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经济展望 危机、金融与增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球经济展望 危机、金融与增长
  • 世界银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2414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世界-2010;经济预测-世界-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经济展望 危机、金融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1

繁荣期对发展中国家潜力的影响4

发展中国家融资匮乏的中期影响8

对发展中国家供应潜力的中期影响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第1章 发展中经济体展望15

金融市场的近期进展18

全球经济增长22

对高收入国家的展望23

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展望25

地区概览26

商品市场31

通货膨胀35

世界贸易36

缩小全球外部支出的不平衡38

不确定的前景39

危机对最贫困人口的影响41

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影响42

注释43

参考文献44

第2章 全球资金膨胀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45

金融创新、高收益资金以及流动性膨胀47

信贷创造的新渠道50

流动性膨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53

全球资金激增的实际后果61

结论性评注70

注释71

参考文献72

第3章 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和增长的中期影响75

后危机时代监管和结构变革的影响77

发展中国家可能退出金融一体化进程88

借贷成本上升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94

应对国际金融体系退化的战略举措104

对全球储蓄和投资均衡的影响107

结论108

注释109

参考文献112

附录 区域经济展望11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117

欧洲和中亚122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31

中东和北非139

南亚146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153

注释163

参考文献164

图2

图0.1 金融环境趋稳2

图0.2 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驱动工业生产周期2

图0.3 发展中国家经济下滑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以往的经济衰退3

图0.4 2007年发展中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稳定性的部分指标5

图0.5 高收入国家的风险成本在繁荣期急剧下降6

图0.6 较低的借贷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提高7

图0.7 部分新兴股票市场外资的参与(按股票市场资本化划分的股票资本流入量,百分比)9

图0.8 1995—2008年FDI占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份额10

图0.9 急剧波动的外债流量带来了严重的宏观经济挑战10

图0.10 监管质量指标12

图0.11 私人信贷与人均收入高度相关12

图0.12 较高的借贷成本导致发展中国家GDP的持续下滑13

图1.1 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部分已经恢复到了危机前的金融状况19

图1.2 2008年和2009年的地区银团贷款20

图1.3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21

图1.4 2010年地区外部融资需求占GDP的份额22

图1.5 工业生产的增长23

图1.6 G-3国家储量变化对G-3国家GDP增长的贡献24

图1.7 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结果的分布25

图1.8 中国的刺激计划带来进口需求的回升27

图1.9 欧洲和中亚大部分地区不良贷款上升28

图1.10 在拉丁美洲,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恢复,EMBI剥离利差回落28

图1.11 2009年油价和产量的下跌使得石油收入大幅度减少30

图1.12 油价下跌和内需下降后,南亚的外部头寸得以改善30

图1.13 GDP季度数据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产出企稳31

图1.14 实际商品价格指数32

图1.15 欧佩克的过剩产能33

图1.16 全球主要农产品市场粮食储量与使用量的比率(不包括中国)34

图1.17 实际商品价格35

图1.18 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通货膨胀35

图1.19 高收入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35

图1.20 低收入国家的食品价格36

图1.21 世界贸易正在复苏36

图1.22 世界旅游人数37

图1.23 全球失衡缓解39

图1.24 美国—中国失衡状况明显缓解39

图1.25 《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和《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对贫困预测的比较43

