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今庸 百年百名内科专家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今庸 百年百名内科专家卷
  • 李今庸撰著;李琳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589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今庸 百年百名内科专家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医家小传1

专病论治23

(一)伤寒25

【太阳病】25

1.太阳经证25

2.太阳腑证27

【阳明病】28

1.阳明经证28

2.阳明腑证29

【少阳病】30

1.少阳经病30

2.少阳太阳同病31

3.少阳阳明同病31

4.表邪内陷少阳32

【太阴病】32

【少阴病】33

1.少阴寒化证33

2.少阴热化证36

【厥阴病】38

1.厥热胜复38

2.血虚肢厥39

3.热深厥深40

(二)口眼斜42

(三)偏枯43

1.中风偏枯43

2.风湿偏枯46

(四)肢体麻木48

1.气虚麻木48

2.血虚麻木49

3.血瘀气滞麻木49

4.风痰阻络麻木50

5.蛔虫麻木50

6.乌头中毒发麻51

(五)痹证51

1.风寒湿痹52

2.热痹55

(六)历节痛57

1.寒湿凝滞历节痛58

2.湿热郁结历节痛58

(七)疟疾61

1.寒疟61

2.温疟63

3.妊娠患疟64

4.久疟64

5.牡疟65

6.劳疟65

7.疟母66

(八)痢疾68

1.痢疾初起68

2.热痢69

3.冷痢69

4.虚极下痢70

5.阳虚久痢72

6.下痢脾陷73

7.久痢74

8.噤口痢74

(九)浮肿76

1.发汗消肿法76

2.利尿消肿法80

3.逐水消肿法84

4.泻肺消肿法85

5.散结消肿法85

6.健脾消肿法86

7.补肾消肿法86

8.化痰消肿法87

(十)风肿89

(十一)臌胀91

1.水臌初起91

2.气臌92

3.血臌94

4.虫臌95

(十二)黄疸96

1.湿热黄疸96

2.寒湿黄疸98

3.中毒性黄疸99

4.女劳疸99

5.酒黄疸100

(十三)痰饮101

1.痰饮102

2.支饮105

3.悬饮106

4.溢饮107

(十四)咳嗽109

1.痰湿咳嗽109

2.肺热咳嗽113

3.肺燥咳嗽114

4.瘀血咳嗽116

(十五)喘证117

1.肺气失降喘息118

2.肾不纳气喘息120

3.心阳不振喘息121

4.阴虚阳脱喘息122

(十六)哮证123

1.风寒束肺、气郁化热哮喘123

2.外寒激动内饮,上逆犯肺哮喘124

3.痰浊阻遏肺窍,息道闭塞哮喘126

(十七)心悸128

1.心气虚129

2.心营虚129

3.心脾两虚130

4.血瘀心悸131

5.痰饮内停133

6.妇科手术后心悸136

(十八)失眠137

1.虚证失眠137

2.实证失眠139

(十九)善欠146

1.热病后阳气郁陷146

2.脏躁147

3.痰郁气滞147

(二十)消渴148

1.上消149

2.中消149

3.下消149

4.血热消渴152

5.肝火消渴153

6.蛔虫消渴153

(二十一)热淋156

1.湿热淋证156

2.湿热伤阴淋证156

(二十二)血淋157

1.湿热壅结157

2.阴虚火动158

(二十三)石淋159

1.阳气不化,滓质结砂159

2.郁热伤阴,滓质结砂161

3.肾气亏虚,滓质结砂162

(二十四)癃闭163

1.热邪伤阴,气化失职163

2.肾水亏虚,气化失职164

3.相火偏亢,气化失职164

4.水气阻滞,气化失职165

(二十五)浊证166

1.尿浊166

2.精浊167

(二十六)遗精169

1.肾阴不足,相火内扰169

2.肾气虚弱,不能固精170

3.风邪内扰遗精170

4.精关不固滑精172

5.肝经湿热遗精172

(二十七)睾丸胀痛174

(二十八)大便秘结176

1.燥热便秘176

2.寒积便秘177

3.脾约便秘178

4.血虚燥结178

5.津枯肠燥179

6.肺津不布179

7.妊娠便秘181

8.肠道津液枯绝182

(二十九)脱肛183

1.肺气壅滞脱肛183

2.中气下陷脱肛183

3.脾肾虚寒脱肛184

4.肾气亏虚脱肛184

5.中虚肠燥有风脱肛185

6.小儿脱肛186

