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 张晓健,黄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4675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废水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1

1.1 水质指标1

1.1.1 物理指标1

1.1.2 化学指标3

1.2 天然水源水和废水的性质5

1.2.1 天然水源水的性质5

1.2.2 废水水质6

1.3 水质标准10

1.3.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0

1.3.2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17

1.3.3 水环境质量标准17

1.3.4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

习题30

第2章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工艺32

2.1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32

2.2 水处理的基本工艺33

2.2.1 给水处理工艺33

2.2.2 废水处理工艺37

习题41

第3章 初步处理43

3.1 格栅43

3.1.1 格栅分类43

3.1.2 格栅设置50

3.1.3 栅渣52

3.2 筛网52

3.2.1 作用与设置52

3.2.2 筛网设备53

3.3 沉砂56

3.3.1 概述56

3.3.2 沉砂池57

3.4 均化59

3.4.1 分类60

3.4.2 设置位置60

3.4.3 调节池容积计算61

习题61

第4章 混凝63

4.1 胶体的特性与结构63

4.1.1 胶体的特性63

4.1.2 胶体的结构64

4.1.3 胶体的稳定性67

4.1.4 胶体的凝聚68

4.2 水的混凝机理与过程69

4.2.1 铝盐在水中的化学反应69

4.2.2 水的混凝机理70

4.3 混凝剂与助凝剂76

4.3.1 混凝剂76

4.3.2 助凝剂80

4.4 混凝动力学81

4.4.1 碰撞速率与混凝速率81

4.4.2 速度梯度的计算83

4.4.3 混凝控制指标85

4.5 混凝影响因素86

4.5.1 水温86

4.5.2 水的pH值和碱度86

4.5.3 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87

4.5.4 混凝试验88

4.6 混凝设备88

4.6.1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配88

4.6.2 混合设备90

4.6.3 絮凝反应设备91

4.7 混凝的应用97

4.7.1 给水处理97

4.7.2 废水处理98

习题99

第5章 沉淀与澄清102

5.1 沉淀原理与分类102

5.2 颗粒的沉淀特性103

5.2.1 自由沉淀103

5.2.2 絮凝沉淀108

5.2.3 拥挤沉淀110

5.3 沉淀池的颗粒去除特性113

5.3.1 理想沉淀池工作模型113

5.3.2 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114

5.4 沉淀池116

5.4.1 平流式沉淀池116

5.4.2 竖流式沉淀池124

5.4.3 辐流式沉淀池128

5.4.4 斜板(管)沉淀池130

5.5 隔油池136

5.5.1 隔油池分离对象136

5.5.2 隔油池的形式与构造137

5.6 澄清池138

5.6.1 澄清池的特点与类型138

5.6.2 澄清池的构造与运行139

习题141

第6章 气浮144

6.1 气浮的理论基础144

6.1.1 气浮过程与去除对象144

6.1.2 悬浮物与气泡的附着条件144

6.1.3 气泡的分散度和稳定性146

6.1.4 乳化现象与脱乳147

6.2 加压溶气气浮法148

6.2.1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工艺组成及特点148

6.2.2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主要设备构成150

6.2.3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工艺计算155

6.3 其他气浮法158

6.3.1 电解气浮法158

6.3.2 散气气浮法159

6.4 气浮法的应用160

6.4.1 气浮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60

6.4.2 气浮法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161

习题162

第7章 过滤164

7.1 过滤的基本概念164

7.1.1 过滤概述164

7.1.2 快速过滤的机理164

7.1.3 过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66

7.2 快滤池的结构与工作过程166

7.2.1 普通快滤池的结构166

7.2.2 快滤池的工作过程与周期167

7.2.3 滤池的水头损失168

7.2.4 滤池的过滤方式171

7.2.5 滤层内杂质分布情况173

7.3 滤料及承托层174

7.3.1 滤料174

7.3.2 承托层178

7.4 配水系统与滤池冲洗179

7.4.1 滤池配水系统179

7.4.2 滤池的冲洗方式184

7.4.3 影响滤池冲洗的有关因素185

7.4.4 滤池冲洗水的排除与供给189

7.5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192

7.5.1 滤速选择与滤池总面积计算192

7.5.2 单池面积和滤池深度193

7.5.3 管廊布置194

7.6 其他过滤设备195

7.6.1 虹吸滤池195

7.6.2 重力式无阀滤池198

7.6.3 移动罩滤池199

7.6.4 V型滤池202

7.6.5 压力滤池204

习题204

第8章 消毒207

8.1 消毒概论207

8.1.1 消毒目的207

8.1.2 消毒方法207

8.1.3 消毒剂投加点209

8.1.4 消毒机理210

8.1.5 消毒影响因素211

8.2 氯消毒217

8.2.1 氯消毒的化学反应217

8.2.2 加氯量219

8.2.3 氯消毒工艺221

8.2.4 加氯设备223

8.3 二氧化氯消毒226

8.3.1 二氧化氯消毒要求226

8.3.2 二氧化氯制备227

8.3.3 二氧化氯的投加229

8.4 紫外线消毒229

8.4.1 紫外线消毒原理230

8.4.2 紫外线消毒装置231

8.4.3 紫外线消毒设计233

8.5 消毒副产物237

8.5.1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控制标准237

