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问题新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震问题新解
  • 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4431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地震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震问题新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基本形式1

一、板块构造运动的困难2

二、地壳构造运动原因及动力来源4

三、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5

1.布格重力异常作用与地壳全球整体性的均衡差运动5

2.重力作用产生的强大水平差应力与地壳的水平构造运动7

3.地壳重力作用的沉浮差应力与地壳的均衡补偿运动9

4.风化搬运及沉积作用与地壳的均衡差运动10

5.重力分异作用与地壳的均衡差运动11

四、地壳升降构造运动的转化及其机理与规律12

五、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机理18

第二章 构造地震的成因与机制21

一、研究认识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困难21

二、多路探索,攻坚克难22

三、地震形成的三大要素24

1.地震形成的动力学要素24

2.地震形成的地质构造学要素26

3.地震形成的应变结构要素27

四、地震形成动力学要素的科学依据30

五、地震与地壳差异构造运动速率大小的关系33

六、“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形成的物理机制35

1.地壳垂直差异上升构造运动与“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36

2.地壳垂直差异下降构造运动与“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38

3.地壳水平差异构造运动与“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39

七、“三向应变结构”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共同物理机制44

八、决定地震孕育发生地点的条件46

九、地震应力与区域构造应力的联系与区别47

十、地震烈度划分新的科学依据48

第三章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的机制与功能51

一、孕震体地震应力产生、传递、集中机制与功能51

二、孕震体供能、储能、放能机制与功能53

三、孕震体不稳平衡失稳破裂机制与功能55

四、孕震体提供岩层断裂与错动位错空间机制与功能57

五、孕震体应变逆转破裂机制与功能61

六、“应变逆转破裂效应”对失稳破裂的作用与影响63

七、构造地震孕育发生的机理68

八、“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基本规律69

九、地震孕育发生与地壳运动的关系72

第四章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的规律性与地震实践的证实76

一、“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理与地震分布规律的证实76

二、“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理与震源深度分布规律的证实80

三、“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震中在“剪切应变区”的证实84

四、“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壳形变直接观测的证实85

五、“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震断层断裂与错动规律的证实89

六、“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震中区冒水、冒砂、冒气现象的证实93

七、“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下水地震前兆变化规律的证实95

八、“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唐山大地震“四象同区”现象的证实103

九、“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震断层张剪性破裂的证实109

十、“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震断层走向特性的证实114

十一、“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震能量储存释放理论研究的证实117

第五章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与地震前兆的关系122

一、“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与地壳形变和运动的关系123

二、“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与地下水变化的规律性125

三、震旱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的关系127

四、“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地震波速变化的规律性129

五、“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理与“临震前兆”发生的普遍性133

第六章 地震的预测预报135

一、地震物理预测预报所具备的基本条件136

二、应用“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实现物理预报的思路138

三、应用“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实现强震地点的预报139

四、应用“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实现强震大小的预报143

五、应用“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实现强震时间的预报144

1.加密测报网点,开展群测群防145

2.长-中-短-临阶段性特征的判定145

3.利用地震前兆顺序,捕捉强震发生时间150

六、实现强震灾情的预测预报158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160

一、“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过程的揭示,很可能是地震规律的重要发现160

1.地震形成三大要素的认识160

2.“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功能的认识161

3.“三向应变结构”是地震形成发展的共同物理机制161

4.“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得到了地震实践的普遍证实162

5.地震成因机制与地壳构造运动的因果关系162

6.“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性得到了理论研究的证实163

7.发现了地震前兆变化与“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理的关系164

8.揭示了孕震机制全程时空演化的图像链164

9.“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性的认识是前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165

二、研究认识“三向应变结构”孕震规律的基本思路166

1.地震形成三大要素的发现166

2.动力学要素的发现167

3.地质结构要素的发现169

4.“三向应变结构”要素的重要发现169

5.“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与功能的发现172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4

7.反思与创新174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