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管理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管理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30718835.jpg)
-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桂阳,陈勇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14468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管理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科学基础1
1.1 数制及其转换1
1.2 数据的表示2
1.2.1 原码、反码、补码、移码2
1.2.2 定点数和浮点数3
1.2.3 文字符号的编码4
1.2.4 声音编码6
1.2.5 图像编码7
1.2.6 校验码概述9
1.2.7 奇偶校验9
1.2.8 海明码和恒比码10
1.2.9 循环冗余校验码10
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11
1.3.1 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运算方法11
1.3.2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13
1.4 本章例题分析15
第2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7
2.1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7
2.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7
2.1.2 计算机类型和特点19
2.2 中央处理器CPU20
2.2.1 中央处理器组成20
2.2.2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22
2.2.3 指令流、数据流和计算机的分类23
2.2.4 指令系统24
2.2.5 处理器性能26
2.3 主存和辅存27
2.3.1 内存27
2.3.2 外存29
2.3.3 高速缓存30
2.4 I/O接口、I/O设备和通信设备31
2.4.1 输入/输出设备一览32
2.4.2 输入/输出控制器32
2.4.3 外设的识别33
2.4.4 外设的访问34
2.4.5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37
2.4.8 总线39
2.5 本章例题分析41
第3章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43
3.1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43
3.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45
3.3 作业管理48
3.4 进程管理49
3.5 存储管理52
3.6 设备管理57
3.7 文件管理59
3.8 本章例题分析61
第4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73
4.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73
4.2 数据描述73
4.3 数据模型74
4.4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76
4.5 数据库管理系统78
4.6 数据库系统79
4.7 关系模型80
4.7.1 关系数据模型80
4.7.2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82
4.8 SQL语言84
4.8.1 SQL的体系结构84
4.8.2 SQL的数据定义85
4.8.3 SQL的数据查询89
4.8.4 SQL的数据更新95
4.9 本章例题分析98
第5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08
5.1 数据信号、通道108
5.1.1 数据信号108
5.1.2 数据通道109
5.2 数据通信模型109
5.2.1 数据通信模型109
5.2.2 数据通信方式110
5.3 数据传输基础111
5.3.1 差错控制111
5.3.2 同步控制112
5.3.3 多路复用113
5.4 传输控制116
5.5 数据调制与编码117
5.5.1 模拟通道传送模拟数据117
5.5.2 数字通道传送模拟数据118
5.5.3 模拟通道传送数字数据119
5.5.4 数字通道传送数字数据119
5.6 数据交换技术120
5.6.1 电路交换120
5.6.2 存储交换121
5.7 本章例题分析123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25
6.1 计算机网络概论125
6.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25
6.1.2 计算机网络分类126
6.1.3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127
6.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7
6.2.1 OSI/RM层次结构127
6.2.2 OSI/RM各层的功能128
6.3 TCP/IP协议130
6.3.1 TCP/IP协议概述130
6.3.2 网络互连层协议131
6.3.3 传输层协议135
6.4 网络传输介质135
6.4.1 综合比较135
6.4.2 双绞线特性136
6.4.3 光纤特性137
6.5 网络设备137
6.6 本章例题分析140
第7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143
7.1 IEEE 802参考模型143
7.1.1 概述143
7.1.2 局域网的特点143
7.1.3 IEEE 802标准143
7.1.4 IEEE 802参考模型144
7.2 局域网拓扑结构146
7.3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147
7.3.1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147
7.3.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148
7.3.3 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148
7.4 以太网基础知识150
7.4.1 以太网概述150
7.4.2 以太网技术基础150
7.4.3 以太网的帧格式介绍151
7.4.4 IEEE 802.3的帧格式介绍151
7.4.5 IEEE 802.3物理层规范152
7.4.6 快速以太网153
7.4.7 千兆位以太网154
7.4.8 交换型以太网155
7.4.9 全双工以太网155
7.5 本章例题分析156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157
8.1 Internet应用基础知识157
8.1.1 Internet的起源157
8.1.2 中国与Internet157
8.1.3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158
8.1.4 各种接入Internet的方式158
8.1.5 WWW基本知识159
8.1.6 Internet提供的各种服务160
8.2 网络操作系统162
8.2.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162
8.2.2 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163
