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647744.jpg)
- 王少枋,李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956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基础1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内涵1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1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3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5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特征与原则6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6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6
第三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9
第四节 其他新经济10
一、后工业经济10
二、集约经济11
三、绿色经济11
四、生态经济12
五、知识经济12
六、信息经济13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起源、本质和规律14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14
一、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14
二、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15
三、循环经济理念的演变过程15
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17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本质18
第三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律19
一、大系统分析的原则19
二、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20
三、资源循环的3R原则20
四、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21
五、尽可能利用高科技的原则21
六、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21
七、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原则21
八、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22
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22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组织层面22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三条技术路径23
第三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情况25
第一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战略对策25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25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28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30
第三节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32
一、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32
二、国外一些国家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34
第四章 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50
第一节 资源的分类50
一、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50
二、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与不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51
三、稀缺资源52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理论基础52
一、生态经济的提出52
二、生态经济的内涵53
三、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55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55
一、循环经济唯一属性的辨识56
二、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56
三、物质代谢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科学规律57
第四节 循环经济的系统论理论基础60
一、系统的定义60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60
三、循环经济系统控制论60
四、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64
第五节 循环经济的哲学理论基础70
一、循环经济哲学基础的基本含义70
二、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71
第六节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76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76
二、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77
三、循环经济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78
第五章 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80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80
一、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分析80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81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82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分析84
一、循环经济的价值形成84
二、循环经济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86
三、循环经济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86
四、循环经济再生产品市场实现机制构成87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市场化与规律化88
一、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问题89
二、应采取的措施89
第六章 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91
第一节 循环经济系统的含义91
一、循环经济:一种协同的经济91
二、循环经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91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系统思考92
四、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94
第二节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95
一、循环经济的活动层次95
二、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式95
第三节 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96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建立动力机制96
二、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含义96
三、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97
四、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99
五、促进循环经济动力机制建设的对策102
第七章 循环经济的组织结构105
第一节 循环型企业105
一、循环型企业的定义105
二、循环型企业的特点105
第二节 循环型产业链106
一、循环型产业链概述106
二、价值链概述107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基础107
第三节 循环型产业网络108
一、循环型产业网络的定义108
二、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相关概念109
三、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组成110
四、循环型产业网络形成的动因110
五、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生态经济效应111
六、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治理策略113
第八章 循环经济的评估方法115
第一节 因子分析法115
一、因子分析法概述115
二、因子分析法的步骤115
三、因子分析法的优缺点116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116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116
二、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117
第三节 能值理论分析法119
一、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产生119
二、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120
三、能值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123
四、对能值分析法的评价124
五、能值理论分析法应用述评125
第四节 模糊综合分析法127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127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点127
