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齐轩剧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蕴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8170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673页
- 主题词:中国戏剧-戏剧评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齐轩剧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剧论2
社会主义文艺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保护昆曲?11
雅俗共赏是舞台艺术审美的最高品格14
让戏剧之花开遍神州大地——答《文艺报》记者鲁人19
中国地方戏曲的历史生态环境26
中国地方戏曲的当代生态环境33
他们是新世纪中国戏剧的栋梁——纪念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二十周年43
近视与远瞩——也谈当代戏剧之命运46
春光旖旎话昆曲(剧)56
感念与期盼——写在《中国戏剧年鉴》创刊二十周年之际60
何为“国剧”?63
青春靓丽的戏曲现代戏66
开创中国舞台艺术的新纪元——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观剧漫笔70
开拓前进中的21世纪中国戏剧舞台78
前进在民族化道路上的中国话剧93
薪火传承有新篇——读《中国当代百种曲》101
新时期中国话剧美学理念的拓展与提升104
越剧生命之旅的里程碑——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审美定位111
历史·艺术·时代·人——在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115
越剧百年感言123
推陈出新是戏曲实现历史性蜕变的内驱力127
新兴戏曲剧种的生存与发展刍见137
坚守戏剧应有的品格与使命——在中国文联与中国剧协主办的《戏剧品格与使命》研讨会上的发言141
古典与现代——京剧艺术的恒久课题——写在徽班进京220周年暨京剧“申遗”成功之际146
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在戏曲转型期的历史方位——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建党九十周年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151
自在、交融、守元——简谈21世纪戏剧生命态势154
并蒂青莲映日红——由男女合演《九斤姑娘》说起160
善变——粤剧的美学精神——在岭南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上的发言164
沿着先辈开创的道路前进——写在中国剧协诞辰六十周年之际168
《讲话》与现代中国戏剧——写在纪念《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之际176
戏曲现代戏三题——在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2012年年会上的发言182
剧评188
尽展军人英雄本色——写在前线话剧团建团四十五周年之际188
生命的价值——观话剧《西关女人》191
贵在求新求美——再谈黄梅戏《徽州女人》的艺术成就193
美好的形象 精湛的艺术——欣看九朵“梅花”联袂京剧《白蛇传》195
皎洁的月 心灵的歌——感受云南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197
抒情诗化的《桃花谣》——在音乐话剧《桃花谣》座谈会上的发言199
迎接我国小剧场戏剧更加绚丽多彩的明天201
粤剧现代戏《驼哥的旗》的突破与超越204
昆剧《张协状元》的当代性206
大伪似真 千古垂训——新编历史京剧《春秋霸主》观后209
农村小戏的启示211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感言213
千古风流一词人——看新编历史越剧《李清照》217
新编历史昆剧《班昭》的史与戏与文人情怀219
千古嗟唱 时代华章——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228
由名著改编说到甬剧《典妻》231
永驻的丰碑 璀璨的彩虹——观现代吕剧《补天》239
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的抒情诗——读剧作《青山情》241
戏剧之花绽放在群众的心坎上——第二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观后245
悲夫易安 壮哉清照!——黄梅戏电视剧《李清照》观后248
《黄土谣》——诚信与操守之歌252
新编历史京剧《廉吏于成龙》漫评255
八咏楼头悲歌烈——观新编历史婺剧《梦断婺江》263
群英铸伟业 妙曲谱华章——喜聆“中华之声”名家名曲演唱会268
知耻而后勇——新编历史吕剧《海殇》观后漫笔271
别开生面的“人艺风格”——观话剧《白鹿原》275
永远的英模情结——庆祝建党85周年现代戏展演观后277
彩云之南 新葩娇妍——欣看白剧新编历史剧《白洁圣妃》282
梅魂诗韵 氍毹增辉——欣看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286
歌仔戏《邵江海》观后漫笔289
迟开的玫瑰更娇妍——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观后294
烛照千秋的圣地之光——欣看话剧《圣地之光》296
丹心融冰雪 伟艺铸丰碑——观话剧《冰雪丹心》299
“红色经典”为什么受欢迎?——观粤剧现代戏《山乡风云》301
由《公孙子都》说到昆剧的继承与发展304
厚重劲俏的秦腔秦韵310
红星永远照耀着我们——再看音乐剧《雁叫长空》312
时世之哀 英雄悲叹——新编历史京剧《辛弃疾》观后漫笔314
生难死憾 人生悲叹——观新编历史京剧《北风紧》319
豫剧《程婴救孤》鉴评321
为什么要遐想?——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观后328
