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
  • 高荣杰,杜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1778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海水腐蚀;金属材料-防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1

0.1 腐蚀与防护的意义1

0.1.1 腐蚀损害1

0.1.2 腐蚀控制的意义4

0.1.3 控制腐蚀危害的途径5

0.2 腐蚀定义、腐蚀环境与腐蚀学5

0.3 腐蚀工程6

0.4 本书的内容6

第1章 腐蚀分类7

1.1 按腐蚀形态分类7

1.1.1 电偶腐蚀7

1.1.2 小孔腐蚀7

1.1.3 缝隙腐蚀8

1.1.4 晶间腐蚀9

1.1.5 选择性腐蚀10

1.1.6 磨损腐蚀10

1.1.7 应力腐蚀破裂11

1.1.8 腐蚀疲劳11

1.1.9 氢损伤11

1.2 按腐蚀机理分类12

1.2.1 化学腐蚀12

1.2.2 电化学腐蚀12

1.3 按腐蚀环境分类14

1.3.1 大气腐蚀14

1.3.2 水腐蚀15

1.3.3 土壤腐蚀18

1.3.4 化学介质腐蚀19

第2章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20

2.1 腐蚀原电池20

2.2 热力学概念23

2.2.1 自由能23

2.2.2 平衡电位和标准电位23

2.2.3 腐蚀原电池电动势25

2.3 电位-pH图26

2.3.1 理论电位-pH图的绘制步骤26

2.3.2 电位-pH图在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29

2.3.3 电位-pH腐蚀状态图29

2.3.4 电位-pH图的适用性和应用限制30

第3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32

3.1 电化学腐蚀过程——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32

3.1.1 电极过程的特征32

3.1.2 电化学极化过程35

3.1.3 浓差极化过程39

3.1.4 混合极化过程40

3.2 腐蚀速率的图解分析法41

3.2.1 埃文斯图示法41

3.2.2 极化曲线法42

3.3 钝化作用46

3.3.1 钝化现象46

3.3.2 钝化原因46

3.3.3 具有钝化作用时的极化曲线47

3.3.4 介质氧化能力和阴极极化对钝化的影响47

3.3.5 活性离子和温度对钝化的影响48

3.3.6 钝化作用的应用——阳极保护48

第4章 电化学测量技术52

4.1 电化学测量技术的实验装置52

4.1.1 电极52

4.1.2 电解池52

4.1.3 电位、电流的测量53

4.2 稳态极化曲线的测量54

4.2.1 稳态与暂态54

4.2.2 控制电位法和控制电流法56

4.3 稳态极化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的数据解析方法57

4.3.1 金属电化学腐蚀速率基本方程57

4.3.2 Tafel直线外推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59

4.3.3 线性极化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59

4.3.4 弱极化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60

4.4 暂态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61

4.4.1 恒流充电法61

4.4.2 断电流法64

4.4.3 方波电流法65

4.4.4 方波电位法66

4.4.5 线性扫描法66

4.5 交流阻抗谱法67

4.5.1 电化学阻抗谱的基本知识67

4.5.2 电化学控制引起的阻抗68

4.5.3 含有浓差极化引起的交流阻抗69

4.6 循环伏安法69

第5章 常用耐蚀材料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蚀性71

5.1 常用耐蚀材料分类71

5.1.1 钢铁材料71

5.1.2 铜与铜合金72

5.1.3 铝与铝合金73

5.1.4 钛与钛合金73

5.1.5 镍与镍合金73

5.1.6 铅与铅合金73

5.1.7 其他有色金属73

5.1.8 碳系列材料73

5.1.9 硅酸盐系材料74

5.1.10 有机玻璃74

5.1.11 塑料74

5.1.12 橡胶75

5.2 海洋环境中材料的耐蚀性75

5.2.1 钢铁75

5.2.2 铜与铜合金77

5.2.3 铝与铝合金78

5.2.4 钛与钛合金79

5.2.5 锌及锌合金79

5.2.6 镁及镁合金80

5.2.7 镍与镍合金80

5.2.8 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83

第6章 表面处理与涂层技术85

6.1 金属表面处理85

6.1.1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85

6.1.2 钢铁的氧化和磷化88

6.1.3 镁合金及其表面处理90

6.1.4 钛合金及其表面处理94

6.2 镀层技术97

6.2.1 电镀97

6.2.2 化学镀104

6.2.3 热浸镀和热喷涂109

6.3 防腐涂料111

6.3.1 涂料的组成与分类111

6.3.2 海洋环境中常用涂料及其发展112

6.3.3 涂料的使用方法——涂装工艺113

6.3.4 达克罗114

