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685537.jpg)
- 徐起贺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973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3
第1章 概述3
1.1课程设计的目的3
1.2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3
1.3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4
1.4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
第2章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7
2.1拟订传动方案7
2.2选择电动机8
2.3确定总传动比及分配传动比10
2.4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12
第3章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6
第4章 减速器的构造18
第5章 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24
5.1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前的准备24
5.2装配草图设计的第一阶段26
5.3装配草图设计的第二阶段35
5.4装配草图设计的第三阶段45
5.5减速器装配草图的检查61
第6章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设计64
6.1绘制视图64
6.2标注尺寸64
6.3技术特性与技术要求65
6.4零部件编号、明细栏和标题栏67
6.5装配工作图检查及其常见错误示例69
第7章 零件工作图设计75
7.1对零件工作图的要求75
7.2轴类零件工作图的设计要点76
7.3齿轮类零件工作图的设计要点79
第8章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及答辩准备83
8.1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83
8.2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要求83
8.3设计计算说明书书写格式示例84
8.4答辩准备86
第9章 课程设计参考图例87
9.1减速器装配图87
图9.1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一88
图9.2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二90
图9.3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92
图9.2零件工作图94
图9.4轴零件工作图94
图9.5齿轮零件工作图95
图9.6齿轮轴零件工作图96
图9.7带轮零件工作图之一97
图9.8带轮零件工作图之二98
图9.9链轮零件工作图之一99
图9.10链轮零件工作图之二100
9.3传动件的结构及尺寸101
表9.1普通V带轮轮槽截面尺寸(GB/T 13575.1—2008)101
表9.2普通V带轮的结构和尺寸102
表9.3滚子链链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结构尺寸(GB/T 1243—2006)103
表9.4滚子链链轮的轴向齿廓及尺寸(GB/T 1243—2006)104
表9.5锻造齿坯圆柱齿轮的结构及尺寸104
第二部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109
第10章 常用数据和一般标准109
10.1一般标准与规范109
表10.1图纸幅面、图样比例109
表10.2装配图中允许采用的简化画法(摘自GB/T 4459.7—1998)110
表10.3中心孔(摘自GB/T 145—2001)113
表10.4中心孔表示法(摘自GB/T 4459.5—1999)113
表10.5配合表面处的圆角半径和倒角尺寸(摘自GB/T 6403.4—2008)114
表10.6圆形零件自由表面过渡圆角半径和静配合连接轴倒角114
10.2铸件设计一般规范115
表10.7铸件最小壁厚(不小于)115
表10.8铸造斜度及过渡斜度115
第11章 连接116
11.1螺纹116
表11.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摘自GB/T 196—2003)116
11.2螺纹零件的结构要素118
表11.2螺栓和螺钉通孔及沉孔尺寸118
表11.3普通粗牙螺纹的余留长度及钻孔余留深度(摘自JB/ZQ 4247—2006)119
11.3螺栓和螺钉119
表11.4六角头螺栓—A和B级(摘自GB/T 5782—2000、GB/T 5783—2000)119
表11.5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A和B级(摘自GB/T 27—1988)120
表11.6地脚螺栓(摘自GB/T 799—1988)121
表11.7地脚螺栓孔及凸缘122
表11.8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摘自GB/T 70.1—2000)122
表11.9开槽沉头螺钉(摘自GB/T 68—2000)123
11.4螺母和垫圈124
表11.10 1型六角螺母—A和B级(摘自GB/T 6170—2000)、六角薄螺母—A和B级(摘自GB/T 6172.1—2000)124
表11.11圆螺母(摘自GB/T 812—1988)和小圆螺母(摘自GB/T 810—1988)124
表11.12标准型弹簧垫圈(摘自GB/T 93—1987)、轻型弹簧垫圈(摘自GB/T 859—1987)126
表11.13圆螺母用止动垫圈(摘自GB/T 858—1988)126
