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石云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798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幕府-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幕府起源和唐以前幕制5
一唐人幕府观念和幕府溯源5
二战国至汉代将军幕府12
三魏晋南北朝都督幕府24
四唐以前幕府制度的基本特征29
五“幕府”含义的演变32
第二章 唐前期行军幕府43
一唐前期行军幕府体制变迁43
(一)唐前期行军统帅名号43
(二)高宗龙朔以前行军幕府体制47
(三)高宗龙朔以后行军幕府体制的变化52
(四)唐前期行军幕府体制的特点58
二唐前期行军幕府僚佐辟署制61
(一)唐前期行军幕府僚佐辟署程序61
(二)唐前期行军幕府僚佐辟署对象65
(三)唐前期行军幕府辟署制利弊70
三唐前期行军幕府僚佐的迁转73
(一)进士出身士人的迁转73
(二)明经出身士人的迁转75
(三)制举出身士人的迁转77
(四)以门荫和品子出身士人的迁转78
第三章 唐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幕府85
一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幕府体制85
(一)节度使府僚佐系统86
(二)节度使兼职僚佐系统105
二边镇幕府僚佐辟署制度的变化116
(一)边镇幕府的署职和奏官116
(二)边镇僚佐辟署对象的变化127
三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幕府僚佐迁转143
(一)边镇幕府系统内的迁转143
(二)由边镇幕府迁出任官145
(一)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幕府的历史贡献149
四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幕府的政治影响149
(二)边镇幕府与开元、天宝政局152
(三)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僚佐辟署制度的性质和作用157
第四章 唐后期行营统帅幕府169
一肃、代之际行营统帅幕府169
(一)以亲王为统帅的元帅幕府170
(二)身带宰相的副元帅幕府174
(三)亲王、宗室为长官的都统诸道诸使幕府187
(四)肃代之际行营统帅幕府余论194
二安史之乱以后的行营统帅幕府196
(一)“裴度故事”与唐后期特敕幕府196
(二)行营都统、招讨使等幕府199
(三)行军元帅幕府203
(一)观察使的设置及其幕府体制208
第五章 唐后期藩镇幕府208
一唐后期藩镇幕府体制多样化208
(二)观察使兼他使职幕府219
(三)东都留守府的幕府化233
二唐后期有关藩镇僚佐辟署对象的限令237
(一)肃代之际的放权与收权237
(二)德宗贞元二年五月敕之限令与施行240
(三)穆宗以后对贞元二年五月敕的重申与补充250
(四)朝廷对乡贡进士入幕的限止和方镇对“有出身人”资格限制的突破254
(五)文宗、武宗时关于进士出身者入幕的规定256
(六)余论261
三唐后期有关藩镇僚佐辟署员额的限令263
(一)代宗、德宗时裁减方镇僚佐之举措263
(二)宪宗时裁减藩镇僚佐的措施268
(三)文宗以后对藩镇僚佐辟署员额方面的整顿269
(四)余论273
四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和迁转274
(一)士人入幕署职和奏官的变化274
(二)幕府系统内迁转279
(三)从藩镇幕府迁出任官290
五唐末幕制的失控局面298
(一)关于进士及第者入幕充职298
(二)关于辟请“未有出身者”入幕300
(三)关于辟请朝廷在职官入幕303
(四)关于辟署亲故入幕304
第六章 唐代幕府辟署制的性质和作用311
一朝廷铨选制之弊与唐朝政治体制的变迁311
二幕府得才及其原因分析321
三辟署制在人才历练方面的意义331
(一)协统戎务和府务332
(二)参预谋议334
(三)知留务337
(四)兼摄州郡县官339
(五)鞫决案讼343
(六)章表书檄等的起草345
(七)其他351
(八)小结353
四关于辟署制利弊得失的不同议论357
(一)关于辟亲故入幕358
(二)关于士人依托方镇363
(三)关于树党营私,通同犯罪367
(四)关于“惟其才能,不问所从来”369
(五)关于用人不当371
第七章 幕府宾主关系与唐代政治378
一以“礼”维系的幕府宾主关系378
(一)幕府宾主关系的强烈化378
(二)礼聘381
(三)礼遇386
(四)礼遣390
(五)违礼与非礼391
二幕府宾主关系与朝廷党争398
(一)唐幕宾主的密切关系398
(二)幕府宾主转化为朝廷朋党411
(三)朝廷谏官宾主回避之制420
三藩镇擅权与宾主交恶425
(一)朝廷姑息藩镇对幕府宾主关系的影响425
(二)藩镇跋扈与方镇僚佐的政治倾向434
(三)“河朔规矩”与方镇僚属的政治向背445
四宦官擅权与藩镇僚佐命运455
五唐后期藩镇兵乱中的幕府僚佐462
(一)谋取功勋,报效国家472
一唐代士人入幕的价值取向472
第八章 唐代幕制与士风472
(二)功名与出路477
(三)“幕府为要津”482
(四)追求优厚待遇489
二“不应辟召”透露的文化心态496
三幕府生活与士风505
(一)恪勤职守与不屑琐务506
(二)直道自达与轻薄违礼508
(三)陶情怡兴与诗酒淫乐513
四唐末幕府文士政治立场的转变520
(一)唐末文士依托方镇520
(二)唐末跋扈藩镇中的幕府僚佐526
(三)幕府僚佐为各割据政权建立效劳528
五余论546
跋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