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地烟叶的生理特性与栽培调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三根,张建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179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烟草-生理特性;烟草-山地栽培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地烟叶的生理特性与栽培调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篇 山地烟叶的生理与代谢特点1
第1章 重庆烟草的分布与环境条件3
1.1 重庆烟区的环境条件与烟草种植分布3
1.1.1 重庆烟区的环境条件3
1.1.2 重庆烟草的种植分布4
1.2 烟草生长的特性与发育进程5
1.2.1 烟草生长的特性5
1.2.2 烟草发育进程7
1.2.3 烟草大田期的物质积累7
1.3 重庆不同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比较与聚类分析8
1.3.1 重庆烟叶化学成分比较与聚类分析的作用8
1.3.2 重庆烤烟化学成分的总体特征9
1.3.3 重庆不同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9
1.3.4 重庆不同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10
1.3.5 山地烟叶化学成分比较与聚类分析的意义13
第2章 山地烟叶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15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山地烟草的生长特性16
2.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株生物学性状的影响16
2.1.2 不同留叶数对烟株生物学性状的影响19
2.1.3 双因素互作对烟株生物学性状的影响21
2.2 不同栽培模式下山地烟草的株型分析24
2.2.1 不同种植密度下山地烟草的株型特征25
2.2.2 不同留叶数下山地烟草的株型特征25
2.2.3 双因素互作下山地烟草的株型特征25
2.3 不同栽培模式下山地烟草的根系生理27
2.3.1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27
2.3.2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28
2.3.3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29
2.4 不同栽培模式下山地烟株叶片的结构分析31
2.4.1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叶片结构分析31
2.4.2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叶片结构分析31
2.4.3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叶片结构分析31
第3章 山地烟叶生长与植物激素关系研究33
3.1 植物激素与烟草生长33
3.2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激素的变化34
3.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株激素含量的影响34
3.2.2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株激素比值的影响36
3.3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激素的变化37
3.3.1 不同留叶数对烟株激素含量的影响37
3.3.2 不同留叶数对烟株激素比值的影响39
第4章 山地烟叶的群体生理特征研究42
4.1 烟草生产与群体结构的关系42
4.2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的群体生理特性43
4.2.1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叶面积的动态变化43
4.2.2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生长率的动态变化44
4.2.3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叶片质量的动态变化46
4.3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的群体生理特性48
4.3.1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叶面积的动态变化48
4.3.2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生长率的动态变化49
4.3.3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叶片质量的动态变化50
4.4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的群体生理特性51
4.4.1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叶面积的动态变化51
4.4.2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生长率的动态变化53
4.4.3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叶片质量的动态变化54
4.5 不同栽培模式下山地烟叶的群体生产力分析57
4.5.1 不同种植密度下烟株光合生产力与产量57
4.5.2 不同留叶数下烟株光合生产力与产量58
4.5.3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光合生产力与产量60
第5章 山地烟叶的光合特性研究61
5.1 光合特性与烟草生产61
5.2 不同栽培模式下武陵山区山地烟叶的光合特性63
5.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株光合特性的影响63
5.2.2 不同留叶数对烟株光合特性的影响67
5.3 不同栽培模式下三峡库区山地烟叶的光合特性72
5.3.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株光合特性的影响72
5.3.2 不同留叶数对烟株光合特性的影响76
5.4 双因素互作对烟株光合特性的综合效应81
5.4.1 试验设计81
5.4.2 双因素互作下烟株光合特性的变化81
5.4.3 栽培模式与山地烟叶光合特性的关系87
第6章 山地烟叶的矿质生理研究89
6.1 山地烟叶的氮素营养生理89
6.1.1 氮素营养与烟叶的生长89
6.1.2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89
6.1.3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株型特征的影响90
6.1.4 不同施氮量对烟株物质生产的影响91
6.1.5 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光合特性的影响92
6.1.6 不同施氮量对烟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93
6.1.7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群体生理特征的影响94
