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吾志所向 孙中山的政治社会理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吾志所向 孙中山的政治社会理想
  • 孙中山著;许仕廉编;赵诺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65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孙中山(1866~1925)-政治思想-思想评论;孙中山(1866~1925)-社会学-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吾志所向 孙中山的政治社会理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孙中山遗嘱及自传3

第一章 孙中山国事遗嘱3

第二章 孙中山自传4

简介4

革命宣传的第一阶段:1885—18925

广州的革命组织活动:1892—1895;1895年广州起义6

从日本经檀香山到达美国:18957

洪门8

在欧洲和日本的革命活动;在中国与革命者建立广泛的联系:1896—19009

公众观念的巨大转变;学生参与革命:1900—190513

同盟会之始:190513

起义吸引全世界的关注15

在萍乡、潮州的努力:1906—190716

广东钦州、廉州起义:190717

在云南的尝试:1907—190817

新加坡事件;尝试暗杀皇帝:1908—191018

筹款活动及其艰难:1910——191119

武汉的情形:191121

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幸运的22

民国外交之始:191123

孙中山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25

第二部分 五权宪法29

第三章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29

第四章 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说32

五权宪法的源起32

三权宪法的缺陷33

广泛的选举权和考试制度34

五权宪法是民国政府的建国基础35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区别36

立宪的起源38

自由与独裁的平衡40

宪法是控制人事的机器40

考试的重要性42

五权宪法是用以管理民国的新机器43

第三部分 关于宪法的宣言49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49

一中国之现状49

二国民党之主义53

三国民党之政纲57

第六章 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60

第七章 北上宣言63

第八章 致段执政的信:关于重开国民会议67

第四部分 民族主义75

第九章 种族与人口75

民族主义76

民族与国家76

王道与霸道77

区分民族的因素78

中国由一个民族构成80

英国的民族81

日本的民族82

俄国的革命83

第一次世界大战84

德国、法国与美国86

中国的人口及未来87

法国的教训88

中国的命运89

第十章 政治力与经济力91

天然力92

政治力93

经济力95

置于列强控制下的次殖民地的中国96

关于关税控制的案例97

保护税法98

妨碍国内工业发展的关税99

中国的外国银行99

中国在汇兑中的损失100

外国从存款中获取的无尽利益101

跨国运输102

赋税、地租及不断增长的地价103

商业与投机事业103

可怕的贡赋104

三股联合起来的力量105

第十一章 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106

偷珍宝的贼106

明朝遗民的革命活动107

将珍宝藏在污秽之中!108

洪门会党109

有关中国民族主义的实例109

民族主义衰亡的原因110

犹太、印度和波兰的例子111

中国曾经是帝国112

世界主义的本质113

民族主义与良心114

中国民族的来源115

竹杠的故事116

世界主义与满族统治116

十二万万五千万与二万万五千万117

第十二章 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119

欧洲的民族主义119

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120

民族自决122

俄国革命123

被压迫人民的解放124

我们的责任:民族主义还是世界主义?125

帝国主义中国的威望127

谁是最近最强大的敌人?128

中国人爱好和平的品质128

我们两千年前就有的理念和政治哲学129

中国需要科学130

第十三章 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132

政治力133

一个月美国便可以亡中国134

40天英法便可以亡中国135

各种势力之间的平衡135

新阴谋136

外国势力对中国的税收掠夺137

灭种危机138

重建民族主义的基础139

家族忠诚140

方法论141

不合作政策141

第十四章 民族道德与世界稳定143

民族道德的重要性144

忠孝145

仁爱146

信义147

爱和平148

复兴149

种族偏见和外族干预150

吐痰的例子151

其他的陋习151

中国人固有的能力152

强盛的新中国155

中国对世界稳定应负有的责任156

第五部分 民权主义159

第十五章 民权的定义及其历史159

人类初生以前160

蛮荒时代161

畜牧时代163

神权政治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165

独裁的证明167

“民权”已有150岁169

《民约论》171

民权是最新的政治潮流173

个人野心与民权174

个人野心与军国主义176

第十六章 民权与自由178

争自由178

自由与民权的重要性180

中国暴政之下的自由181

欧洲的专制183

选择我们革命的口号184

中国有充分的自由186

自由太多而缺乏团体188

三民主义189

第十七章 民权与平等191

没有天赋的平等192

机会均等193

欧洲的不平等194

美国的不平等197

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199

中国的国情200

民权的起源201

工人运动203

工人与政治204

三种人类的划分205

第十八章 争取民权运动207

美国的抗争208

美国独立战争后殖民统治的瓦解210

中国的联邦化211

美国政府是被授权的213

法国大革命215

英国德国的民权风潮216

德国是中国的榜样吗?217

丕士麦与民权的斗争219

民权的三次障碍221

民权的四种类别221

代议政体222

第十九章 “权”与“能”的区别225

西方文化简介225

西化不是万能的227

西方的政治体制并不适合中国230

可借鉴的经验231

三种人233

“权”与“能”234

欧洲反抗政府潮流的起源236

有大本领的人才能统治238

更多例子239

专家治国241

第二十章 推行民权的方法244

行政机器的内涵244

对强权引擎的控制245

对政治引擎的管理249

旧引擎提供前力量252

政权与治权的区别254

对政府的直接控制256

直接民主的四项权利259

五权宪法261

造成万能政府,为人民谋幸福263

第六部分 民生主义267

第二十一章 社会问题:定义及解决之道267

“民生”的定义267

社会问题的起源268

社会、社会学及社会主义270

乌托邦社会主义272

科学派社会主义274

对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275

阶级冲突的谬误277

盈余价值的谬误281

资本主义近来的发展283

福特汽车厂里的社会试验285

消费合作社与商人被消灭286

消费社会的重要性287

第二十二章 地权和资本问题290

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290

共产主义293

中国的贫困294

土地价值的增长295

对民生重要性的低估297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299

中国的土地问题300

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法302

节制私人资本303

制造国家资本305

第二十三章 吃饭问题307

现代国家的吃饭问题308

中国的粮食短缺308

作为食物的空气和水310

作为食物的植物311

农业生产和农民问题312

机械在农业中的运用313

肥料问题314

电力的运用314

换种、除物害及制造问题316

运输问题317

运输粮食的意义318

防天灾320

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基础322

民生的四大需要324

第二十四章 穿衣问题326

穿衣的起源326

人类生活的三级标准327

丝织业的问题328

制麻工业的问题332

棉纺工业的问题332

因落后的工业而造成的损失333

中国纺织工业的兴起和衰落334

不平等条约的影响336

需要保护性关税338

毛工业的问题339

穿衣的作用340

孙中山年谱342

出版后记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