第五节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28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概念128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步骤128
三、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优缺点129
第六节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与功能129
一、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原则130
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131
三、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探讨132
第九章 循环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133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内涵及演进133
一、政府职能的概念133
二、政府职能的属性133
三、政府职能的作用134
四、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134
五、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演进与效益分析134
六、西方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演进136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定位138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139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141
三、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142
四、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142
五、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143
六、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44
七、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途径144
八、政府经济职能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突出表现146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创新147
一、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147
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高效化148
三、加强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150
四、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152
第十章 云南磷化工现状分析154
第一节 云南磷矿资源状况155
一、云南磷矿资源分布情况155
二、云南磷矿石的特性156
三、云南磷矿资源套改的具体情况156
四、玉溪市磷矿资源状况157
五、会泽县磷矿资源状况158
第二节 云南磷化工产业概况158
一、云南磷化工行业现状158
二、产品种类159
三、云南磷化工重点企业、基地现状164
四、发展磷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168
五、发展磷化工产业的制约因素168
第三节 云南磷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170
一、资源开采加工170
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172
第四节 云南矿电磷一体化现状180
一、矿电磷一体化的原理180
二、云南实施矿电磷一体化的必要性180
三、云煤能源与滇能集团的电磷一体化尝试182
四、云南省华宁县矿电磷一体化的实践182
五、云南省澄江县矿电一体化的实践184
六、宣威磷电一体化项目185
七、云天化集团的矿电磷一体化185
第五节 云南磷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技术186
一、云南磷化工污染物类型186
二、云南磷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187
三、磷化工产业的环保及综合利用187
第十一章 磷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189
第一节 从云南磷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分析其潜力189
一、资源开采加工190
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194
第二节 从矿电磷一体化分析云南潜力200
一、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矿电磷一体化200
二、从电力资源分析云南潜力202
三、从矿产资源分析云南潜力204
四、从精细化工分析云南潜力206
五、从集团重组分析云南潜力207
第三节 从云南磷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分析其潜力208
一、云南磷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208
二、磷化工产业环保及综合利用209
第四节 从其他因素分析其潜力211
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建设经验211
二、区位优势带来的潜力213
三、国外资本退出带来的发展潜力213
第十二章 云南煤化工产业现状分析214
第一节 云南煤矿资源状况214
一、云南煤炭资源分布情况214
二、云南煤炭的特性217
三、云南煤炭资源储量情况217
第二节 云南煤化工产业概况221
一、云南煤化工产业现状221
二、产品种类221
三、云南煤化工重点企业、基地现状221
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227
五、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制约因素228
第三节 云南煤化工产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228
一、资源开采加工228
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228
第四节 云南煤电铝一体化现状232
一、概况232
二、煤电铝一体化战略的模式分析232
三、云南煤电铝一体化尝试233
第五节 云南煤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233
一、云南煤化工污染物类型233
二、云南煤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234
三、煤化工产业环保及综合利用234
第十三章 煤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235
第一节 从云南煤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分析其潜力236
一、资源开采加工236
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237
第二节 从煤电铝一体化分析其潜力246
一、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煤电铝一体化246
二、从电力资源分析云南潜力247
三、从水资源状况分析云南潜力248
第三节 从云南煤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分析其潜力248
一、从工业循环水的排污水再循环利用分析其潜力249
二、从废渣处理分析其潜力249
三、煤化工产业环保及综合利用249
第四节 从重点企业、基地现状分析其潜力253
一、资源整合与在建改扩建项目253
二、煤炭建设的配套项目254
三、规划项目254
第五节 从其他因素分析其潜力256
一、从行业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其潜力256
二、从区位优势分析其潜力256
第十四章 云南化工行业规划现状分析258
第一节 云南“十二五”规划对化工行业发展的指导258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258
二、产业规模合理增长259
三、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260
第二节 云南化工产业规划现状分析261
一、发展壮大磷化工产业262
二、突出发展以能源转化型、替代型为主的煤化工产业262
三、发展氯碱工业、乙炔化工及无机盐化工产业262
四、培育发展生物化工产业262
五、引进发展橡胶加工业263
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产业263
第三节 云南化工行业循环经济规划研究263
一、强化循环经济的认识264
二、积极推进化工产业结构调整264
三、依靠技术进步265
四、加强企业管理,把循环经济工作落到实处265
五、突出循环经济重点266
第四节 云南化工工业园规划现状267
一、晋安海生态工业园区267
二、开远生态工业园区270
三、曲靖花山煤化工工业园区271
四、宣威市化工园区272
五、寻甸县化工园区272
第五节 云南生态化工园区典型研究273
一、工业园区背景273
二、规划目标273
三、生态化工园区框架与流程274
四、园区产业链274
第十五章 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与制约因素分析277
第一节 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277
一、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带来的发展潜力277
二、云南化工集团重组带来的潜力280
三、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推动282
第二节 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283
一、电力瓶颈困扰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283
二、对循环经济理念认识不足285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善285
四、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286
五、政策环境及科学评价体系尚不配套286
参考文献289
索引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