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制药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制药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807721.jpg)
- 朱宝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287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生物制品:药物-制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制药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当代生物制药技术的方法与进展1
第一节 药物筛选模型改进、高通量筛选与虚拟筛选1
第二节 从微生物、海洋中开拓药物的新来源2
第三节 组合生物合成与表面展示技术3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4
第五节 微生物基因组5
第六节 生物手性合成技术6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微生物制药9
一、抗细菌抗生素11
第一节 微生物药物11
二、抗真菌抗生素23
三、抗肿瘤抗生素34
四、抗病毒抗生素40
五、生物农药45
六、微生物产生的酶抑制剂51
七、免疫调节剂56
八、微生物来源的受体拮抗剂63
第二节 核酸、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68
一、制备核酸类药物的微生物方法68
二、核酸类药物的生物合成途径71
三、核苷酸生物合成的控制机理74
四、代谢控制发酵和育种75
五、辅酶A的生物合成79
第三节 药用氨基酸81
一、氨基酸产生菌的选育83
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86
三、代谢工程研究89
四、应用代谢工程研究提高氨基酸产量94
五、氨基酸的酶法生产101
六、展望105
第四节 微生物产生的其他药用产品107
一、透明质酸107
二、维生素及辅酶类111
参考文献118
一、微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需求122
第三章 新型发酵技术制药122
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技术制药的基础122
二、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及其生长代谢调节规律126
第二节 微生物发酵制药的技术130
一、制药工业中的微生物和纯培养技术130
二、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控制手段133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罐与参数检测136
一、微生物发酵的设备136
二、微生物发酵参数的检测与控制138
第四节 原位发酵和连续发酵139
一、原位发酵139
二、连续发酵141
一、基因工程菌和高密度发酵142
第五节 微生物发酵制药新技术142
二、计算机控制最优化144
参考文献146
第四章 生物转化与药物合成148
第一节 微生物(酶)转化与手性合成148
一、基本概念148
二、开发手性药物的意义152
三、目前单一异构体药物的开发进展153
四、生物转化与手性中间体制备157
第二节 甾体药物的生物转化162
一、生物降解边链与甾体药物制备162
二、生物羟基化反应与甾体药物制备165
三、生物脱氢反应与甾体药物制备166
四、其他一些生物转化反应与甾体药物制备167
第三节 生物转化与单一构型氨基酸的制备168
一、生物转化与L型氨基酸制备168
二、生物转化与D型氨基酸的制备168
三、乙内酰脲酶的多样性169
四、脱氨基甲酰酶的多样性170
五、乙内酰脲酶和脱氨基甲酰酶的应用172
第四节 D型泛酸盐的生物转化172
第五节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转化175
一、花生四烯酸产生菌175
二、脂肪酸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酶176
一、糖尿病与米格列醇177
第六节 氧化葡萄糖酸菌与维生素C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米格列醇的生物转化177
二、氧化葡萄糖酸菌及其酶的应用178
三、氧化葡萄糖酸菌转化米格列醇的主要方法180
第七节 生物转化与R-(+)硫辛酸的制备181
一、R-(+)硫辛酸制备简介181
二、用于Baeyer-villiger反应的单加氧酶182
三、微生物Baeyer-villiger转化方法182
第八节 其他一些重要品种的生物转化183
一、生物转化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母核及有关产品的制备183
二、生物转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的制备184
三、生物转化与其他一些药物的制备184
第九节 新生物转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185
一、双水相系统的生物转化185
二、细胞和酶的固定化194
三、其他一些生物转化系统201
参考文献203
第五章 转基因制药206
第一节 转基因动物制药206
一、概述206
二、转基因动物的操作原理与方法208
三、转基因动物反应器的当前进展219
第二节 植物医药基因工程222
一、原理与方法222
二、研究进展226
三、问题与对策231
四、展望237
参考文献238
第一节 抗体分子和相关的免疫学问题240
第六章 抗体工程制药240
第二节 多克隆抗体243
一、多克隆抗体的制备243
二、多克隆抗体的纯化245
三、多克隆抗体的质量检测246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246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46
二、大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251
三、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52
第四节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254
一、鼠单克隆抗体人源化255
二、双特异性抗性258
三、抗体融合蛋白259
四、其他类型抗体259
五、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基因工程抗体260
六、基因工程抗体的表达系统263
第五节 抗体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265
一、免疫诊断试剂265
二、治疗性抗体药物的研究和开发269
第六节 工程抗体的中试和产业化271
一、不同表达系统的中试及产业化271
二、工程抗体的中试和产业化272
三、工程抗体的分离纯化272
参考文献274
第一节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277
第七章 细胞培养技术制药277
一、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营养和特性278
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279
三、细胞培养过程的检测281
四、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与应用282
第二节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285
一、药用蛋白质的分子技术生产285
二、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营养与特性287
三、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方法290
四、植物组织细胞培养过程的检测296
五、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与应用298
第三节 昆虫细胞培养304
二、昆虫细胞培养方法305
一、昆虫细胞培养的营养与特性305
三、昆虫细胞培养过程的检测309
四、昆虫细胞培养技术与应用310
参考文献311
第八章 海洋生物制药315
第一节 海洋微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及药物的开发316
一、抗菌物质316
二、抗肿瘤及抗病毒物质321
三、抗心血管病化合物322
四、其他活性物质322
五、海洋微生物技术的其他应用323
第二节 海洋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及药物的开发325
一、海藻类活性物质325
二、海洋多孔动物活性物质325
三、海洋腔肠动物活性物质326
四、海洋软体动物活性物质327
五、海洋棘皮动物活性物质328
六、海洋脊索动物活性物质329
第三节 海洋毒素研究及其应用331
一、海洋生物毒素的生物来源331
二、海洋生物毒素的化学结构332
三、海洋生物毒素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部位332
四、海洋生物毒素的致毒方式和类型333
五、海洋生物毒素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333
第四节 海洋药物研究现状及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对策334
一、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现状334
参考文献335
二、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现状335
三、政策的支持及企业的参与335
第九章 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技术337
第一节 细胞及组织的破碎337
一、机械法338
二、化学处理法338
三、物理处理法339
四、酶解法339
五、包含体的破碎340
第二节 沉淀341
一、盐析法341
二、其他沉淀法343
一、有机溶剂萃取344
第三节 溶剂萃取344
二、双水相分配348
三、反胶束萃取351
第四节 色谱分析353
一、层析的基本原理353
二、凝胶过滤层析354
三、离子交换层析与吸附层析359
四、亲和层析361
五、疏水作用层析363
参考文献366
第十章 制药工业微生物的分子育种技术368
第一节 传统突变筛选技术368
二、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371
一、原理和方法371
第二节 基因克隆371
第三节 组合生物合成375
一、组合生物合成的原理375
二、芳香化聚酮类化合物合成的一些要素376
三、组合生物合成的方法377
四、组合生物合成的应用377
第四节 定向进化382
一、定向进化的原理和方法382
二、DNA改组的原理和方法383
三、定向进化的应用387
第五节 展望391
参考文献391
中西文名词对照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