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空间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空间组织
  • 金凤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084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基础设施-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空间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设施类型与建设历程1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内涵及特性1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1

二、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3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性5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类型与职能7

一、基础设施的分类7

二、主要基础设施类型的职能9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与趋势14

一、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14

二、基础设施的建设趋势15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基础设施与人类生存环境18

第一节 生存环境演化中的基础设施18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构成18

二、基础设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20

三、自然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22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人类活动空间28

一、空间资源利用的支撑作用28

二、活动空间扩展的激发作用30

三、时空观念的变革作用34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资源共享38

一、自然资源共享强度与规模39

二、经济资源共享效率与网络45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速度与泛空化47

四、非均衡共享环境营造与演化49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与生存环境优化51

一、优化生存环境的基本作用51

二、优化生存环境的基本功能52

参考文献55

第三章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环境57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经济功能57

一、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57

二、地域空间优势营造60

三、经济生产效率提高65

四、服务网络化的经济效应69

五、就业环境改善效应72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竞争能力72

一、经济增长差异的诱导效应72

二、经济竞争过程的成本效力74

三、技术创新的环境营造功能77

四、供给能力短缺的约束作用78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形态80

一、空间收敛效应与集聚功能80

二、空间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81

三、经济社会空间结构演进的阶段性86

参考文献90

第四章 基础设施与功效空间93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与功效空间构建93

一、功效空间基本范畴与内涵93

二、功效空间基本要素的确立95

三、功效空间基本效力的发挥97

第二节 空间级联系统与功效空间体系99

一、空间级联系统的基本内涵99

二、空间级联系统的结构与秩序102

三、空间级联系统的经济社会意义104

第三节 网络经济与轴-辐空间组织模式106

一、轴-辐空间组织模式的形态与特征106

二、轴-辐空间组织模式的功效机制109

三、轴-辐空间组织模式的应用范畴112

参考文献114

第五章 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115

第一节 城市发展环境营造的基础115

一、区域基础设施与城市外部发展环境115

二、城市内部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环境120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与趋势123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城市群发展125

一、城市群形成的支撑体系125

二、城市群形态构建中的骨架功能126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的驱动效应128

四、城市群效率的发挥与持续性130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学基础133

一、城市系统的整体性供需均衡原理133

二、网络体系的系统性原理138

三、集约高效利用空间的统筹原理139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营141

一、重大项目建设与土地一体化开发141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利用143

参考文献147

第六章 需求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148

第一节 需求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148

一、经济社会的刚性需求与弹性消费148

二、需求目标及标准的约束与引导151

第二节 服务需求预测的一般方法157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因素157

二、回归预测方法159

三、复杂模型预测方法160

第三节 期望需求失真与基础设施建设164

一、服务需求预测偏差与基础设施建设164

二、盈利基础缺失与基础设施建设165

三、服务系统优化与基础设施建设167

四、服务需求衰退与基础设施利用170

参考文献172

第七章 基础设施空间服务评价方法173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173

一、投资效率评价的定量方法173

二、投资效果的案例分析177

第二节 基础设施空间服务范围评价179

一、空间服务范围评价的基本方法179

二、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服务案例分析183

第三节 基础设施空间服务潜力评价187

一、空间服务潜力评价的基本方法187

二、空间距离衰减的案例分析191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评价194

一、耦合性关系评价的基本方法194

二、交通建设与城镇体系发展耦合的案例分析198

第五节 基础设施空间服务可持续性评价201

一、空间服务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方法201

二、交通行业碳排放的案例分析204

参考文献207

第八章 我国交通网络的空间效应209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贡献209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进程209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组织作用214

第二节 区域交通优势的评价与结论217

一、交通优势评价的指标与方法218

二、交通优势的地域分异特征221

三、廊道优势的地域影响特征223

四、区位优势的地域分布差异226

第三节 交通网络扩展与国土开发228

一、交通路网扩展与国土开发进程228

二、交通路网扩展与经济社会布局234

第四节 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交通环境241

一、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成熟化241

二、和谐发展环境营造与空间均衡243

参考文献245

第九章 我国交通枢纽的空间组织246

第一节 交通枢纽的功能与作用246

一、交通枢纽的基本内涵246

二、交通枢纽与运输网络组织248

三、交通枢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250

第二节 交通枢纽的形成与发展252

一、交通枢纽的形成基础与成长阶段252

二、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发展机理与形态255

第三节 我国交通枢纽的布局与问题257

一、相关部门规划的交通枢纽概况257

二、规划枢纽的布局特征与问题260

第四节 交通枢纽的空间布局方法264

一、交通枢纽布局的基本要求264

二、交通枢纽布局的基本方法266

三、交通枢纽布局的潜力评价268

第五节 交通枢纽的布局优化与效应模拟271

一、空间识别与优化的基本准则271

二、交通枢纽的等级结构277

三、交通枢纽布局的空间效应279

参考文献285

第十章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转型287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287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结构288

二、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291

三、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服务概况294

第二节 交通建设转型的历史评价296

一、交通建设转型的基本标志296

二、交通建设转型的阶段性298

第三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引301

一、高速公路建设转型301

二、优化沿海港口建设307

三、预防高速交通运输过度竞争312

四、预防交通枢纽盲目建设317

五、调控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与布局323

第四节 促进交通建设转型的方向与政策325

一、综合运输体系建设325

二、交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327

三、大都市经济区综合交通设施优化配置330

参考文献331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