8.2.3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164
8.2.4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165
8.3 Linux操作系统简介166
8.3.1 Linux的基本构成167
8.3.2 文件与目录操作168
8.3.3 系统管理命令169
8.4 应用服务器基础知识171
8.4.1 DNS服务的基本原理171
8.4.2 WWW服务的基本原理172
8.4.3 FTP服务的基本原理173
8.4.4 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原理174
8.4.5 DHCP服务的基本原理175
8.4.6 代理服务器的基本原理175
8.5 本章例题分析176
第9章 网络管理基础知识181
9.1 网络管理基本概念181
9.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181
9.1.2 网络管理的分类及功能182
9.1.3 网络管理的标准与协议182
9.1.4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模型183
9.1.5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185
9.2 网络管理基本命令190
9.2.1 Windows网络诊断命令190
9.2.2 Linux网络诊断命令191
9.3 本章例题分析194
第10章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196
10.1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196
10.2 网络安全漏洞197
10.2.1 网络安全漏洞的概念197
10.2.2 漏洞分类197
10.2.3 漏洞等级198
10.2.4 安全漏洞产生的原因198
10.2.5 主要网络漏洞扫描技术199
10.3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199
10.4 容灾系统200
10.5 应急处理常用方法和技术202
10.5.1 应急处理的特征202
10.5.2 应急处理方法与技术203
10.6 本章例题分析204
第11章 标准化基础知识207
11.1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07
11.2 标准化机构与标准类别209
11.2.1 标准化机构209
11.2.2 标准分级及其关系211
11.2.3 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212
11.3 常用的国内外IT标准213
11.3.1 编码标准213
11.3.2 软件工程与文档标准214
11.3.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216
11.4 本章例题分析218
第12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220
12.1 信息化意识220
12.1.1 信息220
12.1.2 信息化220
12.2 全球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222
12.2.1 全球信息化趋势222
12.2.2 国家信息化战略223
12.2.3 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225
12.2.4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228
12.3 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229
12.3.1 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229
12.3.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230
12.3.3 因特网域名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231
12.3.4 因特网信息服务231
12.4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231
12.5 本章例题分析234
第13章 网络新技术236
13.1 无线局域网236
13.1.1 概述236
13.1.2 IEEE 802.11标准237
13.1.3 无线局域网的常用拓扑结构239
13.3.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前景240
13.2 无线广域网241
13.2.1 卫星通信网241
13.2.2 移动通信和3G技术242
13.2.3 WAP介绍242
13.3 新一代网技术标准IPv6244
13.3.1 IPv6的地址分配策略244
13.3.2 IPv6的数据报格式246
13.3.3 IPv6的路由原理246
13.3.4 IPv6的域名解析247
13.3.5 IPv6与IPv4的综合比较247
13.3.6 从IPv4到IPv6的过渡方案248
13.4 本章例题分析248
第14章 知识产权保护250
14.1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250
14.1.1 著作权法客体250
14.1.2 著作权法主体251
14.1.3 著作权251
14.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52
14.2.1 条例保护对象253
14.2.2 著作权人确定253
14.2.3 软件著作权253
14.3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254
14.3.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255
14.3.2 确定专利权人255
14.3.3 专利权256
14.4 本章例题分析256
第15章 计算机专业英语258
第16章 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构建264
16.1 组网设计264
16.1.1 网络设计的目标和标准264
16.1.2 网络系统的设计265
16.2 组网设备选择及部署271
16.2.1 设备选择271
16.2.2 以太网交换机的部署272
16.3 划分VLAN275
16.4 本章例题分析278
第17章 综合布线285
17.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285
17.1.1 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285
17.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其范围286
17.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288
17.2.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288
17.2.2 综合布线系统的运用场合290
17.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290
17.3.1 系统设计原则290
17.3.2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290
17.3.3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291
17.3.4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292
17.3.5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292