中西戏剧文化交融的优秀成果——欣看川剧《欲海狂潮》331
英雄志与亲人情——观现代绍剧《生命的飞翔》335
回眸与前瞻——2009年戏曲舞台观后漫笔337
讽喻·挽歌与剧人情怀——新版全本昆剧《长生殿》观后走笔341
中国戏曲现代化的典型——欣看全国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剧目347
抒家国情 状心灵史——秦腔《大树西迁》人物塑造摭谈350
大地深情 时代国风——观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352
哲理人格化的氍毹创新——观越调剧《老子》354
历史不会忘记——欣看话剧《生命档案》356
高雅的艺术 庄严的舞台——欣看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358
真人真事与甬剧《宁波大哥》360
自由心灵的呼唤——话剧《日出而作》观后随笔362
游子乡恋自风流——琼剧《下南洋》观后走笔365
悲歌一曲醒世人——观民族历史陇剧《官鹅情歌》368
风尘女子的命运悖论——看川剧《李亚仙》370
智勇者敢于直面现实——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观后373
隽秀的山乡之歌——欣看河北梆子现代戏《日头日头照山乡》376
民之盛会 国之华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观后走笔379
历史的丰碑 时代的担当——从现代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说起387
经典的生命力——观六朵梅花共演晋剧《打金枝》389
人性本质的完美呈现——观楚剧《大别山人》391
明姝李慧娘缘何至今青春亮丽——越剧《李慧娘》观后394
海峡波涛隔不断两岸情深——观歌仔戏《蝴蝶之恋》397
向死求生的生命之歌——观现代评剧《我那呼兰河》400
绚丽的地质之光——欣看现代黄梅戏《李四光》404
红楼新梦 氍毹佳篇——新编昆剧《红楼梦》观后漫笔407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观照——观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413
壮丽的时代画卷——观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416
聪明与糊涂的人生哲思——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宋相吕端》观后418
悲歌一曲 醒喻千秋——新编上党梆子历史剧《千秋长平》评析420
柳河湾的新娘为何这般靓丽?424
美之行旅 爱之播洒——贺越剧明星版《梁祝》全国巡演427
由吕剧《大唐黜官记》言及新编历史剧创作430
赞气门芯精神——京梆子现代戏《十八里香》观后漫笔435
别出机杼 更著新意——再看新编历史京剧《建安轶事》438
英雄丰碑 时代华章——欣看话剧《红旗渠》442
社会良知的深情呼唤——河北梆子现代戏《晚雪》观后445
吃亏是福——豫剧现代戏《村官李天成》再观漫笔448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闽剧《红裙记》观后走笔452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第五届中国昆剧节观后志感455
大地·种子·生命——欣看琼剧《百年苍翠》458
旧篇著新意 古章寓卓识——新编桂剧《七步吟》观后走笔461
秦腔秦韵颂辉煌——第五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巡礼465
人物472
艺精德劭 菊坛楷模——纪念马连良先生诞辰100周年472
党和人民的艺术家郎咸芬476
白淑贤与现代型戏曲479
霍俊萍表演艺术印象485
孙勇波——天资好 本色好 耐雕琢490
“白派”与评剧——写在小白玉霜诞辰80周年之际492
传承大师风范 开创京剧新纪元——写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之际497
程派艺术与21世纪京剧——写在纪念程砚秋诞辰百年之际504
试谈张庚同志的“史前戏剧说”512
振兴京剧需要这样的“拼命三郎”517
卢昂印象——在卢昂导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520
灯下忆王正——写在王正兄驾鹤西去周年之际523
雪飞,你飞向了哪里?526
我们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一个戏剧人对巴金的心仪和仰慕528
神通高洁 韵致儒雅——欣看谢涛主演《傅山进京》532
心怀社稷黎民的人——刘桂成剧作掠影536
时代剧人——姜朝皋剧作印象540
张曼君——激情的戏剧诗人545
燕赵大地多才俊——袁淑梅印象548
王冠丽与“白派”——写在评剧“白派”艺术研究会成立之际552
时代感召的先觉者——冯玉萍表演艺术摭谈555
欣看后俊效前贤——看赵玉华演《铁弓缘》558
阿甲戏曲美学的时代精神——写在阿甲先生百年诞辰之际560
由京剧生命历程的坐标看尚长荣的表演艺术565
《马少波师品》序言572
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欣读《马少波文集》576
《艺苑散记》序言580
刘玉玲——当今京梆第一人584
曾昭娟——中国评剧新生代的领军人589
高擎着真理的红色火炬——写在鲁煤创作六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之际591
菊苑双绝 氍毹新声——裴艳玲主演新编历史京剧《响九霄》观后走笔595
李梅——当今菊苑又一范型598
吴凤花与《狸猫换太子》600
顾芗——滑稽戏的一面亮丽旗帜——由《顾家姆妈》说起604
师兄李希凡609
民族精神的时代歌者——孟冰剧作谈片614
承古启今 自成一家——简谈王仁杰剧作的美学范式619
承古创新 豫调麒韵——李树建表演艺术门外谈627
坚如美玉 馨若幽兰——看婺剧话美兰630
大导演——杨小青——写在杨小青从艺55周年之际634
《梁伟平淮剧唱腔集》序言638
惠敏莉——菊苑一颗靓丽的新星643
张曼君的意义647
常门梅风 雅丽清新——王惠表演艺术门外谈652
后记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