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需求为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需求为王
  • 王吉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366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需求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需求为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握住看不见的手3

第一章 规模需求的缘起3

1.1 谁制定商品价格3

1.2 把需求摆上货架5

1.3 改良经济学定义7

第二章 规模需求的定义10

2.1 规模需求的定义10

2.2 规模需求的社会基础12

2.3 规模需求与有限选择13

第三章 规模需求的搜集办法19

3.1 单个买方如何参与定价19

3.2 包装物让效用一次归零19

3.3 捆绑物:有限的硬捆绑22

3.4 捆绑人:松散的软捆绑23

3.5 双赢:契约化的负效用24

第四章 规模需求的表现形式28

4.1 消费储蓄的定义28

4.1.4 平衡货币与货物28

4.1.1 货币财富33

4.1.2 非货币财富33

4.1.3 消费储蓄33

4.2 消费储蓄扩大内需33

4.2.1 内需不足问题44

4.2.2 探索规模内需44

4.2.3 奖励式消费券44

第五章 规模需求的微观应用44

5.1 搜集需求:消费经纪行业44

5.1.1 站在消费者立场的第三方44

5.1.2 信用标识:为市场立标准44

5.1.3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平台44

5.2 前沿探索:消费品也期货48

5.2.1 有卖价还要有买价48

5.2.2 消费品期货的条件48

5.2.3 消费储蓄能否转卖48

5.3 更多可能:规模需求拼图52

5.3.1 微观经济的运行轨迹52

5.3.2 穿越时空的信息记录第二卷 货币的限制与限制性货币61

第六章 货币失控61

6.1 利率工具日趋无力61

6.2 滞胀与流动性陷阱62

6.2.1 滞胀的两难65

6.2.2 流动性陷阱65

6.3 货与币脱节65

第七章 货现率69

7.1 利率与利息69

7.1.1 利息是对储蓄的补偿69

7.1.2 补偿储蓄的前提假定69

7.2 货现率定义73

7.2.1 名义利率能否是负值73

7.2.2 货现率:需求的价格73

7.3 消费有上限77

第八章 子币80

8.1 交子的智慧80

8.1.1 宋代运行的多层次货币体制80

8.1.2 宋代纸币区别于货币的特征80

8.1.2 宋代纸币区别于货币的特征80

8.1.3 子币的定义87

8.2 子币的特征87

8.2.1 指向性:时间、区域、行业的限制87

8.2.2 充分性:货物为准备,选择权足够87

8.2.3 货与币的统一:M4=M3+子币87

8.3 子币的功能90

8.3.1 突破消费上限:解决流动性陷阱90

8.3.2 精准政策调控:解决滞胀等问题90

8.3.3 企业融资:货权>股权>债权第九章 子币与货现率的应用95

9.1 等效原理95

9.1.1 中观:经济学新思维95

9.1.2 微观等效促宏观最优95

9.2 应用思路99

9.2.1 子币现象: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99

9.2.2 “三农”问题:模拟出口与小额信贷99

9.2.3 房价困局:就业者公积金子币化99

9.2.4 汇率失真:人民币应同货权挂钩99

9.2.5 石油投机:期货市场变货权市场第十章 货差与币差及其解决112

10.1 别针为什么换别墅112

10.1.1 货币参与交换是无奈之举112

10.1.2 别针换别墅才是等价交换112

10.2 货差与币差的产生114

10.3 多层次的货币体系117

10.3.1 个性需求觉醒117

10.3.2 交换动态货权第三卷 经济学的逻辑之美124

第十一章 经济学的逻辑原点124

11.1 亚当·斯密的悖论124

11.2 一切从理性人开始126

11.3 假定完全信息状态128

第十二章 理性标准的下移、弯曲和破碎131

12.1 理性标准的下移131

12.1.1 主观标准135

12.1.2 中庸之道135

12.2 理性标准的弯曲135

12.2.1 关注程度138

12.2.2 理性弯曲138

12.3 理性标准的破碎138

12.3.1 该选择时不选择是理性138

12.3.2 无为导致理性标准破碎138

12.3.3 永远逐利是蚂蚁经济学138

12.4 理性标准的反思142

第十三章 完全信息假定的重设146

13.1 假如信息永远不对称146

13.2 轰炸武器与信息爆炸147

13.3 信息处理能力的推导150

13.3.1 信息优势的数学表达式150

13.3.2 可知信息等于应知信息150

13.3.3 未知信息处理速度限制150

13.4 共享超级信息处理器153

13.5 完全信息的伦理底线156

第十四章 理性标准的湮灭158

14.1 物质等价信息158

14.1.1 色即是空160

14.1.2 空即是色160

14.2 偏好超越理性160

14.2.1 无所谓代价收益160

14.2.2 无所谓自利利他第十五章 非主流经济学的主流方向164

15.1 理论前提:准完全信息状态164

15.2 现实功能:补偿消费促公平166

15.3 理想目标:和而不同即大同168

跋:对与美的互动172

参考资料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