6.1.8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96
6.1.9 氮素营养与山地烟叶的生理代谢99
6.2 山地烟叶的钾素营养生理101
6.2.1 钾素营养与烟叶的生长101
6.2.2 不同施钾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104
6.2.3 不同施钾水平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108
6.2.4 品种×钾水平互作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111
6.2.5 钾素营养与山地烟叶的生理代谢117
第7章 山地烟叶的物质代谢研究120
7.1 山地烟叶物质代谢研究的意义120
7.2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120
7.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120
7.2.2 不同留叶数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125
7.2.3 双因素互作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129
7.3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糖及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2
7.3.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糖及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2
7.3.2 不同留叶数对烟叶糖及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3
7.3.3 双因素互作对烟叶糖及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5
7.4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氮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6
7.4.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氮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6
7.4.2 不同留叶数对烟叶氮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7
7.4.3 双因素互作对烟叶氮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138
第Ⅱ篇 山地烟叶的生长与环境适应141
第8章 山地烟叶的环境适应性研究143
8.1 烟叶生长与环境的关系143
8.2 种植密度对烟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147
8.3 留叶数对烟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149
8.4 双因素互作对烟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149
第9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152
9.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52
9.2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154
9.2.1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烟株株高与茎围的影响154
9.2.2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烟株叶片生长的影响154
9.3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光合生理的影响155
9.3.1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155
9.3.2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光合指标的影响156
9.3.3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159
9.4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物质代谢及酶的影响159
9.4.1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糖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159
9.4.2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烤烟抗性相关酶的影响160
9.5 光照强度与山地烟叶的生长代谢162
第10章 不同光质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164
10.1 光质与植物生长164
10.2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165
10.2.1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株高与茎围的影响165
10.2.2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叶片生长的影响166
10.3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光合生理的影响168
10.3.1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168
10.3.2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光合指标的影响168
10.3.3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171
10.4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物质代谢及酶的影响172
10.4.1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172
10.4.2 不同光质处理对烤烟抗性相关酶的影响173
10.5 光质与山地烟叶的生长代谢175
第11章 不同温度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178
11.1 温度与植物生长178
11.2 不同温度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180
11.2.1 不同温度处理对烟株株高与茎围的影响180
11.2.2 不同温度处理对烟株叶片生长的影响181
11.3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光合生理的影响182
11.3.1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182
11.3.2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光合指标的影响182
11.3.3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186
