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灵境诗心 中国古代山水诗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陶文鹏,韦凤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78064335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89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920页
- 主题词:山水诗-古典诗歌-诗歌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灵境诗心 中国古代山水诗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编 山水诗的形成第一章 先秦两汉:山水诗的孕育1
第一节 《诗经》所反映的自然美意识2
统治力量的神秘象征源于生产活动的功利观点“以写我忧”:初萌的审美意识第二节 《诗经》的自然景物描写8
“比兴”:人与自然之间对应关系的显现“比兴”:粗线条的勾勒“赋”:始创写景抒情手法第三节 楚辞所反映的自然美意识14
巫术文化的神奇“保留地”《九歌》:“民神杂糅”、“民神同位”屈原自然观念中的理性色彩第四节楚辞中的自然景物描写22
“人格化”的山川诸神形象具有个性色彩的景物描写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山水诗的精神源头:漂泊心灵的永恒“乡愁”第五节汉赋的山水自然观28
“润色鸿业”“君权神授”的象征失意心灵的认同对象“聊以娱情”的审美体认哲理的载体第六节 汉赋中的山水景物描写33
光怪陆离,色彩瑰丽类型化的描写对繁富整严之美的追求体物图貌,精细生动第二章 魏晋:山水诗的形成39
第一节 建安文人与自然山水40
第二节 正始文人与自然山水47
第三节 西晋文人与自然山水50
第四节 东晋文人与自然山水58
第三章 东晋山水诗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66
第一节 魏晋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66
第二节 魏晋时期朝隐之风的影响74
第三节 魏晋玄学的影响80
第一节 谢灵运的家世经历与山水诗创作93
第四章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93
第二节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99
第五章 南北朝的山水诗创作113
第一节 鲍照:开雄奇之境114
第二节 永明体诗人的山水诗创作120
第三节 谢眺:灵心秀口写山水126
第四节 梁陈时期的山水诗创作132
第五节 北朝的山水诗创作145
第二编 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绪言153
第一节 诗心:在都城与林亭之间157
第一章 初唐:傍城心态与营构匠心157
第二节 从王绩到四杰163
第三节 陈子昂和沈、宋等人的贡献177
第二章 盛唐(上):情景自然的清纯意象192
第一节 王昌龄诗论与盛唐山水诗美意识192
第二节 盛唐山水诗的三大系统198
第三节 孟浩然的疏体山水211
第四节 王维:兴会视境入禅机218
第一节 李白仙游山水的兴象特征与文化底蕴229
第三章 盛唐(下):山水造境中的清发意兴与创变精神229
第二节 杜甫山水纪行诗的造境特征与精神内涵241
第四章 中唐(上):山水诗美的两种意态256
第一节 大历诗风与清寒山水256
第二节 韩愈:新辟山水传奇世界262
第三节 孟郊:有意于山水诗美的探险265
第四节 元稹、白居易的详明与流易270
第五章 中唐(下):别有幽峭明净处274
第一节 绿色幽境中的韦应物274
第二节 精刻幽峭山水的柳宗元279
第三节 张籍和刘禹锡的明净山水283
第六章 诗意山水与晚唐风韵289
第一节 探源:山水诗中贾岛格289
第二节 张祜和李群玉的幽明山水294
第三节 杜牧:诗情画意中的追思感叹297
