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作物生产技术 南方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作物生产技术 南方本
  • 肖君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362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水产养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作物生产技术 南方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农作物和农作物生产1

二、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历史和现状1

三、农作物起源和分类2

四、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发展4

五、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5

复习与训练6

第1章 耕作制度7

第一节 种植制度7

一、作物布局7

二、复种8

三、间作、混作、套作9

四、轮作与连作11

第二节 土壤耕作13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14

二、土壤耕作的措施14

三、土壤耕作制15

四、少耕与免耕16

第三节 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17

一、可持续发展农业与耕作制度改革17

二、耕作制度的发展规律17

三、发展多熟高产耕作制度18

复习与训练20

第2章 水稻21

第一节 水稻生产概述21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1

二、水稻生产概况22

三、我国稻作技术的发展23

四、我国水稻的分区23

第二节 水稻的类型和品种24

一、籼稻和粳稻25

二、早稻、中稻和晚稻25

三、水稻和陆稻26

四、黏稻和糯稻26

五、品种26

第三节 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27

一、水稻的形态特征27

二、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31

三、水稻各期的生长发育35

四、水稻产量的形成42

第四节 水稻常规育秧移栽生产技术43

一、水稻安全生长期、用种量及秧龄的确定43

二、育秧技术45

三、大田管理技术要点48

第五节 杂交水稻生产技术50

一、杂交水稻生长发育的特点50

二、杂交早稻高产生产技术50

三、杂交晚稻生产技术52

第六节 水稻抛秧生产技术54

一、水稻抛秧生产技术的特点54

二、抛秧生产稻的生长发育54

三、水稻抛秧生产技术要点55

第七节 水稻其他高效生产技术58

一、水稻旱育稀植生产技术58

二、水稻直播生产技术60

三、水稻免耕生产技术62

第八节 稻谷的贮藏和米质评定63

一、稻谷贮藏63

二、食用稻米品质及其评定64

复习与训练66

第3章 玉米67

第一节 玉米生产概述67

一、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67

二、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68

第二节 玉米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68

一、玉米的类型68

二、玉米的器官形态69

三、玉米的生长发育72

四、玉米的产量形成74

第三节 玉米生产技术75

一、露地直播玉米生产技术75

二、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早熟生产技术79

三、甜玉米生产技术要点82

第四节 玉米的收获与贮藏83

一、玉米的收获83

二、玉米的贮藏84

复习与训练84

第4章 小麦85

第一节 小麦生产概述85

一、发展小麦生产的意义85

二、小麦生产概况85

第二节 小麦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86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86

二、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87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89

