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文百八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文百八课](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682507.jpg)
- 夏丏尊,叶绍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487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9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828页
- 主题词:中学语文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文百八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册3
第一课3
文话一 文章面面观3
文选一 读书与求学&孙伏园5
文选二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8
文法一 字和词10
[习问一]11
第二课13
文话二 文言体和语体〔一〕13
文选三 孙策太史慈神亭之战 《三国演义》14
文选四 语录八则17
文法二 词的种类〔一〕18
[习问二]20
第三课22
文话三 文言体和语体〔二〕22
文选五 希伯来开辟神话〔一〕24
文选六 希伯来开辟神话〔二〕26
文法三 词的种类〔二〕27
[习问三]31
第四课32
文话四 作者意见的有无32
文选七 广州脱险记&宋庆龄33
文选八 我的新生活观&蔡元培38
修辞法一 求不坏39
[习问四]41
第五课43
文话五 文章的分类43
文选九 小雨点&陈衡哲44
文选十 工作与人生&王光祈50
文法四 句和短语52
[习问五]55
第六课57
文话六 应用文57
文选十一 中学法58
文法五 句的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60
[习问六]64
第七课65
文话七 书信的体式65
文选十二 谈动&朱光潜66
文选十三 致俞平伯书&周作人69
文法六 句的种类70
[习问七]74
第八课76
文话八 书信和礼仪76
文选十四 与郭意城书&彭玉麟77
文选十五 与子书&左宗棠79
修辞法二 求更好82
[习问八]84
第九课86
文话九 书信和诸文体86
文选十六 寄小读者通讯七&冰心87
文选十七 范县署中寄弟墨&郑燮91
文法七 句的成分的省略92
[习问九]94
第十课96
文话十 记述和叙述96
文选十八 三弦&沈尹默97
文选十九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98
文法八 主语的几种样式99
[习问十]102
第十一课103
文话十一 记述的顺序103
文选二十 卢参&朱自清104
文选二十一 核舟记&魏学洢107
文法九 述语的几种样式108
[习问十一]111
第十二课113
文话十二 叙述的顺序113
文选二十二 武训传略&蒋维乔114
文选二十三 五四事件&周予同115
修辞法三 积极修辞的原则〔一〕118
[习问十二]120
第十三课122
文话十三 记叙的题材122
文选二十四 落花生&落华生123
文选二十五 梧桐&李渔124
文法十 句的成分的排列126
[习问十三]128
第十四课130
文话十四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130
文选二十六 欧游心影录楔子&梁启超131
文选二十七 项脊轩志&归有光134
文法十一 叙述句和说明句135
[习问十四]138
第十五课140
文话十五 叙述的快慢140
文选二十八 王冕的少年时代 《儒林外史》141
文选二十九 马伶传&侯方域143
修辞法四 积极修辞的原则〔二〕145
[习问十五]146
第十六课148
文话十六 叙述的倒错148
文选三十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丰子恺149
文选三十一 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152
文法十二 单句的分解〔一〕154
[习问十六]157
第十七课158
文话十七 过去的现在化158
文选三十二 景阳冈 《水浒》160
文选三十三 愚公移山 《列子》164
文法十三 单句的分解〔二〕165
[习问十七]168
第十八课169
文话十八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169
文选三十四 几种赠品&叶绍钧170
文选三十五 荆元 《儒林外史》174
修辞法五 情境176
[习问十八]178
第二册183
第一课183
文话一 日记183
文选一 苦雨斋之一周&周作人184
文选二 求阙斋日记&曾国藩186
文法一 名词的种类187
[习问一]191
第二课192
文话二 游记192
文选三 谒孙中山先生故居&耘愚194
文选四 游黄山记&袁枚197
文法二 名词的构成199
[习问二]202
第三课203
文话三 随笔203
文选五 朋友&巴金205
文选六 风筝&鲁迅208
文法三 名词语210
[习问三]213
第四课215
文话四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15