11.4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物质代谢及酶的影响186
11.4.1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186
11.4.2 不同温度处理对烤烟抗性相关酶的影响187
11.5 温度与山地烟叶的生长代谢188
第12章 水分胁迫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191
12.1 水分胁迫与植物生长191
12.2 水分胁迫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193
12.2.1 水分胁迫对烟株株高与茎围的影响193
12.2.2 水分胁迫对烟株叶片生长的影响193
12.3 水分胁迫对烤烟光合生理的影响194
12.3.1 水分胁迫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194
12.3.2 水分胁迫对烤烟光合指标的影响195
12.3.3 水分胁迫对烤烟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198
12.4 水分胁迫对烤烟物质代谢及酶的影响199
12.4.1 水分胁迫对烤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199
12.4.2 水分胁迫对烤烟抗性相关酶的影响200
12.5 水分胁迫与山地烟叶的生长代谢201
第13章 钾素胁迫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203
13.1 钾素胁迫与烟草生长203
13.2 不同钾水平下烟株的生长与生理表现206
13.2.1 不同时段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206
13.2.2 不同钾水平下苗期烟株的生长与生理表现210
13.2.3 不同钾水平下团棵期烟株的生长表现217
13.3 钾素胁迫对烟草抗性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219
13.3.1 钾素胁迫对烟草苗期抗性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219
13.3.2 钾素胁迫对烟草团棵期抗性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222
13.4 钾素胁迫对烟草碳、氮代谢的影响223
13.4.1 钾素胁迫对烟草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223
13.4.2 钾素胁迫对烟草团棵期碳氮代谢的影响229
13.5 不同钾水平对采后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229
13.5.1 不同钾水平对采后烟叶钾、氯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229
13.5.2 不同钾水平对采后烟叶氮及烟碱含量的影响230
13.5.3 不同钾水平对采后烟叶糖碱比、氮碱比及钾氯比的影响230
13.5.4 施钾水平与烟叶化学品质的关系231
第Ⅲ篇 山地烟叶的栽培与调控措施233
第14章 烟叶生长发育与栽培调控的关系研究235
14.1 栽培调控措施在烟叶生长中的作用235
14.2 三峡库区烟叶生长与关键栽培因子的关系238
14.2.1 生育期表现238
14.2.2 烟株生长发育表现239
14.2.3 产量性状表现242
14.2.4 烟叶化学品质245
14.2.5 三峡库区烟叶栽培因子间的相互关系250
14.3 武陵山区烟叶生长与关键栽培因子的关系250
14.3.1 生育期表现251
14.3.2 烟株生长发育表现251
14.3.3 产量性状表现254
14.3.4 烟叶化学品质257
14.3.5 武陵山区烟叶栽培因子间的相互关系262
14.4 栽培因子对重庆山地烟叶生理特性的影响263
14.4.1 栽培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263
14.4.2 栽培因子对烟株生物量的影响268
14.4.3 栽培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272
14.4.4 栽培因子对烟叶抗性相关酶的影响277
第15章 烟叶生长与关键栽培调控因子的筛选280
15.1 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筛选三峡库区山地烟叶关键栽培因子280
15.1.1 试验设计280
15.1.2 生育期表现282
15.1.3 烟株生长情况283
15.1.4 产量性状表现283
15.1.5 烟叶化学品质288
15.1.6 烟叶关键栽培因子筛选的综合结果290
15.2 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筛选武陵山区山地烟叶关键栽培因子291
15.2.1 试验设计291
15.2.2 生育期表现293
15.2.3 烟株生长情况294
15.2.4 产量性状表现295
15.2.5 烟叶化学品质300
15.3 不同海拔高度山地烟叶栽培优化模式与常规模式的比较302
15.3.1 试验设计302
15.3.2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育期比较303
15.3.3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农艺性状比较304
15.3.4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田间病害比较304
15.3.5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性状表现305
15.3.6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烟叶化学品质比较308
15.3.7 不同海拔山地烟叶栽培优化模式的综合结果308
第16章 栽培调控与山地烟叶的生长与品质310
16.1 移栽期对山地烤烟经济性状和内在质量的影响研究310
16.1.1 试验设计310
16.1.2 不同移栽期的农艺性状比较310
16.1.3 不同移栽期的经济性状比较311
16.1.4 不同移栽期的化学品质比较311
16.2 重庆烟区烤烟品种K326的最佳栽植密度研究312
16.2.1 试验设计312
16.2.2 不同栽植密度下K326的生育期312
16.2.3 不同栽植密度下K326的农艺性状表现313
16.2.4 不同栽植密度下K326的经济性状表现314
16.2.5 不同栽植密度下K326烟叶的化学品质315
16.3 绿肥、菌肥和无机复合肥配施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318
16.3.1 试验设计318
16.3.2 烟株农艺性状表现319
16.3.3 烟株生理指标的分析322
16.3.4 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325
16.3.5 经济性状表现328
16.3.6 烟叶化学品质分析331
16.3.7 综合分析比较335
16.4 双行凹型垄栽培技术对山地烤烟生产的影响336
16.4.1 试验设计336
16.4.2 不同处理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336
16.4.3 不同处理对田间成熟采烤特性的影响337
16.4.4 不同处理的经济性状比较337
16.4.5 不同处理烤烟品质性状的影响337
16.4.6 不同处理的综合分析比较338
主要参考文献340
中文索引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