四、小麦的产量构成90

第三节 小麦生产技术90

一、高产的途径、模式及其肥水促控91

二、精细播种合理密植92

三、田间管理95

四、收获与贮藏96

第四节 稻田套播小麦高产高效配套技术97

一、播种技术97

二、立苗技术98

三、管理技术98

四、抗逆技术99

复习与训练100

第5章 甘薯101

第一节 甘薯生产概述101

一、发展甘薯生产的意义101

二、甘薯生产概况102

第二节 甘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102

一、甘薯的器官形态102

二、甘薯的生育期103

三、甘薯的产量形成104

四、甘薯的生育特性106

第三节 甘薯的生产技术107

一、选用良种107

二、甘薯的育苗技术107

三、甘薯大田生产技术112

第四节 甘薯的收获与贮藏116

一、甘薯的收获116

二、甘薯的贮藏技术116

复习与训练119

第6章 棉花120

第一节 棉花生产概述120

一、发展棉花生产的意义120

二、棉花生产概况121

第二节 棉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122

一、棉花的栽培种122

二、棉花的器官形态123

三、棉花的生育期和生育特性126

四、棉花的生长发育127

五、棉花蕾铃脱落及其防止途径133

第三节 棉花的生产技术134

一、棉花的常规生产技术134

二、棉花地膜覆盖生产技术138

三、杂交棉花生产技术140

四、抗虫棉生产技术141

五、丘陵红黄壤旱地棉花“矮密早”生产技术要点142

第四节 棉花的收花留种和分级143

一、棉花的收花143

二、五选留种143

三、棉花分级144

复习与训练146

第7章 苎麻147

第一节 苎麻生产概述147

一、苎麻生产的重要意义147

二、苎麻生产概况147

第二节 苎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148

一、苎麻的器官形态148

二、苎麻的生长发育150

三、苎麻产量与纤维质量152

第三节 苎麻的生产技术152

一、苎麻的繁殖技术152

二、苎麻大田生产技术154

三、壮龄麻园的管理154

四、老麻园更新复壮155

第四节 苎麻的剥制与贮藏155

一、苎麻的剥制技术155

二、苎麻的分级和贮藏157

复习与训练157

第8章 油菜158

第一节 油菜生产概述158

一、发展油菜生产的意义158

二、油菜的生产概况159

第二节 油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160

一、油菜的分类160

二、油菜的形态特征160

三、油菜的生长发育162

四、油菜的阶段发育163

第三节 油菜生产技术164

一、油菜的产量形成164

二、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65

三、育苗移栽与直播166

四、大田管理168

五、收获169

复习与训练170

第9章 花生171

第一节 花生生产概述171

一、发展花生生产的意义171

二、花生生产概况172

第二节 花生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172

一、花生的分类172

二、花生的器官形态173

三、花生的生长发育175

四、花生产量的形成178

第三节 花生生产技术178

一、花生常规生产技术178

二、花生地膜覆盖生产技术182

第四节 花生的收获与贮藏184

一、花生的收获184

二、花生的留种与贮藏184

复习与训练185

第10章 大豆186

第一节 大豆生产概述186

一、发展大豆生产的意义186

二、大豆生产概况186

第二节 大豆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187

一、大豆器官形态187

二、大豆的生长发育189

三、大豆的产量构成191

第三节 大豆生产技术191

一、大豆引种选种原则191

二、大豆的轮作和间作191

三、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191

四、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92

五、鲜食大豆生产技术193

第四节 大豆的收获和贮藏194

一、大豆的收获194

二、大豆的贮藏194

复习与训练194

第11章 甘蔗195

第一节 甘蔗生产概述195

一、发展甘蔗生产的意义195

二、甘蔗生产概况195

第二节 甘蔗的形态特征与生长发育196

一、甘蔗的类型196

二、甘蔗的器官形成196

三、甘蔗的生长发育198

四、甘蔗的产量形成200

第三节 甘蔗的生产技术200

一、春植蔗生产技术200

二、秋、冬植蔗生产技术203

三、甘蔗地膜覆盖生产技术207

四、宿根甘蔗生产技术209

五、果蔗生产技术要点211

第四节 甘蔗的收获与贮运212

一、甘蔗的收获212

二、蔗种的收藏213

三、原料蔗的贮存214

四、原料蔗的运输214

复习与训练215

第12章 烟草216

第一节 烟草生产概述216

一、发展烟草生产的意义216

二、烟草生产概况216

第二节 烟草的形态特征与生长发育217

一、烟草的分类217

二、烟草的器官形态217

三、烟草的生长发育218

四、烟草的产量与质量220

第三节 烟草的生产技术220

一、合理轮作220

二、育苗和移栽技术221

三、施肥技术223

四、田间管理技术224

五、晒烟、晾烟和香料烟生产技术要点226

第四节 烟叶的采收、调制与分级227

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227

二、烟叶的调制228

三、烟叶的分级230

复习与训练230

第13章 其他作物231

第一节 大麦231

一、大麦的分类231

二、大麦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232

三、大麦的生产技术要点233

四、大麦的收获和贮藏234

第二节 蚕豆234

一、蚕豆的形态特征234

二、蚕豆的生长发育235

三、蚕豆的生产技术236

第三节 马铃薯236

一、马铃薯的器官形态和生长发育237

二、马铃薯生产技术239

第四节 红麻241

一、红麻的形态特征241

二、红麻的生长发育242

三、红麻的生产技术要点243

第五节 芝麻244

一、芝麻的分类244

二、芝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244

三、芝麻生产技术要点246

四、芝麻地膜覆盖生产技术要点247

五、芝麻的收获和贮藏247

复习与训练248

第14章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和引种249

第一节 农作物种子生产的任务249

一、我国种子生产的回顾249

二、种子生产的任务251

第二节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251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251

二、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252

第三节 作物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253

一、原种生产253

二、原种繁殖254

三、良种生产254

第四节 农作物杂交种生产技术256

一、杂交水稻制种技术256

二、杂交玉米制种技术259

第五节 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261

一、种子检验的内容261

二、种子检验的程序261

三、种子检验操作技术261

第六节 农作物引种269

一、农作物引种的依据269

二、农作物引种的基本规律271

三、农作物引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272

复习与训练273

实验实训274

实验实训1 农作物种植制度调查274

实验实训2 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播种技术275

实验实训3 水稻秧苗素质考查275

实验实训4 水稻分蘖特性观察276

实验实训5 水稻生育前期田间长势长相检评277

实验实训6 水稻测产及经济性状考查278

实验实训7 稻米外观品质测定279

实验实训8 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280

实验实训9 玉米生长发育特性观察281

实验实训10 玉米人工去雄及人工辅助授粉282

实验实训11 小麦形态特征识别283

实验实训12 小麦基本苗调查283

实验实训13 甘薯形态及当地主要品种识别284

实验实训14 甘薯插植方法的操作和比较285

实验实训15 马铃薯形态特征的识别286

实验实训16 大豆开花、结荚习性观察287

实验实训17 棉花的形态特征观察和识别288

实验实训18 棉花营养钵(块)制作及棉花播种技术289

实验实训19 棉花纤维品质鉴定290

实验实训20 苎麻形态特征的观察290

实验实训21 苎麻的工艺成熟与初步加工291

实验实训22 油菜形态特征观察和不同类型识别292

实验实训23 油菜冬季苗情考察293

实验实训24 花生开花下针习性观察294

实验实训25 甘蔗形态特征观察及主要品种识别295

实验实训26 甘蔗成熟度测定296

实验实训27 烟草主要形态特征观察及类型识别297

实验实训28 农作物品种提纯的方法298

实验实训29 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技术300

实验实训30 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301

主要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