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产交付与所有权转让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志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94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动产-研究;所有权-转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产交付与所有权转让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1
二、研究的基本问题4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8
四、交付概念的界定9
第一章 古代法上的动产交付与所有权转让12
第一节 先法权时代的动产交付与转让13
一、引言13
二、财产及其交换的主要形式15
三、礼物交换的基本特征19
四、礼物交换中的义务履行保障机制22
五、几点启示27
第二节 罗马法上的动产交付与转让29
一、引言29
二、交付的含义30
三、交付原则的形成31
四、交付的构成40
五、交付的法律效果46
六、出卖他人之物与时效取得47
第三节 日耳曼法上的动产交付与转让51
一、引言51
二、占有(Gewere)制度53
三、动产转让的法律结构57
四、交付的法律效果与“以手护手”原则62
第四节 古代法上的动产交付与转让制度的特质及消长65
一、历史脉络65
二、形式主义特质及其消长66
三、罗马法上的交付的特质及其消长79
四、日耳曼法上的交付的特质及其消长81
第二章 近现代法上合意原则与交付原则的对立83
第一节 合意原则的形成及其实证法表达84
一、几个被忽视的问题84
二、合意原则在法国和英国的形成:“去公示主义”的产物90
三、合意原则的实证法表达99
四、合意转让的效力112
第二节 交付原则的近现代表达123
一、近现代民法上的交付原则概述123
二、交付原则的实证法表达124
第三节 合意原则与交付原则的比较分析130
一、基本差异与共同点130
二、对立的法理根源132
三、对合意原则和交付原则的评价143
第三章 动产交付的功能148
第一节 交付功能的历史演变与公示功能的确立148
一、占有法时期:复合的占有移转功能150
二、占有向绝对所有权的过渡期:占有移转加不完全的所有权移转功能153
三、绝对的个人所有权确立期:占有移转加所有权转移公示功能158
四、小结165
第二节 交付公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166
一、为什么要公示:物权的绝对性与可转让性使然166
二、公示什么:物权变动抑或物权存在状态?169
三、怎样公示:为什么是交付?175
第三节 交付的公示功能实现机理191
一、第三人的消极信赖保护和物权取得人的积极信赖保护191
二、承认观念化交付是否违反了公示原则?198
第四节 交付的公示功能与动产善意取得的法理基础206
一、问题的提出206
二、关于动产善意取得法理基础的诸学说207
三、对“占有公信力说”的质疑214
四、德国“铣床案”的启示224
五、善意取得等于善意加交付公示力228
六、结论235
第四章 动产交付的性质(一)——争论与交付原则的多样化发展237
引言237
第一节 从交付正当原因之争到物权行为理论239
一、交付正当原因之争的缘起239
二、释义谱系:三种不同的释义学说243
三、12世纪到18世纪初的交付正当原因学说245
四、从“名义加形式”说到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256
五、小结:兼论物权行为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270
第二节 物权行为理论在后萨维尼时期的德国命运280
一、法典化问题280
二、发展与争论概述283
三、区分原则之构造的精致化285
四、无因性原则在适用中的具体化291
第三节 物权行为理论在德国域外的传播295
一、希腊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对抽象物权契约模式的继受295
二、奥地利、瑞士和荷兰法对分离原则的继受296
三、《欧洲货物所有权取得与丧失法》草案规定的动产转让模式302
第四节 小结:物权行为理论的构成与交付原则的三种形态304
一、物权行为的概念304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内容构成304
三、交付原则的三种形态308
第五章 动产交付的性质(二)——我国法的构造311
引言311
第一节 区分原则抑或一体原则312
一、问题的提出:从立法论到解释论312
二、对区分原则否定论的方法论检讨313
三、承认区分原则是民法规范逻辑的要求317
四、承认区分原则是交易实践的客观要求323
五、小结339
六、我国物权法可作已承认区分原则的解释339
七、我国法上的动产所有权转让的构成347
第二节 要因原则抑或无因原则349
一、原因的概念与功能349
二、要因原则与无因原则之比较和评价351
三、选择空间与法政策建议355
第六章 动产交付的形态363
第一节 动产交付形态构造总论363
一、法技术基础:占有363
二、法观念基础:交易便捷与安全370
第二节 现实交付371
一、概述371
二、现实交付的具体形式373
第三节 简易交付377
一、概述377
二、该条的适用与存在的问题377
第四节 返还原物请求权的转让380
一、概述380
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含义381
三、第三人非法占有物和占有人不明的情况如何处理?382
四、返还原物请求权转让的生效386
五、返还原物请求权转让的具体情形小结388
第五节 占有改定389
一、概述389
二、占有改定协议390
结论395
参考文献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