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748413.jpg)
- 彭越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800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死刑-刑事诉讼-诉讼程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如何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1
第一章 死刑基本理论研究5
第一节 死刑概说5
一、死刑的概念5
二、死刑的特征6
第二节 死刑的历史渊源及其兴衰演变8
一、死刑的起源9
二、死刑兴衰的历史演变11
三、死刑制度兴衰演变的原因分析16
第三节 死刑的存废之争19
一、死刑存废之争的主要分歧20
二、保守的死刑废除论视角下的死刑存废之分析23
第四节 中国的死刑政策38
一、毛泽东时代的死刑政策39
二、邓小平时代的死刑政策43
三、新世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死刑政策46
第五节 余论——中国的死刑制度向何处去51
第二章 域内外死刑案件诉讼程序规定55
第一节 我国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立法现状56
一、我国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规范56
二、我国死刑案件相关的证据运用规范60
第二节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死刑案件诉讼程序规定71
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有关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72
二、《关于保护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措施》中有关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76
三、《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77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死刑案件诉讼程序规定78
一、美国关于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79
二、日本关于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86
三、我国台湾地区有关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规定89
第三章 死刑案件的程序价值研究94
第一节 刑事程序的价值94
一、法的价值论概述94
二、刑事程序的价值95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程序价值97
一、发现真实98
二、保障人权100
三、确保程序参与103
四、保证司法公开105
五、实现实体公正106
六、余论——关于诉讼效率的思考108
第三节 死刑案件程序原则109
一、证据裁判原则109
二、疑罪从无112
三、有效辩护114
四、司法独立116
第四章 死刑案件质量的程序保障120
第一节 死刑案件质量概述122
一、定罪准确122
二、量刑适当124
第二节 死刑案件质量的评价标准127
一、司法公正127
二、司法权威129
三、司法民主130
四、司法和谐131
第三节 死刑案件质量的程序保障132
一、程序法的制度保障134
二、证据法的制度保障139
三、司法工作机制保障151
第五章 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研究158
第一节 死刑案件审前程序概述158
一、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的概念158
二、我国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的特征158
三、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的意义160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立案和侦查163
一、立案、侦查阶段对“可能判处死刑”案件的判断163
二、死刑案件的立案164
三、死刑案件的侦查165
四、死刑案件侦查程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66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审查起诉程序169
一、审查起诉程序中检察机关对死刑案件审查的主要内容170
二、死刑案件的提起公诉172
第四节 死刑案件审前程序中的律师帮助172
一、现行刑事诉讼程序中关于审前程序中律师帮助的规定173
二、死刑案件审前程序中关于被追诉人律师帮助权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79
第六章 死刑案件一审程序研究182
第一节 死刑案件的庭前准备程序183
一、死刑案件的管辖确定184
二、死刑案件的庭前审查189
三、死刑案件的证据开示190
第二节 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的独立化195
一、量刑程序改革概述195
二、死刑案件定罪量刑程序合一的弊端196
三、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独立的要求197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一审辩护199
一、控辩平等——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200
二、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201
三、死刑案件律师辩护权的保障207
第四节 “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中对“留有余地”的理解和适用209
一、“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的界定及其与疑案的区别210
二、“留有余地”判处死缓做法的思考212
第五节 死刑一审程序中的审判委员会213
第六节 “严打”中“从重从快”处理死刑案件方式的反思218
一、“严打”概述218
二、关于“严打”政策的反思220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严打”223
第七章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研究226
第一节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功能227
一、实现对控辩双方的权利(力)救济227
二、过滤一审程序的错误裁判229
第二节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启动230
一、有权启动二审程序的主体230
二、死刑案件的上(抗)诉自由与强制上诉制度233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二审审理程序236
一、审理方式的转变236
二、庭审程序238
第四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243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243
二、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244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对于控制死刑的意义244
四、死刑案件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完善245
第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研究247
第一节 新中国死刑核准权归属的历史演变248
一、改革开放前的死刑核准权归属248
二、“严打”带来的死刑核准权再次下放250
三、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251
四、死刑复核权归属几经周折的思考251
第二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254
一、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辨析254
二、我国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初探256
三、向死刑复核程序应然的性质迈进——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257
第三节 死刑复核的具体程序及其诉讼化改造261
一、启动方式的诉讼化改造261
二、程序主体的地位及作用的诉讼化改造262
三、死刑复核的范围276
四、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方式278
五、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281
六、死刑复核程序的处理结果282
第九章 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研究284
第一节 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概述285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285
二、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285
三、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价值286
第二节 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287
一、提起主体287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理由291
第三节 一事不再理原则292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概述292
二、死缓案件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296
第十章 死刑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298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概述299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299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299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300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定义301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主要功能301
三、对刑事和解制度的质疑回应303
第三节 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解决对案件处理的影响309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刑事和解制度的引入310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对进行了民事赔偿的死刑案件处理方式311
第十一章 执行程序对死刑案件质量的保障措施313
第一节 死刑执行程序概述313
一、死刑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313
二、死刑执行的程序315
第二节 死刑执行程序中对防止错杀的保障措施的完善317
一、适当延长死刑执行命令的期限,保障被执行人行使申诉权317
二、完善执行中止制度319
三、死刑执行中的检察监督完善322
四、死刑执行中听取罪犯家属、辩护律师意见323
结语325
参考文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