图2.1 21世纪初以来,信贷扩张的增长速度达到GDP名义增长速度的两倍多49

图2.2 高收入国家GDP和贸易的增长不能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的加速50

图2.3 2002—2008年衍生交易的名义价值52

图2.4 1995—2008年商业银行和证券化资产在美国金融部门持有的总贷款中所占的份额52

图2.5 流动性膨胀时期高收入国家的风险成本急剧下降55

图2.6 流动性膨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大幅下降56

图2.7 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总资本流量58

图2.8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股票投资流量59

图2.9 1980—200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60

图2.10 2007年资本流量相当于GDP的百分比的分布61

图2.11 私人融资的决定因素62

图2.12 2007年相对于人均收入的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私人信贷63

图2.13 投资率上升对潜在产出加速增长的贡献70

图3.1 外资在部分新兴国家股票市场中的参与度(流入股票资本占股市市值的百分比)84

图3.2 1995—2008年并购交易产生的债务融资85

图3.3 1995—2008年发展中国家FDI占投资的份额86

图3.4 1980—2008年的净私人外债88

图3.5 近期储备的增量主要集中在东亚和石油输出国89

图3.6 1990—2006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金融开放度91

图3.7 全球综合风险溢价与基本经济变量的吻合度95

图3.8 美国部分政府债券的投资收益97

图3.9 高收入国家的国债预计将持续增加,但发展中国家却不会97

图3.10 资本产出率上升反映出资本成本下降99

图3.11 资本成本上升110个基点对一个典型国家资本产出率的影响102

图3.12 借款成本上升导致发展中国家GDP永久性的下降102

图3.13 借贷成本上升对私人债务/国民总收入比率的影响104

图3.14 金融中介的高成本将降低与储蓄决策有关的无风险利率108

图A1 东亚的出口额和产量受到资本货物需求下滑的严重影响118

图A2 马来西亚:复苏简图119

图A3 中国的刺激计划支撑着地区贸易伙伴的出口119

图A4 股市经过先前的下跌后已接近恢复元气120

图A5 东亚各国货币继续对美元升值120

图A6 刺激措施导致全地区财政缺口扩大121

图A7 2010年和2011年东亚经济温和回升122

图A8 流向欧洲和中亚的总资本流量在2009年中期回升125

图A9 许多欧洲中亚经济体对经常账户进行大幅度调整125

图A10 欧洲中亚工业生产收缩速度放缓126

图A11 欧洲和中亚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不良贷款上升130

图A12 拉丁美洲地区工业产值和贸易额上升势头增强132

图A13 拉丁美洲各国中央银行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134

图A14 一体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出现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34

图A15 季度GDP解读指出拉丁美洲产出趋稳134

图A16 资本流动回归拉丁美洲135

图A17 中东地区股市急速下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经济复苏乏力140

图A18 2004—2009年的油价141

图A19 油价的下跌和产量的下降使中东地区2009年的石油收入急剧减少141

图A20 石油收入的减少削减了2009年的经常账户顺差142

图A21 随着欧洲需求的下降,中东地区的出口急剧下滑142

图A22 2009年劳工汇款略有下降,降幅为6.3%143

图A23 旅游收入从2008年破纪录的水平下滑,但可能会温和复苏143

图A24 石油价格和出口的恢复构成了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复苏的关键144

图A25 流入南亚的总资本出现复苏,但是依然低于危机前的水平147

图A26 本地股市普遍恢复了危机前的水平147

图A27 南亚工业生产复苏已站稳脚跟,先于其他大多数地区148

图A28 2009年南亚大部分国家经常账户收支有所改善149

图A29 流向南亚的国际资本149

图A30 大多数南亚国家的预算赤字都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50

图A31 利息支付给南亚经济体带来了沉重负担153

图A32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中等收入国家和石油出口国受全球危机影响最为严重154

图A33 南非私人消费和贸易显著萎缩155

图A34 中等收入国家和石油出口国的经常账户收支恶化最为严重,与此同时低收入国家继续依赖外援155

图A35 随着投资者信心的回归,EMBI剥离利差回落156

图A36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率随食品价格的下降而降至一位数156

图A37 季度GDP解读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产出趋稳157

图A38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等收入国家和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增长加速162

表3

表0.1 温和复苏3

表0.2 2000—2007年融资状况变化的区域分布6

表0.3 可直接归因于资本深化的潜在产出增长率提高的分解7

表0.4 私人来源的债务资金流入对拥有经常账户赤字的发展中国家外部融资的贡献9

表1.1 全球经济前景概览17

表1.2 前景依然不确定40

表1.3 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42

表2.1 工业国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49

表2.2 国内金融中介作用的变化56

表2.3 按地区划分的净资本流入量60

表2.4 金融变量不同时段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资本成本的变化,但国家制度质量尤为重要63

表2.5 2000—2007年金融环境变化的地区分布65

表2.6 各地区投资率的上涨67

表2.7 对投资的跨时段和跨国影响67

表2.8 直接归因于资本深化的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的因素分解70

表3.1 发展中国家外国银行信贷增速与全部信贷增速的比较82

表3.2 私人债务融资给发展中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提供了外部资金,2003—2007年的均值88

表3.3 国内金融系统质量指标93

表3.4 发展中国家历史和预期的资本成本98

表3.5 紧张的金融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成本可能产生的影响99

表3.6 风险溢价回归正常水平但基准利率较高对潜在产出的影响101

表3.7 借贷成本上升和人口增速放缓导致长期潜在产出增速减缓103

表3.8 长期来看,危机可能致使贫困人口上升4600万人104

表3.9 衡量银行部门效率的部分指标105

表3.10 基本面好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106

表A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预测概要118

表A2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别预测123

表A3 欧洲和中亚地区预测概要124

表A4 欧洲和中亚地区国别预测129

表A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预测概要131

表A6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别预测137

表A7 中东和北非地区预测概要141

表A8 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别预测145

表A9 南亚地区预测概要151

表A10 南亚地区国别预测152

表A11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测概要154

表A12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别预测159

专栏38

专栏1.1 汇款的前景38

专栏2.1 本次膨胀—崩溃周期与其他主要周期的比较48

专栏2.2 当前系统性的重大金融创新51

专栏2.3 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54

专栏2.4 外国银行在国内金融中介中的作用57

专栏2.5 资本流量能够促进投资,提高效率59

专栏2.6 国内和国际金融中介跨国差异的决定因素64

专栏2.7 对投资率上升的理解68

专栏2.8 对发展中国家潜在产出的估算69

专栏3.1 金融部门改革的可能出路78

专栏3.2 外国银行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的影响81

专栏3.3 危机期间贸易融资受挫的调查证据83

专栏3.4 危机期间的FDI和债务融资86

专栏3.5 关于资本账户自由化的争论92

专栏3.6 综合风险溢价95

专栏3.7 借贷成本的上升将制约国内外融资1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