文选七 金字塔&沈德鸿216
文选八 龙潭之役&徐鹤林218
修辞法一 譬喻〔一〕225
[习问四]227
第五课229
文话五 间接经验的证明229
文选九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230
文选十 书叶机&龚自珍231
修辞法二 譬喻〔二〕233
[习问五]235
第六课237
文话六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237
文选十一 养蚕&丰子恺238
文选十二 我与小说&胡适241
文法四 代名词的种类245
[习问六]248
第七课250
文话七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250
文选十三 苏打水 科学丛谈251
文选十四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254
文法五 该注意的几个文言代名词〔一〕260
[习问七]263
第八课265
文话八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265
文选十五 古代英雄的石像&叶绍钧266
文选十六 西门豹治邺 《史记》272
文法六 该注意的几个文言代名词〔二〕274
[习问八]277
第九课279
文话九 叙述的场面279
文选十七 十五娘&沈定一280
文选十八 赤壁之战 《资治通鉴》285
文法七 名词代名词在句中的用途290
[习问九]292
第十课294
文话十 事物与心情294
文选十九 初夏的庭院&徐蔚南296
文选二十 秋夜&鲁迅297
修辞法三 拟人和拟物300
[习问十]302
第十一课304
文话十一 情感的流露304
文选二十一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叶绍钧305
文选二十二 最后一课&〔法国〕都德(胡适译)309
文法八 格不完备的文言代名词313
[习问十一]317
第十二课318
文话十二 抒情的方式318
文选二十三 先妣事略&归有光320
文选二十四 背影&朱自清321
文法九 倒置的文言代名词324
[习问十二]326
第十三课328
文话十三 情绪与情操328
文选二十五 闲情记趣&沈复330
文选二十六 赤壁怀古〔念奴娇〕&苏轼337
修辞法四 引用〔一〕338
[习问十三]340
第十四课342
文话十四 记叙与描写342
文选二十七 口技&林嗣环343
文选二十八 雨前&罗黑芷344
修辞法五 引用〔二〕349
[习问十四]351
第十五课353
文话十五 印象353
文选二十九 画家&周作人354
文选三十 绝句四首&李白356
文法十 补足格的几种样式〔一〕357
[习问十五]359
第十六课360
文话十六 景物描写360
文选三十一 黄浦滩 《子夜》362
文选三十二 荷塘月色&朱自清363
文法十一 补足格的几种样式〔二〕366
[习问十六]369
第十七课371
文话十七 人物描写371
文选三十三 邻&茅盾373
文选三十四 新教师的第一堂课&〔日本〕田山花袋(夏丏尊译)375
文法十二 副格的几种样式377
[习问十七]380
第十八课382
文话十八 背景382
文选三十五 林黛玉的死 《红楼梦》383
文选三十六 词四首&李煜385
修辞法六 设问386
[习问十八]389
第三册393
第一课393
文话一 记叙文与小说393
文选一 卖汽水的人&周作人394
文选二 孔乙己&鲁迅397
文法一 动词的种类402
[习问一]405
第二课406
文话二 小说的真实性406
文选三 赤着的脚&叶绍钧407
文选四 项链&〔法国〕莫泊桑(常惠译)410
文法二 动词的复合420
[习问二]423
第三课424
文话三 韵文和散文424
文选五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427
文选六 祭蔡松坡文&梁启超428
文法三 主要动词和散动词430
[习问三]432
第四课434
文话四 诗的本质434
文选七 水手&刘延陵437
文选八 海燕&郑振铎438
修辞法一 借代440
[习问四]442
第五课444
文话五 暗示444
文选九 三戒&柳宗元447
文选十 疲劳&〔日本〕木田独步(夏丏尊译)448
文法四 动词的被动式452
[习问五]455
第六课457
文话六 报告书457
文选十一 中国大学发现唐墓调查报告&常惠 王宪章458
文选十二 点查柏林寺所藏经板数目报告&庄严 黄鹏霄 金希贤460
文法五 助动词461
[习问六]463
第七课465
文话七 说明书465
文选十三 丛书集成凡例466
文选十四 公文标点举例及行文款式468
文法六 文言助动词和前介词的结合471
[习问七]473
第八课474
文话八 说明和记述474
文选十五 张萱四景宫女画记&元好问476
文选十六 图画&蔡元培478
修辞法二 摹状479
[习问八]481
第九课482
文话九 说明和叙述482
文选十七 农家生活的一节&王统照483
文选十八 农民的衣食住&孟真487
文法七得489
[习问九]492
第十课493
文话十 说明和议论493
文选十九 为什么要爱国&潘大道494
文选二十 非攻 《墨子》498
文法八 来和去499
[习问十]502
第十一课504
文话十一 说明的方法504
文选二十一 机械人&黄幼雄506
文选二十二 雕刻&蔡元培508
修辞法三 呼告510
[习问十一]512