8.5.2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措施239

8.6 管网水二次污染控制240

8.6.1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概念240

8.6.2 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及方法241

8.6.3 细菌再生长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对策241

习题242

第9章 离子交换245

9.1 软化与除盐概述245

9.1.1 软化与除盐的目的与基本处理方法245

9.1.2 水中常见溶解离子与软化除盐浓度表示方法245

9.2 离子交换剂与离子交换原理249

9.2.1 离子交换树脂249

9.2.2 离子交换反应特性252

9.2.3 离子交换软化除盐基本原理254

9.3 离子交换法软化除盐工艺256

9.3.1 软化工艺流程256

9.3.2 除盐工艺流程258

9.4 离子交换法软化除盐设备260

9.4.1 离子交换器260

9.4.2 再生液系统263

9.4.3 除二氧化碳器265

9.5 离子交换法处理工业废水266

9.5.1 离子交换法处理工业废水的特点266

9.5.2 离子交换法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267

习题268

第10章 膜分离271

10.1 概述271

10.1.1 膜的定义和分类271

10.1.2 膜分离过程的定义和分类271

10.1.3 膜分离特点273

10.1.4 膜分离的表征参数273

10.1.5 膜组件型式274

10.2 电渗析275

10.2.1 电渗析的原理与过程275

10.2.2 离子交换膜及其作用机理277

10.2.3 电渗析器的构造与组装279

10.2.4 浓差极化与极限电流密度282

10.2.5 电渗析器工艺设计与计算283

10.2.6 电渗析的应用286

10.3 扩散渗析287

10.3.1 扩散渗析的原理287

10.3.2 扩散渗析的应用288

10.4 反渗透与纳滤289

10.4.1 渗透压和反渗透原理289

10.4.2 反渗透膜与膜组件292

10.4.3 反渗透工艺设计与计算295

10.4.4 反渗透膜污染及其防治297

10.4.5 反渗透和纳滤膜的应用299

10.5 超滤与微滤304

10.5.1 超滤与微滤分离原理304

10.5.2 超滤与微滤膜304

10.5.3 超滤与微滤膜的操作工艺305

10.5.4 超滤与微滤膜的应用309

习题311

第11章 氧化还原313

11.1 概述313

11.1.1 氧化还原基础313

11.1.2 氧化还原法分类317

11.2 空气氧化317

11.2.1 空气氧化的特点317

11.2.2 空气氧化除铁和锰318

11.2.3 空气氧化除硫319

11.3 氯氧化320

11.3.1 氯氧化的特点320

11.3.2 含氰废水处理321

11.3.3 含硫废水处理323

11.3.4 含酚废水处理323

11.4 臭氧氧化323

11.4.1 臭氧的理化性质323

11.4.2 臭氧制备324

11.4.3 臭氧接触反应器327

11.4.4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29

11.5 光化学氧化与光化学催化氧化331

11.5.1 概述331

11.5.2 光化学氧化331

11.5.3 均相光催化氧化337

11.5.4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338

11.6 湿式氧化与催化湿式氧化342

11.6.1 概述342

11.6.2 湿式氧化法343

11.6.3 催化湿式氧化347

11.6.4 超临界水氧化法348

11.7 化学还原353

11.7.1 还原法除铬353

11.7.2 还原法除汞355

11.7.3 还原法除铜356

11.8 电解357

11.8.1 概述357

11.8.2 电解槽构造359

11.8.3 电解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60

习题363

第12章 活性炭吸附364

12.1 活性炭吸附原理364

12.1.1 活性炭的制造与规格364

12.1.2 可以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366

12.1.3 活性炭吸附的影响因素366

12.1.4 吸附容量与吸附等温线367

12.2 粉末活性炭预处理与应急处理370

12.2.1 应用工艺370

12.2.2 投加点与投加量370

12.2.3 投加设备371

12.3 颗粒活性炭处理371

12.3.1 应用工艺371

12.3.2 处理设备373

12.3.3 活性炭再生375

习题377

第13章 其他物化处理方法379

13.1 离心分离379

13.1.1 原理379

13.1.2 悬浮颗粒离心分离径向运动速度380

13.1.3 设备381

13.2 中和384

13.2.1 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384

13.2.2 酸性废水中和方法384

13.2.3 碱性废水中和方法386

13.3 吹脱386

13.3.1 原理386

13.3.2 吹脱设备387

13.3.3 影响因素388

13.3.4 吹脱尾气的最终处置389

13.4 化学沉淀389

13.4.1 基本原理389

13.4.2 化学沉淀方法391

13.5 其他395

13.5.1 萃取395

13.5.2 磁分离技术397

13.5.3 超声波技术398

习题399

第14章 循环水的冷却与处理401

14.1 水的冷却401

14.1.1 冷却构筑物类型401

14.1.2 湿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及构造404

14.1.3 干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及构造414

14.1.4 水冷却的原理及冷却塔热力计算的基本方法416

14.1.5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计431

14.2 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435

14.2.1 循环冷却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435

14.2.2 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439

14.2.3 循环冷却水的水量损失与补充447

习题451

参考文献4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