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
  • 詹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724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红楼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 序1

上编3

第一章 论《红楼梦》的阐释与自我阐释3

一、引论:不被理解的焦虑3

二、自我阐释的外部切入5

三、本文内部的自我阐释11

四、阐释的语境:文本、文化与社会16

第二章 论贾雨村的含义指向20

一、贾雨村的复杂性20

二、作为才子的贾雨村22

三、混迹于官场的贾雨村25

四、贾雨村的哲学反讽性29

第三章 从说开去到说进去——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香菱学诗”32

一、引论32

二、教材自身的局限33

三、读诗的基本方法34

四、写作的骂题、跑题与切题36

五、诗、人和社会关系39

六、诗的毁灭与人的凋零42

七、结语:香菱学诗的多重语境44

第四章 论《红楼梦》人物的醉态描写48

一、醉中人的胡闹49

二、醉卧的刘姥姥与史湘云55

三、以酒醒酒59

第五章 城市狂欢的传统表现和《红楼梦》的元宵节庆62

一、古代诗文与元宵节庆62

二、元宵节庆与贾府的盛衰之变66

三、元宵节庆描写中的反讽色彩69

四、狂欢与狂欢外的世界73

第六章 论《红楼梦》中的城市与乡村75

一、不同人物视角中的城市背景75

二、三地城市的对照性78

三、城市和乡村的相向流动81

四、多元化的价值取向84

第七章 古代小说中的医案描写——以《红楼梦》为考察中心87

一、医案描写的历史线索88

二、《红楼梦》的医案描写与人体的内外环境92

三、用药与人物性格96

四、《红楼梦》与中医的整体观100

第八章 照应的协调与冲突——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种创作策略103

一、前八十回内部的照应问题103

二、后四十回照应的“瞻前顾后”105

三、后四十回照应与冲突的外化109

四、诗意在续作的照应中丧失112

五、小结115

第九章 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新人”形象及其他117

一、问题的提出117

二、关于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新人”的出场概况119

三、“新人”包勇意义的再评价122

四、李十儿的刁滑和节度使的明智125

五、王尔调:清客的造势与后续效果128

六、余论130

第十章 论《红楼梦》脂评与“警幻情榜”132

一、情榜存在的可能性132

二、脂评关于情榜的点评136

三、古代小说的情榜传统138

四、榜和小说创作的理性意识144

第十一章 论《红楼梦》的隐性人物148

一、文学人物的分类问题148

二、隐性人物的潜在作用150

三、隐与显的互相关系153

四、隐性人物的时空跨度157

五、幽深的人物世界160

第十二章 从物质与非物质视角解读《红楼梦》162

一、故事从物性的石头开始162

二、手帕的情感投射165

三、洗涤物“腥”的诗歌171

四、诗的空灵与无奈173

第十三章 论“红学”中的“真”与“假”175

一、文学与史学的真假问题175

二、考证与索隐177

三、历史的错位180

四、理论的误用182

五、假问题向真问题的转化184

下编191

第十四章 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历史谱系191

一、才与德的离合关系191

二、唐代作为佳人的艺妓与才子关系194

三、狭义的才子佳人小说199

四、《红楼梦》的继承与超越203

五、梦想在现实中破灭208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情僧传统210

一、魏晋笔记体小说与情僧形象之初现210

二、隋唐传奇与情僧的内心体验218

三、宋明小说与情僧形象之蜕变223

四、《红楼梦》:情僧形象之终结230

五、情僧传统的文化剖析236

第十六章 论《金瓶梅》中的文人群像及其边缘位置241

一、被轻视的上层文人形象241

二、沦落在社会下层的文人形象244

三、小说世界的价值诉求246

四、被重设的文人地位250

五、文人:立足于小说的外部世界254

第十七章 城市娱乐和《金瓶梅》中的元宵节庆258

一、李瓶儿与元宵灯会的引入259

二、灯火阑珊处的心灵世界261

三、被开拓的人物活动场域266

四、元宵节的混乱和生命的短暂269

第十八章 论题壁诗与《平山冷燕》274

一、引论274

二、《平山冷燕》题壁诗之概览276

三、题壁诗与感情交流之特殊279

四、情节动力与题壁诗之特殊282

五、题诗之壁:是媒介也是屏障285

第十九章 笔记体和《短文两篇》288

一、总论:文与笔288

二、《记承天寺夜游》:诗与思290

三、《谢道韫咏絮》:物与人293

第二十章 在小说中理解小说:论《崂山道士》296

一、问题的提出296

二、王生的视角与心理感受298

三、环境、词语及其他301

附论:复仇的辩证法304

后记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