(三十)狂证186

1.胆热内扰发狂186

2.痰浊内扰发狂188

3.痰火扰心发狂190

4.肝郁化火发狂191

5.阳明腑实发狂193

(三十一)癫证194

(三十二)痫证196

1.风痰阻窍196

2.热甚生风198

(三十三)眩晕200

1.肾虚眩晕200

2.血虚眩晕202

3.气虚眩晕203

4.痰饮眩晕203

(三十四)项强205

(三十五)肩臂痛206

1.痰浊阻滞206

2.风湿壅滞207

(三十六)胃痛208

1.气虚胃痛208

2.脾虚胃热胃痛211

3.脾胃虚寒胃痛212

4.脾胃虚热213

5.肝木乘脾胃痛214

6.气滞胃痛214

(三十七)腿痛216

1.寒凝疼痛216

2.瘀血疼痛217

(三十八)吐血218

1.热盛吐血218

2.中气虚寒吐血219

3.寒热错杂吐血220

(三十九)便血222

1.湿热蕴结便血222

2.脾胃虚寒便血222

3.气血两虚便血223

4.心脾两虚便血224

5.瘀血内阻便血225

(四十)尿血226

1.肝肾阴虚226

2.瘀血尿血227

(四十一)紫斑228

1.心脾两虚228

2.冲任不固229

3.肺虚气燥231

4.阴虚血少232

5.瘀血阻滞234

6.风寒袭表235

(四十二)肺痈236

1.《千金》苇茎汤证237

2.桔梗汤证238

3.桔梗白散证238

4.民间蟾蜍方239

5.薏苡附子败酱散证240

(四十三)肠痈242

1.大黄牡丹皮汤242

2.清肠饮243

(四十四)月经过多245

1.血热月经过多245

2.气虚月经过多246

3.血瘀月经过多247

(四十五)月经过少与闭经248

1.气虚月经过少或闭经249

2.血虚月经量少或闭经253

3.肝郁气滞月经过少或闭经253

4.血瘀月经量少或闭经254

5.寒凝月经量少或闭经254

6.痰湿月经量少或闭经255

(四十六)崩漏257

1.气虚崩漏257

2.气阴两虚崩漏258

3.血瘀崩漏259

(四十七)癥瘕260

1.气滞瘕聚260

2.痰湿癥瘕261

3.血瘀气滞261

(四十八)脏躁265

(四十九)小儿惊风267

1.急惊风267

2.慢惊风268

(五十)麻疹269

1.疹点出齐以前270

2.疹点出齐以后271

3.麻疹内陷272

4.麻疹鼻衄、齿衄273

5.麻疹咽喉疼痛274

6.麻疹牙疳275

7.麻疹下利275

8.麻疹后咳嗽276

(五十一)蛔虫病276

1.一般蛔虫证277

2.吐蛔277

3.脾虚夹蛔278

4.蛔虫消渴278

(五十二)痒疹279

(五十三)带状疱疹280

1.龙胆泻肝汤281

2.鱼腥草煎281

3.外用方282

(五十四)疔疮282

(五十五)咽喉疼痛284

1.燥热咽喉疼痛285

2.火毒咽喉疼痛285

3.痰湿咽喉疼痛286

4.肺痨咽喉疼痛286

5.肾虚咽喉疼痛287

诊余漫话289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探讨291

(二)论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297

(三)“中医”与“中药”的关系303

(四)中药“十八反”305

(五)谈谈《黄帝内经》中的“五味所入”306

(六)论《金匮要略》“水气病”的继承和发展310

(七)略论瘀血的成因和证治315

(八)咳喘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329

(九)二陈汤临床运用十五例334

(十)四升丹338

(十一)红升丹339

(十二)1970年在鄂西北大山区调查中草药339

1.草药治疗肺痈病经验介绍339

2.单方治愈一例腹内包块的调查341

3.血灵治疗闭经病的经验介绍342

4.路边黄治疗奶花疮(乳痈)的经验介绍343

5.塞鼻疗法治疗马串铃(瘰疬)病疗效的初步调查344

6.流水藤治疗疖痈的经验介绍346

7.巴树治疗漆疮(漆瘙子)的经验介绍348

8.蛇药草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介绍349

9.预防毒蛇咬伤中毒方介绍351

10.降龙草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介绍352

(十三)说“痔疮”353

附录:随师录选354

年谱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