11.5轴端挡圈和弹性挡圈127
表11.14轴端挡圈127
表11.15 轴用弹性挡圈A型(摘自GB/T 894.1—1986)129
表11.16孔用弹性挡圈A型(摘自 GB/T 893.1—1986)130
11.6键连接和销连接131
表11.17平键连接(摘自GB/T 1095—2003、GB/T 1096—2003)131
表11.18圆柱销(摘自GB/T 119.1—2000)、圆锥销(摘自GB/T 117—2000)133
第12章 滚动轴承134
表12.1深沟球轴承(摘自GB/T 276—1994)134
表12.2角接触球轴承(摘自GB/T 292—1994)137
表12.3圆锥滚子轴承(摘自GB/T 297—1994)140
表12.4角接触轴承的轴向游隙143
第13章 润滑与密封144
13.1润滑剂144
表13.1常用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和用途144
表13.2常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和用途144
13.2密封装置145
表13.3毡圈油封及槽145
表13.4一般应用的0形橡胶密封圈内径、截面直径尺寸和公差(G系列)(摘自GB/T 3452.1—2005)146
表13.5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摘自GB/T 13871.1—2007)147
表13.6迷宫式密封槽(摘自JB/ZQ 4245—2006)147
表13.7曲路密封参考尺寸148
第14章 联轴器和电动机149
14.1联轴器149
表14.1联轴器轴孔和键槽的形式、代号及系列尺寸(摘自GB/T 3852—2008)149
表14.2凸缘联轴器(摘自GB/T 5843—2003)151
表14.3 LT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摘自GB/T 4323—2002)152
表14.4 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摘自GB/T 5014—2003)154
14.2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155
表14.5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155
表14.6 Y系列电动机安装代号156
表14.7机座带底脚、端盖无凸缘(B3、B6、B7、B8、V5、V6型)电动机的安装及外形尺寸157
第15章 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58
15.1极限与配合158
表15.1公称尺寸至500 mm的标准公差数值(摘自GB/T 1800.1—2009)159
表15.2轴的极限偏差(摘自GB/T 1800.2—2009)160
表15.3孔的极限偏差(摘自GB/T 1800.2—2009)162
15.2几何公差162
表15.4常用的几何公差符号(摘自GB/T 1182—2008)162
表15.5圆度、圆柱度公差(摘自GB/T 1184—1996)163
表15.6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摘自GB/T 1184—1996)164
15.3表面粗糙度及其标注方法165
一、关于表面粗糙度165
表15.7表面粗糙度主要评定参数Ra的数值系列(摘自GB/T 1031—2009)165
表15.8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摘自GB/T 131—2006)165
表15.9表面粗糙度代号含义166
表15.10表面粗糙度Ra与加工方法的关系及其应用举例166
二、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中的标注166
图15.3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注写方向167
图15.4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在几何公差框格上方167
图15.5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在尺寸线上167
图15.6大多数表面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简化注法167
第16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及偏差168
16.1精度等级和齿轮的检验与偏差168
表16.1渐开线圆柱齿轮各偏差项目和符号及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168
表16.2推荐的圆柱齿轮和齿轮副的检验项目168
表16.3单个齿距偏差±f pt、齿距累积总偏差Fp和齿廓总偏差F p(摘自GB/T 10095.1—2008)169
表16.4螺旋线总偏差Fβ(摘自GB/T 10095.1—2008)169
表16.5径向跳动公差Fr(摘自GB/T 10095.2—2008)170
表16.6中心距极限偏差±f a170
表16.7齿轮装配后的接触斑点(摘自GB/Z 18620.4—2008)170
16.2齿轮副的侧隙171
表16.8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公式(α=20°)171
表16.9公法线长度W k(m=1.α=20°)171
表16.10当量齿数系数Kβ(αn=20°)173
表16.11 公法线长度附加值ΔWn173
16.3齿坯检验与公差174
表16.12齿坯公差174
16.4齿轮表面粗糙度174
表16.13齿轮齿面的表面粗糙度(Ra)推荐值(摘自GB/Z 18620.4—2008)175
表16.14齿坯其他表面粗糙度(Ra)推荐值175
16.5圆柱齿轮精度等级的标注175
参考文献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