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797407.jpg)
- 姚宝燕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719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预算会计-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引言1
1.1.2 世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努力3
1.1.3 国际组织和一体化组织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推动9
1.1.4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与改革者对改革的成效预期13
1.1.5 国际学术界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提出的质疑18
1.1.6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探讨在中国26
1.1.7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是天使还是魔鬼?28
1.2 本书分析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立场和主要研究方法31
1.2.1 本书分析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立场31
1.2.2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33
1.3 本书的逻辑体系与内容安排35
1.4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37
1.4.1 本书的创新37
1.4.2 本书的不足39
第2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逻辑起点:现代政府的社会契约性质与绩效困境41
2.1 契约的概念与内涵41
2.1.1 作为法律术语的契约41
2.1.2 作为政治哲学术语的契约43
2.1.3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契约45
2.1.4 小结48
2.2 现代政府的社会契约性质48
2.2.1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48
2.2.2 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50
2.2.3 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52
2.2.4 现代政府对社会契约思想的实践53
2.2.5 社会契约论与当今制度分析理论具有理论前提与假设的契合53
2.3 契约政府的概念与内涵55
2.4 契约政府的功能分析57
2.4.1 契约政府的功能1:提供制度57
2.4.2 契约政府的功能2:提供公共物品61
2.4.3 契约政府的功能3:提供社会资源的有效管理64
2.5 契约政府的绩效困境及其分析69
2.5.1 “国家悖论”与新古典政府模型69
2.5.2 政府失灵与公共选择理论72
2.5.3 以社会契约机制作为分析对象探源政府绩效困境73
2.5.4 本书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分析政府绩效困境的基本假设75
2.5.5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1:社会契约关系分析83
2.5.6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2:社会契约的目的及实现标准分析86
2.5.7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3:政府官僚机构与政府官员的行为分析87
2.5.8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4:政治委托人的监督行为分析92
2.5.9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5: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分析94
2.5.10 综合解读95
第3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逻辑基础:透明度、绩效治理与政府会计99
3.1 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运行的透明度的要求99
3.1.1 制度透明度、会计透明度、指标与预测透明度100
3.1.2 对外透明度、内部透明度104
3.2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及其历史演进105
3.2.1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萌芽105
3.2.2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欧美宪政运动和政府效率运动108
3.2.3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强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改革119
3.2.4 小结124
3.3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提高透明度改善政府绩效的运行机理与政府会计126
3.3.1 政府活动与政府会计信息系统126
3.3.2 以政府会计为信息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框架129
3.3.3 政府绩效评价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应用133
第4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技术原则分析:从改革立足点到系统结构和报告模式136
4.1 政府会计改革立足点分析——政府绩效治理的范式变迁136
4.1.1 工具理性与古典官僚制137
4.1.2 企业家精神与新公共管理140
4.1.3 社会契约理念与公共治理146
4.1.4 小结149
4.2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必要性分析1:绩效治理范式变迁对政府会计目标模式的变革要求149
4.2.1 会计目标的重要性149
4.2.2 会计目标之使用者观及其拓展性151
4.2.3 会计目标之使用者观到政府会计目标之绩效治理观152
4.2.4 政府会计目标模式的变迁:政府内部控制导向模式到公共治理导向模式155
4.3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必要性分析2:政府会计目标模式变迁对政府会计基础的改革要求160
4.3.1 收付实现制会计与传统绩效治理机制中的透明度障碍160
4.3.2 公共治理导向会计目标模式下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必要性168
4.3.3 公共治理导向政府会计目标模式下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表现出的优越性169
4.4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系统结构分析:基于绩效治理的权责发生制会计系统设置与会计基础的选择170
4.4.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系统结构建设的国际经验170
4.4.2 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系统结构的思考173
4.4.3 基于绩效治理的权责发生制会计系统设置与会计基础的选择174
4.5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问题分析183
4.5.1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现状与当前研究中所面临的争议183
4.5.2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政府会计适用性的讨论185
4.6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政府责任报告192
4.6.1 资源责任与资源会计报告的发展193
4.6.2 预算责任与预算报告的发展195
4.6.3 更全面的项目/活动责任与服务绩效报告的发展197
第5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实施分析:制度供给与制度成效200
5.1 社会契约各方在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中的角色分析201
5.2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分析203
5.2.1 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的构建基础205
5.2.2 第一代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206
5.2.3 第二代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210
5.2.4 第三代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213
5.2.5 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研究214
5.2.6 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的分析框架在中国政府会计系统环境的应用215
5.3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成效分析229
5.3.1 上层正式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成效229
5.3.2 非正式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成效229
5.3.3 其他正式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成效232
5.4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实施框架分析240
5.4.1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一个基本原则240
5.4.2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两个重要基础241
5.4.3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三方面制度配套242
5.4.4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多步骤实施战略244
参考文献246
后记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