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窄带和宽带通信的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窄带和宽带通信的理论与应用
  • (南非)亨德里克·C·费雷拉(HendrikC.ferreira)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541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窄带和宽带通信的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The Editors1

参考文献4

第2章 信道特性&P.Amirshahi,F.Canete,K Dostert,S Galli,M Katayama and M.Kavehrad5

2.1 概述5

2.2 信道模型基础5

2.2.1 室内/室外型拓扑结构的简要回顾7

2.2.2 带宽受限信道基本定义和特性9

2.2.3 在HF和VHF频段的室内通道的特性10

2.2.4 室外通道的特性(LV和MV)12

2.2.5 低频通道的特性13

2.2.6 基本方法:确定性和经验模型15

2.2.7 建模方法的优点和缺点18

2.2.8 综合确定性方法和统计方法:形成一种复合模型19

2.3 室外通道型号:LV案例20

2.3.1 在欧洲、亚洲和美国接入网络的拓扑结构20

2.3.2 传输线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22

2.3.3 电力线信道模型25

2.4 室外信道模型:中压31

2.4.1 架空中压传输线传播31

2.4.2 信道传递函数39

2.4.3 中压电力线背景噪声40

2.5 室内信道模型41

2.5.1 模型原理41

2.5.2 LTI信道模型43

2.5.3 LPTV信道模型46

2.5.4 参考信道模型52

2.5.5 讨论54

2.6 噪声和扰动55

2.6.1 时域中的PLC噪声55

2.6.2 频域的PLC噪声56

2.6.3 数学表示57

2.6.4 PLC噪声特性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60

2.7 测量技术61

2.7.1 引言61

2.7.2 散射矩阵62

2.7.3 传递函数63

2.7.4 测量设置63

2.8 PLC通道模拟工具65

2.8.1 高频范围的电力线通道模拟65

2.8.2 低频范围的电力线通道仿真67

2.9 接入域的参考通道69

2.9.1 参考通道的简要描述70

2.9.2 参考通道的参数71

参考文献74

第3章 电磁兼容&H.Hirsch and M.Koch80

3.1 简介80

3.2 电磁兼容性考虑参数81

3.2.1 传输线上的电磁兼容相关参数81

3.2.2 耦合度82

3.2.3 电磁场83

3.3 电磁辐射84

3.3.1 辐射排放84

3.3.2 传导辐射85

3.4 电磁敏感度87

3.5 EMC协调87

3.5.1 兼容性级别88

3.5.2 极限的定义88

3.6 欧洲EMC规则89

3.6.1 PLC规则89

3.6.2 市场准入89

3.6.3 干扰投诉事件中的规则90

3.7 结论91

参考文献91

第4章 耦合&P.A.Janse van Rensburg93

4.1 简介93

4.2 滤波的基础知识96

4.3 变压器的电容耦合器设计98

4.3.1 频率的规范99

4.3.2 阻抗值/匝数比99

4.3.3 最高电压值100

4.3.4 最大电流值100

4.3.5 磁芯100

4.3.6 电流密度100

4.3.7 集肤效应100

4.3.8 股数101

4.3.9 匝数101

4.3.10 磁通密度101

4.3.11 漏电感101

4.3.12 扩大漏感101

4.3.13 串联电感101

4.3.14 磁化电感102

4.3.15 检查联合磁通密度值102

4.3.16 减少磁化电感102

4.3.17 评价和讨论102

4.4 阻抗匹配104

4.4.1 试图阻抗匹配值得吗?106

4.4.2 实际绕组比应该是什么?106

4.4.3 是否有一个完美的接收器匝数比?107

4.4.4 是否有一个完美的发射器匝数比?108

4.4.5 aTX=aRX能使功率传递最优化吗?109

4.4.6 aTX和aRX能独立优化吗?109

4.4.7 应该如何理解和完成这些研究结果?110

4.5 实验验证111

4.5.1 简介111

4.5.2 实验装置112

4.5.3 模拟发射器和接收器115

4.5.4 仿真结果的实验验证115

4.5.5 为阻抗适应的电力出口分类117

4.5.6 双阻抗适应耦合器119

4.6 进一步的可能性122

参考文献123

第5章 数字传输技术&M.Ardakani,G.Colavolpe,K.Dostert,H.C.Ferreira,D.Fertonani,T.G.Swart,A.M.Tonello,D.Umethara and A.J.H.Vinck125

