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梁启超评传(附谭嗣同评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梁启超评传(附谭嗣同评传) 上
  • 蒋广学,何卫东著;匡亚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6019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梁启超评传(附谭嗣同评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1

第一章 青少年梁启超的成长之路3

一、“教化之儒”的子孙5

二、“王者之儒”的高足15

三、走进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过程之中27

第二章 梁启超“民主主义”思想的孕育和形成38

一、“京师强学会”阶段:首次对西方“政学”的系统涉猎39

二、《时务报》阶段:超越洋务派的“变法”主张50

三、时报学堂阶段:“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学术思想的初步形成60

四、“百日维新”时期:谱写悲壮的历史,跨入崭新的“时代”71

第三章 梁启超对西方近代自由观的认同84

一、日本维新学者对梁启超的巨大影响86

二、走进全新的学科结构和思想境界之中99

三、康、梁学术分途,以及梁启超执“言论界之牛耳”109

第四章 “新民说”:重建中华民族之魂118

一、“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120

二、“轻生死”的尚武精神130

三、“开明专制”:速养我大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的必要之条件143

四、“新民说”: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真正起点152

第五章 以“政体进化”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活动家158

一、对《新民丛报》与《民报》两报论辩的简短回顾161

二、以“政体进化”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172

三、以“政体改良”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理想的伟大实践者184

四、简短的结语194

第六章 第三次中西文化“对话”的先觉者196

一、第三次中西文化“对话”的历史前提198

二、“拔现代人之黑暗痛苦以致诸高明”的先秦诸子学212

三、科玄大战后对先秦哲人人生哲学现代价值的重新阐释221

第七章 行铸“小康”、神往“大同”的社会主义论辩家228

一、前论:《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对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233

二、正论:2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大辩论中梁启超所承担的历史角色241

三、结论:行铸“小康”、神往“大同”的伟大思想家254

第八章 墨学研究:建立与唯科学主义争胜的学术基地258

一、前论:以“宗教家墨子”为中心的墨学研究261

二、正论:对墨子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现代阐发270

三、副论:对于墨学的思想结构和本质的深入分析280

四、简短的余论286

第九章 影响不在江河而在大海的“现代新儒学”的倡导者289

一、儒学之“大义”——“修己安人”292

二、梁启超之“微言”——“明心见性”299

三、影响不在江河而在大海的“现代新儒学”的倡导者309

第十章 以“科学”立教、以“无我”铸造人生的佛学研究320

一、对原始佛学的“世间解”创教宗旨的深入阐发324

二、述中国佛教发展史,给佛教的中国化以重要的历史地位334

三、以“科学”立教、以“无我”铸造人生的新佛教哲学347

第十一章 一生之魂融于史的历史哲学家361

一、历史是人类业力的进化史,或日是自由意志发展史365

二、历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亦是一门艺术378

第十二章 清代学术精神的积极承继人398

一、萌发近世“时代思潮”的早期启蒙期学术403

二、戴、章学术和实现方法之革命的乾嘉考据学414

三、晚清“今文学”运动:孕育新学的母体424

附:谭嗣同评传441

第一章 短暂而光辉的一生441

一、“世家子弟中桀傲者也”442

二、“秋雨年华”无名而有实的变法活动459

三、为中国“民政”理想而献身的“第一烈士”479

四、近代中国思想急速变化的侧影490

第二章 “尽变西法”:谭嗣同政治、经济与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500

一、“尽变西法”的提出是谭嗣同思想大转折的重要标志502

二、批判中政之暴而赞扬西政之仁,决意以万国公理公法为中国立法511

三、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高劳动效率,以我之仁还诸西人之仁524

四、废科举、兴学校,培养务实、开新的变法人才532

第三章 仁通三教:对“大同”理想的形而上的理论建构539

一、“以太”所显示的世界统一性是《仁学》的“科学基础”542

二、“微生灭”,道通为一,实是耶、佛、孔三教的共同宗旨554

三、以佛教救孔教,“以心挽劫者”,实是谭氏精神之大原、理想之所托也566

第四章 谭嗣同是“典型”的改良主义者573

一、谭嗣同与梁启超“小异而大同”578

二、梁启超是谭嗣同思想的积极继承者583

三、谭嗣同的思想与后来的革命派“形似而实不是”590

四、恢复谭嗣同“典型”改良派形象的意义所在596

附录599

《梁启超评传》主要参考书目599

《谭嗣同评传》主要参考书目606

索引609

《梁启超评传》人名和重要词语索引609

《谭嗣同评传》人名和重要词语索引623

后叙6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