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 赵纪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536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问题的提出1

第一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给德育的无限空间6

第一节 现代科技的由来与演变带给德育的新视觉6

一、现代科技发展势头迅猛6

二、追寻自然科学的本质与价值7

三、探悉技术的本质与价值12

四、高技术的特征19

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21

六、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21

七、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及此背景下德育的转变25

第二节 现代高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引发德育的新思考28

一、如何看待技术应用这把双刃剑28

二、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负面作用40

三、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新的综合43

第三节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46

一、经济全球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46

二、信息化对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8

三、德育对象本身的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9

第二章 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中外德育比较58

第一节 国外德育概况58

一、国外德育理论发展简介58

二、国外德育表现形式及其与科技发展的关系59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美、日、英三国德育60

一、美国德育——从衰微到重振60

二、日本德育——重视与发展63

三、英国德育——理论联系实际64

第三节 中外德育比较与国外德育的启示65

一、理念与培养目标65

二、内容与实施方法66

三、中外德育的差异与启示68

第三章 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我国德育的演变72

第一节 德育概念与范畴73

一、“德育”的名与实73

二、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75

三、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75

四、当代中国的“大德育”76

第二节 德育概念与范畴的演变77

一、界定“德育”外延的三种抉择77

二、“大德育”的难题78

三、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79

四、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80

第三节 演变中的困惑与思考81

一、道德教育观念的困惑81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82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83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83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84

六、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84

第四节 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兴起、历程与发展趋势85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20年历程8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年的启示89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91

第四章 网络文化:高校德育教育的新领域94

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产生及特点94

一、网络文化的产生背景94

二、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95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102

一、网络文化中的大学生角色103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107

第三节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德育思考112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与功能113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德育转变115

三、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德育思考119

四、理清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建构中的几种关系123

第五章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的对策126

第一节 更新德育观念127

一、从片面德育观转变为全面德育观128

二、从阶段性德育观转变为终生德育观128

三、从客体德育观转变为主体德育观128

四、从灌输式德育观转变为实效德育观129

五、增强思想意识130

第二节 创新、充实德育内容131

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32

二、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132

三、开展伦理教育133

四、进行终身学习教育136

五、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137

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139

七、建构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140

第三节 优化德育教育方式142

一、变单纯的理论训导为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142

二、变外部的硬性要求为自我意识的发展143

三、变单调的封闭式教育为多样的开放式教育143

四、变单一的德育教育模式为差异化德育教育模式143

五、建构信息社会的立体式德育模式144

第四节 创新德育机制147

一、创建考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机制147

二、创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147

三、创建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148

四、创建常态管理与非常态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快速反应机制148

第五节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50

一、加强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150

二、强化德育队伍自身素质建设152

三、推进德育队伍专业化进程154

四、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156

五、树立全员德育意识158

六、强化教师人格力量的榜样效应159

第六节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160

一、以学校精神为灵魂构建校园精神文化160

二、以校风学风为核心强化校园行为文化161

三、以规章制度为基础规范校园制度文化162

四、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建设校园环境文化163

第七节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164

一、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德育的新内涵166

二、强化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167

三、积极强化校园网的德育教育功能170

四、切实提高网络的技术保障171

五、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171

六、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德育队伍174

第八节 构建高校德育的社会大环境,以整体德育提升教育实效176

一、政府功能充分发挥176

二、家庭教育积极配合177

三、大众传媒正确引导177

四、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突破口178

五、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178

六、加强实践教育环节179

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179

八、以整体德育提升教育实效179

结语:德育,是人类文明生活永恒的主题182

参考文献184

附录“现代科技发展及高校德育应对策略研究”课题187

2007年北京高校教师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87

2007年北京高校教师问卷252

2007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263

2007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278

后记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