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锅炉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锅炉技术
  • 王振波,李国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058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工业锅炉-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锅炉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锅炉基本理论知识1

第一节 锅炉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1

一、锅炉的基本组成1

二、锅炉的工作过程2

第二节 锅炉基本参数3

一、容量3

二、压力3

三、温度4

第三节 锅炉常用术语5

一、受热面5

二、炉膛5

三、燃料消耗量5

四、排污量5

五、蒸汽品质5

六、钢材耗量5

七、循环回路6

八、循环倍率K6

九、蒸汽带水6

十、燃烧热负荷6

十一、最高火界7

十二、最低安全水位、最高允许水位、正常运行水位7

十三、正压燃烧7

十四、负压燃烧7

十五、层燃燃烧8

十六、室燃燃烧8

十七、型煤燃烧8

十八、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8

十九、燃烧温度8

二十、烟气量8

二十一、一次风8

二十二、二次风8

二十三、锅炉热效率8

第四节 锅炉类型9

一、锅炉分类9

二、锅炉型号11

第五节 传热基本知识14

一、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4

二、热胀冷缩与锅炉安全17

第六节 水及水蒸气的热力性质18

一、水的性质18

二、水蒸气的性质18

三、水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20

四、锅炉的水循环21

第七节 燃料及其燃烧25

一、燃料的组成成分25

二、燃料的热值29

三、燃料的种类31

四、燃料的燃烧38

五、锅炉通风的方式44

第八节 锅炉热效率和热损失45

一、锅炉热平衡方程式46

二、锅炉热效率46

三、燃料消耗量49

四、锅炉的热损失49

第九节 工业锅炉常用钢材50

一、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材的特殊要求50

二、工业锅炉用钢材的选用51

三、几种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54

思考题55

第二章 锅炉本体结构57

第一节 锅炉结构的一般要求57

一、锅炉结构的安全要求57

二、锅炉结构的经济要求58

第二节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59

一、锅筒(汽包)59

二、汽水分离装置59

三、水冷壁60

四、对流管束60

五、封头(管板)60

六、集箱(联箱)61

七、拉撑件61

八、烟火管61

九、炉胆61

十、人孔、人孔盖、手孔、手孔盖62

第三节 锅炉辅助受热面62

一、过热器62

二、省煤器63

三、空气预热器65

第四节 锅壳锅炉66

一、立式锅壳锅炉66

二、卧式锅壳锅炉70

三、水火管锅壳锅炉74

第五节 水管锅炉79

一、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79

二、单锅筒横置式水管锅炉81

三、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81

四、双锅筒横置式水管锅炉84

五、小型直流锅炉(蒸汽发生器)86

第六节 热水锅炉87

一、热水锅炉的特点87

二、热水锅炉的分类88

三、供热网路的水循环89

四、各种热水锅炉的结构90

第七节 有机热载体锅炉96

一、有机热载体性质96

二、有机热载体锅炉结构特点97

三、有机热载体锅炉类型97

第八节 电加热锅炉102

一、电加热锅炉的特点102

二、电加热锅炉的组成102

三、电阻式电加热锅炉的结构104

四、电加热锅炉的类型104

五、电加热锅炉的发展前景108

第九节 特种工业锅炉108

一、余热锅炉108

二、废热锅炉110

三、汽水两用锅炉111

四、冷凝式锅炉112

五、输油加热炉113

思考题117

第三章 工业锅炉的燃烧设备119

第一节 燃烧设备的类型119

第二节 固定炉排炉120

一、单层固定炉排炉120

二、双层固定炉排炉122

第三节 下饲炉123

一、一次反烧炉123

二、连续反烧炉123

第四节 链条炉排炉125

一、链条炉排的结构125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129

第五节 往复炉排130

一、倾斜往复炉排炉结构130