第十二课513
文话十二 类型的事物513
文选二十三 梅&贾祖璋514
文选二十四 蟑螂&克士517
文法九 动词的时519
[习问十二]521
第十三课523
文话十三 抽象的事理523
文选二十五 二十三年夏季长江下游干旱之原因&竺可桢524
文选二十六 动物的运动&贾祖璋526
文法十 了和着532
[习问十三]535
第十四课536
文话十四 事物的异同536
文选二十七 菌苗和血清&顾寿白537
文选二十八 不为与不能 《孟子》539
修辞法四 铺张541
[习问十四]542
第十五课544
文话十五 事物间的关系544
文选二十九 美与同情&丰子恺545
文选三十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赵元任548
文法十一 数字551
[习问十五]554
第十六课555
文话十六 事物的处理法555
文选三十一 导气管的制法 化学奇谈556
文选三十二 怎样读书&胡适558
文法十二 数和量563
[习问十六]565
第十七课566
文话十七 语义的诠释566
文选三十三 何谓自由&翼公567
文选三十四 说“合理的”意思&任鸿隽571
文法十三 实数和虚数577
[习问十七]579
第十八课581
文话十八 独语式和问答式581
文选三十五 中国之蚕桑&〔美国〕加本特(沈德鸿译)582
文选三十六 谈风 《上下古今谈》584
修辞法五 镶拼590
[习问十八]593
第四册597
第一课597
文话一 知的文和情的文597
文选一 霜之成因&李良骐599
文选二 春天与其力量&〔俄国〕爱罗先珂(仲密)601
文法一 形容词在句中的用途606
[习问一]609
第二课611
文话二 学术文611
文选三 物理学和人生&周昌寿613
文选四 论语解题&梁启超614
文法二 带副词的形容词618
[习问二]620
第三课622
文话三 对话622
文选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624
文选六 广田示儿记&林语堂625
修辞法一 排比630
[习问三]632
第四课634
文话四 戏剧634
文选七 苏州夜话&田汉636
文选八 娜拉临走的一幕&〔挪威〕易卜生(潘家洵译)649
文法三 形容词带“的”、“之”与否657
[习问四]660
第五课661
文话五 文章中的会话661
文选九 鸭的喜剧&鲁迅663
文选十 冯谖 《战国策》666
文法四 形容词的比较法〔一〕668
[习问五]670
第六课672
文话六 抒情诗672
文选十一 整片的寂寥&刘大白674
文选十二 归园田居&陶潜675
文法五 形容词的比较法〔二〕676
[习问六]678
第七课679
文话七 叙事诗679
文选十三 木兰诗&古辞681
文选十四 盲乐师&蒋山青682
修辞法二 反复685
[习问七]687
第八课688
文话八 律诗688
文选十五 七律四首&杜甫689
文选十六 五律四首&王维690
文法六 副词在句中的用途及位置691
[习问八]694
第九课695
文话九 仪式文〔一〕695
文选十七 欢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词&孙文696
文选十八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陈布雷699
文法七 副词的带字〔一〕704
[习问九]706
第十课708
文话十 仪式文〔二〕708
文选十九 杜威博士生日演说词&蔡元培709
文选二十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711
文法八 副词的带字〔二〕713
[习问十]715
第十一课717
文话十一 宣言717
文选二十一 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718
文选二十二 北伐宣言721
修辞法三 对偶724
[习问十一]726
第十二课727
文话十二 意的文727
文选二十三 立志&高一涵728
文选二十四 牺牲&顾颉刚729
文法九 副词语732
[习问十二]734
第十三课736
文话十三 议论文的主旨736
文选二十五 去私 《吕氏春秋》737
文选二十六 缺陷论&李石岑738
文法十 副词和助词的呼应742
[习问十三]745
第十四课746
文话十四 立论和驳论746
文选二十七 “回农村去”&曹聚仁747
文选二十八 再谈“回农村去”&茅盾749
修辞法四 错综〔一〕750
[习问十四]752
第十五课754
文话十五 议论文的变装754
文选二十九 女儿国 《镜花缘》755
文选三十 卖柑者言&刘基759
修辞法五 错综〔二〕760
[习问十五]763
第十六课764
文话十六 推理方式一——演绎764
文选三十一 留侯论&苏轼766
文选三十二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767
文法十一 重要的文言前介词〔一〕768
[习问十六]771
第十七课772
文话十七 推理方式二——归纳772
文选三十三 释“三七”&樊鉌774
文选三十四 书虚 《论衡》777
文法十二 重要的文言前介词〔二〕780
[习问十七]783
第十八课785
文话十八 推理方式三——辩证785
文选三十五 论“五十步笑百步”&苏丹787
文选三十六 庄子四则789
文法十三 语体的前介词791
[习问十八]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