5.1 概述125

5.2 窄带PLC系统的调制和编码125

5.2.1 信号干扰126

5.2.2 容量和中继器的结构132

5.2.3 编码134

5.2.4 频移键控138

5.2.5 编码和调制结合143

5.2.6 结论153

5.3 宽带PLC系统的调制和编码153

5.3.1 扩频调制153

5.3.2 多载波系统165

5.3.3 脉冲噪声抑制179

5.3.4 LDPC码189

5.4 结论195

参考文献195

第6章 PLC系统协议&G.Bumiller,H.Hrasnica,L.Lampe,M.Lobashov and T.Stockhammer202

6.1 简介202

6.2 宽带PLC媒体访问控制(MAC)层202

6.2.1 MAC层的组成203

6.2.2 多路访问方案203

6.2.3 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205

6.2.4 MAC协议在宽带PLC的实现208

6.2.5 总结208

6.3 PLC协议支持的能源管理系统209

6.3.1 如何建立PLC网络209

6.3.2 系统架构210

6.3.3 媒体访问控制层212

6.3.4 网络层219

6.3.5 传输层220

6.3.6 通用会聚层223

6.3.7 特定服务会聚层224

6.3.8 最后一点224

6.4 基于PLC网络的互联网电视协议225

6.4.1 物理层模型225

6.4.2 电力线视频传输226

6.4.3 基于猛禽码的应用层FEC228

6.4.4 PLC信道基于应用层FEC的IPTV服务233

6.4.5 结论234

参考文献235

第7章 基于网络技术的PLC工业标准和国际标准&S.Galli,M.Koch,H.A.Latchman,S.Lee and V.Oksman238

7.1 引言238

7.2 由工业联盟倡导的PLC标准238

7.2.1 早期的低速率规范239

7.2.2 高速PLC工业规范239

7.2.3 结论251

7.3 PLC-网络技术的国际标准251

7.3.1 IEEE 1901标准251

7.3.2 ITU-T G.9 960标准257

7.4 ETSI和CENELEC标准263

7.4.1 ETSI263

7.4.2 ETSI-CENELEC联合工作小组266

7.4.3 CENELEC267

7.5 国际EMC产品标准268

参考文献269

第8章 系统和实施&I.Berganza Valmala,G Bumiller,H.A.Latchman,M.V.Ribeiro,A.Sendin Escalona,ER Wade and L.W.Yonge272

8.1 简介272

8.2 PLC智能电网系统272

8.2.1 智能电网概念272

8.2.2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网络应用275

8.2.3 智能电网的电信网络278

8.2.4 智能电网的PLC系统280

8.2.5 结语284

8.3 PLC宽带接入系统284

8.3.1 电网拓扑284

8.3.2 PLC网络结构285

8.3.3 服务286

8.3.4 网络计划290

8.3.5 网络部署290

8.3.6 网络维护291

8.3.7 PLC接入系统的互联292

8.3.8 结束语292

8.4 多媒体PLC系统292

8.4.1 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要求292

8.4.2 室内网络的多媒体需求293

8.4.3 多媒体通信的PLC解决方案295

8.4.4 PLC多媒体选择295

8.4.5 PLC多媒体物理层设计296

8.4.6 多媒体支持的MAC297

8.4.7 信道接入控制298

8.4.8 信道自适应299

8.4.9 汇聚层299

8.4.10 性能评估299

8.4.11 总结300

8.5 直流PLC系统300

8.5.1 可穿戴设备301

8.5.2 系统设计303

8.5.3 硬件制造310

8.5.4 设计验证311

8.5.5 应用312

8.5.6 进一步的讨论313

8.6 新兴国家的PLC313

8.6.1 基于电网的电信基础设施313

8.6.2 电信的需求和要求317

8.6.3 PLC在拉丁美洲317

8.6.4 非洲的PLC318

8.6.5 亚洲PLC319

8.6.6 个案研究:巴西319

8.6.7 结束语320

参考文献321

第9章 结论&The Editors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