二、水平往复炉排结构131

三、往复炉排炉的燃烧特点132

第六节 振动炉排132

一、振动炉排的结构132

二、振动炉排的燃烧特点133

三、振动炉排的优缺点133

第七节 抛煤机炉134

一、抛煤机的结构134

二、抛煤机的燃烧特点135

三、抛煤机的优缺点135

第八节 煤粉燃烧锅炉135

一、炉膛136

二、煤粉制备系统136

三、煤粉燃烧器138

四、煤粉细度与供风量139

第九节 简易煤气发生室140

一、煤气发生室140

二、附属设备141

第十节 燃油锅炉141

一、油喷嘴142

二、调风器144

三、稳焰器145

第十一节 燃气锅炉145

一、扩散式燃气燃烧器146

二、部分预混式燃气燃烧器147

三、无焰式燃气燃烧器147

第十二节 流化床燃烧设备149

一、鼓泡流化床锅炉(沸腾炉)151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155

第十三节 炉墙与炉拱161

一、炉墙结构161

二、炉墙材料165

三、炉拱168

思考题170

第四章 工业锅炉安全附件171

第一节 安全装置171

一、安全装置分类171

二、安全泄压装置分类171

第二节 安全阀173

一、安全阀的作用173

二、安全阀的结构原理173

三、安全阀的安装和使用要求174

第三节 压力表179

一、弹簧管式压力表的结构原理179

二、压力表的安全技术要求180

第四节 爆破片181

一、爆破片的原理181

二、爆破片的安全要求182

第五节 水位计182

一、水位计的结构原理182

二、水位计的安全技术要求184

第六节 排污装置185

一、连续排污装置185

二、定期排污装置186

三、对排污阀的使用要求187

四、定期排污的操作方法187

五、锅炉排污操作的要求及注意事项188

第七节 防止热水锅炉锅水汽化装置188

第八节 汽水管道的主要阀门189

一、闸阀189

二、截止阀191

三、调节阀193

四、止回阀193

五、减压阀194

六、疏水阀195

七、旋塞196

八、节流阀197

九、阀门的安全要求197

思考题198

第五章 锅炉配套附属设备199

第一节 燃料供应系统199

一、工业锅炉的运煤系统199

二、工业锅炉的燃料油供应系统204

三、工业锅炉的燃气供应系统207

第二节 通风设备210

一、通风方式210

二、风机及风道211

三、烟囱及烟道214

第三节 除灰渣设备216

一、人工除灰渣216

二、机械除灰渣216

三、水力除灰渣218

四、除灰渣方式的选择220

第四节 烟气净化设备220

一、锅炉大气污染物220

二、工业锅炉除尘措施及设备224

三、烟气脱硫技术234

四、锅炉烟气脱硝技术236

第五节 给水设备237

一、给水泵237

二、除氧水泵、凝结水泵241

三、给水箱242

四、除氧器243

五、换热器245

第六节 其他附属配套设备249

一、取样冷凝器249

二、分汽缸250

三、排污膨胀器251

四、集汽罐251

五、吹灰装置251

六、分层加煤斗257

七、除污器257

思考题258

第六章 锅炉水处理及除垢259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259

一、水垢的生成原因259

二、水垢结生过程259

三、水垢的种类260

四、水垢的危害261

第二节 锅炉用水基本知识262

一、天然水质分类262

二、天然水中的杂质及其对锅炉的危害262

三、锅炉用水的基本概念264

四、工业锅炉用水指标265

第三节 水垢的清除267

第四节 锅外水处理268

一、石灰-纯碱软化法269

二、离子交换软化法269

第五节 锅内水处理272

一、基本原理272

二、适用范围272

三、常用水处理药剂272

思考题273

第七章 锅炉自动控制274

第一节 自动控制274

一、自动控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274

二、自动控制的基本类型274

三、自动调节系统276

第二节 微型计算机在工业锅炉控制中的运用282

一、工业锅炉微型计算机控制282

二、微型计算机在工业锅炉生产控制方面的职能282

三、锅炉运行启动和停炉283

四、锅炉事故分析与处理283

五、微型计算机在锅炉这行中的控制方式283

第三节 电加热锅炉自动控制285

一、概述285

二、电加热锅炉自动控制285

第四节 锅炉自动控制投运288

思考题288

第八章 锅炉运行289

第一节 锅炉运行概述289

一、锅炉运行的目的289

二、锅炉运行的主要内容289

三、锅炉投入运行的必要条件289

第二节 烘炉和煮炉290

一、蒸汽锅炉的烘炉290

二、蒸汽锅炉的煮炉291

三、热水锅炉的烘炉和煮炉292

四、汽水两用锅炉292

第三节 点火前的检查与准备293

一、蒸汽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293

二、热水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293