第四节 李、温异趣:山水诗的写意与写生301
第五节 山水诗美与司空图《诗品》303
第三编 山水诗的第二个艺术高峰第一章 北宋初期:唐风笼罩中的清新气息311
第一节 王禹偁等白体诗人312
第二节 林逋等晚唐体诗人314
第三节 西昆体诗人321
第四节 三派之外的诗人322
第二章 北宋中期:宋诗风调的激扬327
第一节 兼擅雄豪与淡远的石延年328
第二节 诗风深微淡远的梅尧臣329
第三节 诗风雄豪阔大的苏舜钦335
第四节 情意深婉的醉翁山水吟340
第五节 名臣诗人346
第六节 理学家诗人354
第七节 学者诗人361
第八节 西昆派后期诗人367
第三章 北宋后期:艺术高峰的崛起370
第一节 最早攀登艺术高峰的几位诗人371
第二节 推进山水诗艺的几位画家诗人378
第三节 王安石雅丽精绝的山水诗384
第四节 诗风雄丽的浪漫诗人王令、郭祥正391
第五节 僧诗的山水新景观395
第六节 苏轼:宋代山水诗的艺术大师404
第七节 黄庭坚山水诗的艺术独创性426
第八节 在苏轼影响下的山水诗人431
第九节 江西派的其他诗人450
第四章 南宋初期:从流连光景到忧国伤时455
第一节 提倡师法自然的诗人456
第二节 主张“活法”的诗人460
第三节 诗风雄浑深厚的陈与义465
第四节 一批风格各异的诗人471
第五章 南宋中期:山水诗的再度繁荣479
第一节 陆游:山水诗唱出时代最强音480
第二节 范成大:山水诗与田园诗的融合491
第三节 杨万里:性灵自然的建构者497
第四节 朱熹:山水理趣诗的杰出创造者509
第五节 姜夔和其他山水诗人516
第六章 南宋后期:唐风和宋调的对立与调和523
第一节 擅写山林幽境的“永嘉四灵”524
第二节 风格多样的江湖诗人529
第三节 山水诗奏出悲壮的旋律543
结语554
第四编 山水诗的承续与发展绪言560
第一章 金代初期:思乡之情与异域之感563
第一节 抒写故国之思的宇文虚中564
第二节 眷恋故国的吴激、高士谈567
第三节 表现隐逸之志的蔡松年570
第二章 金代中期:北国山川与金诗风采574
第一节 以山水歌行扬名的蔡珪、任询575
第二节 继承陶谢王孟诗风的王庭筠、党怀英579
第三节 发扬李杜山水诗精神的周昂、赵秉文582
第三章 金代后期:从优游林泉到忧念苍生588
第一节 深受佛道影响的杨云翼、完颜?589
第二节 尚奇独创的雷渊、李经591
第三节 元好问:金代山水诗的巍峨主峰594
第四章 元代前期:多种流派与风格争奇斗妍599
第一节 开创者的雄丽境界600
第二节 理学家的山水吟咏607
第三节 由宋入元的几位诗人613
第一节 元诗四大家的山水吟讴618
第五章 元代中期:升平气象与避世倾向618
第二节 同郡齐名的黄溍与柳贯625
第六章 元代后期:突破“雅正”,追求新奇629
第一节 萨都剌等少数民族诗人629
第二节 以乐府写山水的杨维桢632
结语636
第五编 山水诗的复古与新变绪言637
第一章 明前期的山水诗640
第一节 登临亦可悦,但恨时非平:元末明初的山水诗642
第二节 阁臣、名将和理学家的山水诗654
第二章 明中期山水诗662
第一节 成、弘期间山水诗的多元化662
第二节 复古大旗下的山水诗人672
第三节 不为复古主义格调所囿的山水诗人687
第三章 明后期山水诗699
第一节 性灵派先驱诗人的山水诗创作699
第二节 公安派的山水诗创作705
第三节 追求幽深孤峭的竟陵派717
第四节 明末:“满目山川极望哀”730
第六编 古典山水诗的集大成绪言742
第一章 易代贰臣山水诗的社会政治性744
第一节 开清代山水诗风的钱谦益744
第二节 “诗与人为一”的吴梅村755
第二章 清初遗民山水诗的民族意识765
第一节 写境诗人顾炎武766
第二节 写境兼造境诗人吴嘉纪773
第三节 造境诗人屈大均782
第三章 顺康山水诗审美性的强化796
第一节 浙派初祖朱彝尊797
第二节 尊唐神韵诗人王士禛808
第三节 宗宋白描诗人查慎行823
第四章 乾嘉山水诗审美性的成熟834
第一节 浙派代表厉鹗835
第二节 性灵派主将袁枚845
第三节 性灵派重镇赵翼与张问陶854
第四节 常州“二俊”洪亮吉与黄景仁867
第五节 岭南二家黎简与宋湘881
结语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