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检察监督研究 从历史变迁到制度架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检察监督研究 从历史变迁到制度架构
  • 傅国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976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司法监督-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检察监督研究 从历史变迁到制度架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1

引言1

一、问题提出1

二、研究现状4

三、论证方法4

第一章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及其启示8

第一节 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历史变迁8

一、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起源8

二、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10

三、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12

第二节 古代行政监察的启示14

一、古代行政监察的权源14

二、古代行政监察的垂直性17

三、古代行政监察的内部制衡18

四、古代行政监察方式多样、范围较广20

第二章 中西对行政权监督的历史比较22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专制政体下的监督权22

一、监察权是一种附属于皇帝的权力23

二、传统中央集权对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排拒26

三、晚清改良与传统监察制度的逐步解体31

第二节 西方近代以来宪政制度下的监督权34

一、强制约、弱监督的分权模式34

二、监督权附属于立法权39

第三节 西方检察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关系44

一、现代西方检察制度的起源44

二、西方检察权对其他国家权力的制约作用46

三、西方检察权对一般行政权的制约48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五权宪法”中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制衡52

一、孙中山的分权思想52

二、监察权作为独立的国家权力对行政权的制衡54

三、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现代转型——司法性的检察权从传统监察权中分离57

第五节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创建基础58

第三章 行政检察监督的宪法基础和法理依据65

第一节 行政检察监督的宪法基础65

第二节 行政检察监督的法理依据74

一、行政检察监督是分权制衡的现实要求74

二、行政检察监督是人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保障77

三、行政检察监督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然80

四、行政检察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83

第三节 行政检察监督的现实必要性87

一、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行政职能的缺位87

二、行政权的公共性与权力运作中的偏私(异化)89

三、行政检察监督的现实性91

第四章 行政检察监督的定位与模式架构94

第一节 理论争议与制度创新94

一、有关检察权性质的争论94

二、对行政检察监督的界说97

三、制度创新101

第二节 行政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106

一、比例原则106

二、事后监督原则111

三、有限监督原则111

四、超然性原则115

五、行政处理先行原则116

第三节 我国现行宪法框架内行政检察监督模式之重构117

一、诉讼监督模式117

二、督促模式——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提起民事诉讼121

三、纠正模式122

四、监督抗告模式——与权力机关违宪审查相衔接的宪法监督123

第五章 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128

第一节 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情形129

一、地方和部门利益保护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129

二、滥用行政职权,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132

三、行政不作为造成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严重损害133

第二节 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的方式134

一、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134

二、向行政机关提出纠正意见135

三、提出综合治理意见136

第六章 行政公诉139

第一节 行政公诉的性质139

一、行政公诉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一种直接监督139

二、行政公诉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有限监督140

第二节 行政公诉的必要性141

第三节 行政公诉的谦抑性145

第四节 行政公诉范围的界定149

第五节 行政公诉的程序156

一、行政公诉的前置程序156

二、行政公诉的提出159

三、出庭支持公诉159

四、行政公诉案件的抗诉160

第六节 行政公诉中的举证责任分配160

一、原则上应当由检察机关负举证责任162

二、行政机关对其控制的行政信息、抽象命令负举证责任164

三、行政机关对公害案件专业性、技术性问题负举证责任164

第七章 民事督促起诉166

第一节 民事督促起诉的现实性166

一、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保护的缺位167

二、民事督促起诉是公共利益优位与公力救济使然170

三、民事督促起诉符合我国检察权的定位172

四、民事督促起诉——走出民事公诉的理论困境173

第二节 民事督促起诉的条件与范围175

一、民事督促起诉的条件175

二、民事督促起诉的范围177

第八章 行政抗诉182

第一节 行政抗诉的属性182

一、行政抗诉以公权力监督为轴心182

二、行政抗诉具有高度的超然性184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困惑及行政抗诉的意义186

一、行政审判面临的行政干预不容忽视187

二、行政审判的重心偏移到公共权力的异化188

三、行政抗诉对于制衡行政权的意义192

第三节 强化行政抗诉对审判权、行政权的制约与监督194

一、严格行政抗诉审级,克服司法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194

二、行政抗诉再审不因当事人撤诉而终止196

三、以抗诉理由为审理范围,凸显检察监督的强制性197

四、赋予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直接监督行政权的滥用198

五、出席再审法庭,加强对审判权、行政权的动态监督199

第四节 对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监督201

一、对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监督的范围202

二、具体监督方式204

第九章 抗告程序——提请权力机关审议行政抽象命令206

第一节 行政抽象命令的法律效力206

一、行政抽象命令的性质206

二、行政抽象命令的法律效力207

第二节 行政抽象命令的法理基础210

一、行政的公共利益本位与公共政策之必须211

二、行政委任立法的局限,需通过行政抽象命令加以克服214

三、国家干预的需要(包括宏观调控)216

第三节 行政抽象命令存在的弊端218

一、违宪220

二、与上位法相冲突221

三、地方保护、地方割据223

四、违反正当程序224

第四节 行政抽象命令检察监督必要性225

一、立法机关监督的抽象性225

二、司法审查的局限性227

三、行政抽象命令检察监督的现实性230

第五节 行政抽象命令检察监督程序235

一、调查程序235

二、督促修改或废止违法的行政抽象命令236

三、启动权力机关监督程序236

第十章 行政检察调解——法律监督中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238

第一节 行政检察调解的现实价值239

一、行政检察调解体现诉讼经济240

二、行政检察调解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242

三、行政检察调解有利于及时实现当事人(原告)的正当利益和诉求244

四、行政检察调解有助于当事人(原告)对自己的正当权益实行高度自治245

第二节 行政检察调解的正当性246

一、行政检察调解符合检察权的定位246

二、行政检察调解不会影响胜诉方当事人(原审原告)的利益247

三、行政检察调解与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并不矛盾248

第三节 法律政策与传统习惯的良性互动249

第四节 相关间接利益的协调与再审解纷局限性的克服250

第五节 行政检察调解的原则251

一、合法原则251

二、自愿和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原则252

三、衡平原则253

四、效率原则253

五、正当程序原则254

第六节 行政检察调解的范围和效力254

一、行政检察调解的范围254

二、行政检察调解的效力257

参考文献259

致谢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