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 现状 问题 路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 现状 问题 路径
  • 刘建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712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批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 现状 问题 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一、研究的缘由与意义1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4

三、主要概念与论域的界定7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10

第二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生态境遇12

第一节 政治的民主化:话语空间扩展包容13

第二节 经济的市场化:媒介商业逻辑外溢15

第三节 社会的信息化:传媒角色举足轻重20

第四节 文化的大众化:媒介审美滑向浅俗22

第三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功能赋予28

第一节 对媒介失范行为的监督和匡正28

一、监督媒介的偏差行为29

二、指明媒介传播的发展方向34

第二节 对媒介作品进行艺术审美38

一、评点媒介作品的优劣,引导受众的欣赏活动38

二、搭起受众与创造者之间的桥梁42

第三节 参与社会文化的选择与建构45

一、实践中的文化选择45

二、超越实践的文化建构47

第四节 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48

第四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发展概况52

第一节 彰显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学术批评52

第二节 代表政府对媒介实施调控的法治批评55

第三节 具有传媒自律性质的行业批评58

第四节 来自社会大众众声喧哗的民间批评60

第五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困局检视67

第一节 囿于制度与传统文化:批评语境缺失67

第二节 批评主体急功近利及批评心态的浮躁69

第三节 批评学理的贫乏滞后与食洋不化72

第四节 批评专业化的低下限制了批评的强度和影响力74

第五节 自我批评的失语弱化了媒介的公信力75

第六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提升路径78

第一节 重构媒介批评的精神内核——回归价值理性78

一、媒介批评要以人文精神为取向79

二、媒介批评要坚持理性认识和判断82

三、媒介批评应进行本体与哲学层面上的追问85

第二节 西方媒介批评的他者之鉴——走专业化之路89

一、成立专门的媒介评议组织90

二、建立媒介批评的专门阵地94

三、设立专门的媒体监察员95

第三节 批评范式的转向——对文学批评的借鉴与超越96

第四节 媒介批评突破的当下选择——批评的大众化和实践化98

第五节 媒介批评提升的长远战略——推进公民媒介素养教育101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102

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04

三、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107

第七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未来走向113

第一节 批评反思理性的张扬——对现代性的追问与审视113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泛化——公众获得平等对话平台117

第三节 批评对象的扩展——对媒介文化与制度的审视120

一、从媒介文本批评向媒介文化批评扩展121

二、从媒介系统内部批评向媒介外部环境批评的扩展122

第四节 批评接受模式的开放互动——激发受众的参与动力123

第八章 结语126

参考文献129

附录一:近年作者的媒介批评论文138

附录二:近年作者的新闻阅评和报刊审读报告178

后记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