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认知修辞学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认知修辞学 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784764.jpg)
- 鞠玉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099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修辞学-对比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认知修辞学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西方修辞研究:传统与发展1
0.1 中西方古典修辞研究比较1
0.1.1 中西古典修辞研究的共性2
0.1.2 中西古典修辞研究的差异4
0.2 中西方现代修辞研究比较13
0.2.1 中西现代修辞研究的差异13
0.2.2 中西现代修辞研究差异的原因15
0.3 小结16
第一部分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理论构建19
第一章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建构21
1.1 修辞的社会性21
1.2 修辞的认知性23
1.3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定义27
1.4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研究内容28
1.5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研究任务29
1.6 小结31
第二章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研究路向33
2.1 同一观34
2.2 戏剧观39
2.3 符号观44
2.4 经验观46
2.5 小结48
第三章 修辞及其基本问题:再思考与新探索49
3.1 修辞与人50
3.2 有关修辞学研究的目标与范围的不同观念51
3.2.1 修辞学研究的目标51
3.2.2 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与体系55
3.3 修辞学研究的目标与范围再探讨57
3.4 修辞的功能60
3.4.1 修辞的社会功能69
3.4.2 修辞的政治功能61
3.4.3 修辞建构的真理与现实62
3.5 当下修辞观念的哲学渊源63
3.6 语言哲学与西方修辞学的当代复兴67
3.7 小结70
第二部分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实践分析:修辞的社会性研究71
第四章 修辞的社会性之一:社会交往、修辞与同一73
4.1 交际与修辞73
4.2 修辞作为协调社会行为的事件75
4.3 修辞与同一77
4.4 同一的基础78
4.5 同一的类别81
4.5.1 内容同一82
4.5.2 形式同一84
4.6 同一与修辞目的的实现:个案分析87
4.6.1 个案分析之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88
4.6.2 个案分析之二: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92
4.7 小结103
第五章 修辞的社会性之二:修辞形式与话语动机105
5.1 修辞的动机性105
5.2 修辞动机的实现107
5.2.1 戏剧五位一体与修辞动机的实现107
5.2.2 语场、语旨、语式与修辞动机的实现111
5.2.3 语篇宏观结构与修辞动机的实现120
5.3 小结126
第六章 修辞的社会性之三:修辞符号的人际互动性127
6.1 作为社会行为的修辞127
6.2 修辞具有符号性128
6.2.1 修辞符号的使用与交际场合或语境129
6.2.2 修辞符号的使用与受众130
6.2.3 修辞符号的使用与语气意义132
6.3 修辞符号的人际互动性132
6.4 小结136
第三部分 社会认知修辞学的实践分析:修辞的认知性研究137
第七章 修辞的认知性之一:修辞与知识的产生139
7.1 人类生存与话语的使用139
7.2 修辞与知识及真理的创造140
7.2.1 修辞——“生成的艺术”140
7.2.2 修辞认知性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141
7.3 知识生成的途径——修辞论辩142
7.4 小结143
第八章 修辞的认知性之二:修辞构建现实145
8.1 语言作为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145
8.1.1 语言、认知、现实之间的关系145
8.1.2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147
8.2 修辞构建现实148
8.2.1 语言符号的选择与人对现实的修辞定位148
8.2.2 语言形式的隐喻性或修辞性149
8.2.3 语言与修辞化现实的构建151
8.3 修辞与文化及世界观152
8.3.1 修辞根基于民族世界观152
8.3.2 修辞根基于民族文化154
8.4 小结155
第九章 修辞的认知性之三:修辞与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157
9.1 修辞与意识形态157
9.1.1 意识形态通过语言表达137
9.1.2 话语充满意识形态158
9.1.3 女性与修辞159
9.1.4 黑人与修辞160
9.1.5 话语使用与社会等级及价值观161
9.2 修辞与权力分配163
9.2.1 修辞的功能之一:行使、再生、颠覆权力163
9.2.2 修辞选择与权力关系164
9.2.3 修辞与权力关联的层面165
9.3 小结167
第十章 修辞的认知性之四:隐喻作为思维的本质与言语的基础169
10.1 思维的隐喻性169
10.2 思维的隐喻性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经验173
10.3 隐喻作为言语的基础175
10.4 文化思维模式与隐喻178
10.5 隐喻与言语的创造性181
10.6 隐喻与修辞功能的实现182
10.7 隐喻的范围186
10.8 小结187
结语189
参考文献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