、空间相关图和可操作单元的定义118
三、应用实例120
四、结论122
第三节 物种保护类别及其分子鉴定123
一、物种保护类别123
二、物种保护类别的分子鉴定126
第四节 三种遗传变异及其在濒灭种保护中的应用128
一、中性变异(neutral variation)128
二、有害变异(detrimental variation)129
三、适应性变异129
四、中性变异可作为有害和适应性变异的指示器130
一、有效种群大小131
第五节 有效种群大小和种群大小衰退的分子鉴定131
二、种群大小衰退的分子鉴定133
第六节 基于遗传资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保护135
一、遗传多样性保护135
二、种群保护138
第七节 基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策略139
一、遗传多样性139
二、遗传差异141
参考文献142
第六章 分子进化和系统地理学146
第一节 分子进化146
一、什么叫分子进化146
二、分子进化的特点147
三、分子进化的动力149
第二节 中性学说及其在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152
一、中性学说的主要论点154
二、中性学说的意义及其应用156
三、分子钟在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158
二、分子钟建立的程序158
第三节 分子钟158
一、分子钟的定义158
四、分子钟的发展现状和展望159
第四节 平衡遗传多态进化160
一、平衡选择161
二、等位基因数目的进化162
三、等位基因年龄的进化163
四、平衡谱系偏离理论期望166
第五节 物种迁移和侵殖169
一、冰期诱导的Armeria高海拔迁移170
二、岛屿分布种Olea europaea的侵殖171
三、冰河期后欧洲物种的侵殖172
四、冰河期后榛子Corylus avellana的再侵殖174
第六节 基于遗传变异的系统地理学研究176
一、基于遗传变异的东亚红树林植物Kandelia candel系统地理学177
二、苏铁Cycas taitunensis的系统地理学178
参考文献181
第七章 植物适应性的分子机制185
第一节 植物对光环境适应性185
第二节 植物对盐胁迫反应199
一、植物耐盐的生理学机制201
二、植物耐盐蛋白203
三、植物耐盐基因206
四、耐盐转基因研究208
第三节 植物耐重金属的分子解析212
第四节 胁迫条件下植物信号传递的分子基础222
参考文献224
第八章 分子生态学数据分析工具230
第一节 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出身和相关性230
第二节 种群间的亲缘关系: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动232
第三节 种间关系:进化树的重建236
参考文献237
英汉名词对照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