三、燃油燃气锅炉燃料供应系统的检查294

第四节 点火升压与并炉295

一、点火注意事项295

二、点火295

三、升压操作296

四、并炉297

五、热水锅炉升温与并炉298

第五节 正常运行298

一、水位调节299

二、压力调节299

三、汽温调节299

四、燃烧调节300

五、炉膛负压调节301

六、排污301

七、除灰301

八、拨火302

九、清炉302

第六节 燃烧设备运行操作302

一、手烧炉运行操作302

二、链条炉运行操作303

三、往复炉运行操作304

四、抛煤机炉运行操作304

五、煤粉炉运行操作305

六、沸腾炉运行操作306

七、燃油燃气锅炉运行操作308

八、电加热锅炉运行操作311

九、热水锅炉运行操作311

第七节 锅炉的停炉与维护保养315

一、压火停炉315

二、正常停炉315

三、紧急停炉316

四、日常维护317

五、定期检修318

六、压力保养318

七、湿法保养318

八、干法保养318

九、充气保养319

思考题319

第九章 锅炉检验、修理320

第一节 锅炉检验320

一、外部检验320

二、内外部检验320

三、水压试验321

第二节 锅炉检验的一般方法321

一、外观检验法321

二、锤击检验法321

三、钻孔检查法322

四、无损检测322

五、水压试验322

第三节 锅炉检修323

一、锅炉检修的基本原则323

二、主要设施检修安全要求323

第四节 锅炉修理324

一、挖补修理324

二、堆焊修理326

三、裂纹的修补326

四、焊缝处缺陷的修理328

五、管子的修理330

六、省煤器的修理332

思考题333

第十章 锅炉常见故障与处理334

第一节 燃烧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334

一、下饲式炉排334

二、双层炉排334

三、倾斜往复炉排334

四、水平往复炉排335

五、链条炉排340

六、抛煤机炉341

七、煤粉炉342

八、沸腾炉342

第二节 燃油燃气锅炉燃烧器常见故障与处理343

一、燃烧器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和处理办法343

二、燃烧器的维护保养346

第三节 电加热锅炉常见故障与处理346

第四节 安全附件和阀门常见故障与处理347

一、压力表347

二、水位表348

三、安全阀348

四、高、低水位报警器349

五、排污装置350

六、阀门351

第五节 水泵风机常见故障与处理351

一、往复泵351

二、电动离心泵352

三、注水器352

四、风机353

第六节 给水处理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353

第七节 电控柜常见故障和修理354

一、注意事项354

二、常见故障和检修355

第八节 汽水共腾357

第九节 热水锅炉炉水汽化358

第十节 锅炉和管道水击358

一、锅筒内水击358

二、给水管道内水击358

三、蒸汽管道内水击358

四、省煤器内水击359

第十一节 炉墙损坏359

思考题359

第十一章 锅炉事故与处理361

第一节 锅炉事故分类361

一、锅炉事故定义361

二、锅炉事故类别361

第二节 锅内缺水362

一、锅内缺水的现象362

二、锅内缺水的原因362

三、锅内缺水的处理办法362

第三节 锅内满水363

一、锅内满水的现象363

二、锅内满水的原因363

三、锅内满水的处理办法363

第四节 锅炉超压363

一、锅炉超压的现象363

二、锅炉超压的原因364

三、锅炉超压的处理办法364

第五节 爆管事故364

一、水冷空管或对流管爆管事故364

二、过热器爆管事故365

第六节 锅炉受热面变形事故365

一、受热面变形的现象365

二、受热面变形的原因365

三、受热面变形的处理办法365

第七节 炉膛、炯道爆炸366

一、炉膛、烟道爆炸的现象366

二、炉膛、烟道爆炸的原因366

三、炉膛、烟道爆炸的处理办法366

第八节 尾部娴道二次燃烧事故366

一、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的现象366

二、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的原因366

三、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的处理办法366

第九节 锅炉事故报告及处理的程序367

一、事故报告367

二、事故现场的保护367

三、事故调查组的组成367

四、事故调查的一般程序367

五、事故调查内容与要求368

六、技术检验、试验及鉴定369

七、事故原因及后果分析370

八、事故性质认定及事故责任分析371

九、事故处理建议371

十、事故调查报告书371

十一、召开事故调查通报会371

思考题371

参考文献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