17.3.6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294
17.3.7 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294
17.3.8 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线施工设计294
17.3.9 电源、防护及接地设计296
17.4 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标准及规范299
17.5 综合布线基础环境准备300
17.5.1 技术准备300
17.5.2 工具/器材准备302
17.6 线缆及相关硬件的选择与安装303
17.6.1 线缆及相关硬件的选择303
17.6.2 电缆接插器件305
17.6.3 光纤连接器件306
17.6.4 跳线306
17.7 线缆及相关硬件的安装306
17.8 本章例题分析308
第18章 小型计算机局域网服务器配置312
18.1 IP地址、子网掩码的规划配置312
18.1.1 IP地址简介312
18.1.2 网络掩码与子网313
18.1.3 IP地址、子网掩码的规划配置316
18.2 DNS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317
18.2.1 基本概念317
18.2.2 DNS服务器分类318
18.2.3 DNS服务器规划319
18.2.4 在Linux下设置DNS服务器319
18.2.5 在Windows 2003下设置DNS服务器327
18.2.6 DNS服务器维护331
18.3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335
18.3.1 电子邮件335
18.3.2 电子邮件服务器规划336
18.3.3 Windows 2003邮件系统设置337
18.4 FTP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340
18.4.1 FTP服务器的规划340
18.4.2 在Linux下设置FTP服务器341
18.4.3 在Windows 2003下设置FTP服务器342
18.5 代理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343
18.5.1 基本概念343
18.5.2 代理服务器的规划设计344
18.5.3 在Windows环境下设置代理服务器344
18.6 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346
18.6.1 动态地址分配(DHCP)简介346
18.6.2 动态地址分配(DHCP)的规划348
18.6.3 DHCP的安装设置348
18.7 本章例题分析353
第19章 Web网站的建立、管理维护及网页制作360
19.1 Web网站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360
19.1.1 Web网站规划360
19.1.2 Web网站建设361
19.1.3 Web网站管理与维护363
19.2 静态网页的制作364
19.2.1 网页制作工具364
19.2.2 HTML365
19.2.3 JavaScript368
19.3 动态网页的制作378
19.3.1 JSP378
19.3.2 ASP385
19.4 本章例题分析388
第20章 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403
20.1 网络管理软件403
20.1.1 网络操作命令403
20.1.2 网络管理平台405
20.1.3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407
20.2 网络故障管理409
20.2.1 常见的网络故障409
20.2.2 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410
20.2.3 常见网络故障判断工具411
20.3 网络安全管理413
20.3.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413
20.3.2 构建安全的防护414
20.3.3 安全机制416
20.3.4 网络防病毒措施418
20.3.5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420
20.4 网络维护421
20.4.1 维护的实施421
20.4.2 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维护合同422
20.4.3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与计划423
20.5 数据管理425
20.5.1 备份策略及恢复计划425
20.5.2 网络备份系统的目的428
20.5.3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429
20.5.4 在线恢复429
20.6 系统性能分析430
20.6.1 系统能力的限制430
20.6.2 系统评价的要点431
20.7 本章例题分析434
第21章 防火墙技术438
21.1 网络病毒防护策略438
21.1.1 病毒的特征438
21.1.2 病毒的分类440
21.1.3 病毒攻击的防范440
21.1.4 基于网络的防病毒系统441
21.2 防火墙技术442
21.2.1 防火墙的概念442
21.2.2 防火墙的功能443
21.2.3 防火墙的优点和局限性444
21.2.4 防火墙的基本术语444
21.2.5 防火墙技术446
21.2.6 防火墙体系结构449
21.3 防火墙的配置策略450
21.3.1 系统设置451
21.3.2 安全级别设置452
21.3.3 默认IP规则介绍452
21.3.4 自定义IP规则453
21.3.5 普通应用程序规则设置说明455
21.3.6 高级应用程序规则设置455
21.3.7 网络访问监控功能456
21.3.8 修补系统漏洞功能456
21.3.9 日志查看与分析457
21.3.10 断开/接通网络457
21.4 入侵处理策略457
21.4.1 入侵检测原理457
21.4.2 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458
21.4.3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459
21.4.4 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461
21.5 漏洞处理策略462
21.5.1 分类和实现方法462
21.5.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463
21.5.3 各类端口扫描技术464
21.6 加密、认证和数字签名465
21.6.1 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465
21.6.2 认证467
21.6.3 完整性469
21.6.4 访问控制470
21.7 本章例题分析471
第22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474
22.1 交换机的配置474
22.1.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474
22.1.2 VLAN基本配置476
22.1.3 VLAN中继协议(VTP)477
22.1.4 生成树协议478
22.2 路由器的配置478
22.2.1 路由器的常规配置478
22.2.2 路由选择协议及配置482
22.2.3 网络地址转换(NAT)487
22.3 广域网接入配置489
22.3.1 PSTN接入489
22.3.2 ISDN接入492
22.3.3 X.25接入493
22.3.4 PPP接入494
22.3.5 Frame Relay495
22.3.6 VPN接入496
22.4 本章例题分析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