第7章 缓蚀剂117

7.1 缓蚀剂的分类117

7.1.1 按照作用机理分类117

7.1.2 按照成分分类117

7.1.3 按照应用环境分类117

7.1.4 按照缓蚀剂膜分类118

7.2 缓蚀机理118

7.2.1 电化学理论118

7.2.2 吸附理论119

7.2.3 成膜理论119

7.3 缓蚀剂测试评定方法120

7.3.1 失重试验121

7.3.2 电化学测定方法121

7.3.3 物理分析技术123

7.3.4 量子化学计算123

7.4 海洋环境中缓蚀剂的应用123

7.4.1 海水介质中碳钢缓蚀剂123

7.4.2 海水介质中有色金属缓蚀剂126

7.4.3 油气田中抑制CO2腐蚀的缓蚀剂128

第8章 阴极保护135

8.1 阴极保护原理135

8.1.1 基本原理135

8.1.2 阴极保护的种类及特点136

8.1.3 阴极保护的主要参数136

8.1.4 阴极保护的影响因素137

8.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138

8.2.1 牺牲阳极的性能及种类138

8.2.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140

8.2.3 应用举例141

8.3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146

8.3.1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特点146

8.3.2 外加电流保护系统的组成146

8.3.3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148

8.3.4 应用举例149

8.4 阴极保护新进展149

8.4.1 牺牲阳极的发展149

8.4.2 辅助阳极的发展150

8.4.3 参比电极的发展150

8.4.4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发展方向151

8.4.5 阴极保护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库系统151

8.4.6 阴极保护设计中的数值计算方法154

8.5 直流杂散电流的腐蚀与防护161

8.5.1 管道杂散电流的腐蚀与防护161

8.5.2 排流保护法的种类165

8.5.3 船体杂散电流的腐蚀与防护167

第9章 海洋防污损技术170

9.1 海洋污损的危害170

9.2 防生物污损方法170

9.2.1 涂覆防生物污损涂料170

9.2.2 施加液态氯171

9.2.3 电解海水防污171

9.2.4 电解重金属171

9.2.5 铜合金覆膜171

9.2.6 其他物理方法171

9.3 防污涂料171

9.3.1 防污涂料的分类172

9.3.2 防污剂172

9.3.3 防污涂料的研究方向173

9.3.4 防污涂料的国内发展状况174

9.4 电解防污技术175

9.4.1 电解海水制氯防污175

9.4.2 海水中电解铜-铝阳极防污、防腐175

9.4.3 海水中电解氯-铜联合防污、防腐177

第10章 腐蚀试验方法178

10.1 腐蚀试验方法的分类178

10.1.1 实验室试验178

10.1.2 现场试验179

10.1.3 实物试验179

10.2 试验设计与试验条件控制179

10.2.1 腐蚀试验设计的基本考虑179

10.2.2 试样180

10.2.3 试验介质181

10.2.4 环境条件184

10.2.5 分段试验法185

10.3 试验方法举例186

10.3.1 模拟全浸试验——常规实验室腐蚀方法之一186

10.3.2 孔蚀试验186

10.3.3 盐雾试验190

10.3.4 大气暴露试验191

10.3.5 海水腐蚀试验194

10.3.6 海上平台阴极保护节点模拟试验研究196

10.3.7 海管阴极保护效果实验室模拟试验199

10.4 常用腐蚀评定方法202

10.4.1 表观检查202

10.4.2 重量法203

10.4.3 失厚测量与孔蚀深度测量206

10.4.4 气体容量法206

10.4.5 电阻法208

10.4.6 力学性能与腐蚀评定209

10.4.7 溶液分析与指示剂法210

第11章 腐蚀检测、监测与评价211

11.1 失重挂片211

11.2 测厚法211

11.2.1 超声波测厚法212

11.2.2 磁感应测厚212

11.2.3 涡流测厚212

11.3 线性极化法(LPR)212

11.3.1 测定原理212

11.3.2 测定系统类型213

11.3.3 线性极化技术特点213

11.4 电阻探针法213

11.4.1 测量原理213

11.4.2 电阻探针的种类214

11.4.3 技术特点214

11.5 电化学噪声法214

11.6 旁路检测法215

11.6.1 旁路式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的构成215

11.6.2 旁路式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的原理215

11.6.3 旁路式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作用及优点215

11.7 阴极保护的微机监测技术218

11.7.1 阴极保护检测系统218

11.7.2 应用效果与发展221

11.8 新型方法222

11.8.1 FSM技术222

11.8.2 “智能猪”检测系统222

11.8.3 硫酸盐还原菌检测223

11.8.4 总铁与亚铁含量测定法224

主要符号说明225

参考文献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