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话本小说文体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话本小说文体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596409.jpg)
- 王庆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4860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话本小说-文体-文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话本小说文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谭帆1
导言1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1
二、研究基础及现状5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1
第一章 论“话本”——“话本小说”文体概念考辨15
第一节 “话本”考15
一、“伎艺的底本”16
二、“伎艺的故事内容”或“通俗故事读本”19
三、“话柄”或“旧事”25
第二节 “话本小说”类作品的前称及其演变27
一、“小说”——宋元时期小说家话本的一种特称27
二、“小说”、“演义”、“稗史”、“传奇”——明清时期的泛称28
三、“词话”——明清时期宋元小说家话本的一种特称30
第三节 “话本”概念近现代的确立及当代推演35
一、“话本”概念近现代的确立36
二、“话本”概念的当代推演39
三、“话本”概念确立和推演中的认识误区及局限性41
一、“说话”伎艺的发展与成熟46
第二章 话本小说文体之发生46
第一节 从口头伎艺到案头话本46
二、宋元小说家话本的文本性质及刊刻流行50
三、从口头伎艺到阅读文本的案头化53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之滥觞——宋元小说家话本文体考论57
一、宋元小说家话本之判定57
二、篇章体制之口头文学性59
三、叙事结构与叙事方式:以故事价值为叙事焦点67
四、叙事文化精神之民间性和市井趣味73
一、从文学读物到文学文体78
第三章 话本小说文体之独立与成熟78
第一节 话本小说文体之独立78
二、口头文学叙事传统的初步案头化81
三、文人叙事传统的径直回归86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之成熟——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88
一、文人参人与话本小说文体之成熟88
二、篇章体制的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92
三、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故事价值与人物、主题价值并重97
四、叙事文化精神之雅俗相融105
五、宋元旧篇的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改造111
六、话本小说文体规范和传统的确立113
第四章 话本小说文体之发展与演变119
第一节 明末话本小说文体之雅俗分流119
一、文人化与文人性文体的形成119
二、适俗化与适俗性文体的形成126
三、雅俗相兼之特例:《石点头》、《鸳鸯针》131
第二节 清前期话本小说文体之整合与俗化——适俗化的扩展与文人性的多样化133
一、文体适俗化的扩展133
二、雅俗交融与文人化的多样性发展139
一、篇章体制与叙事模式的笔记化146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话本小说文体之变异与消亡146
二、叙事文化精神的说教化151
三、话本体变异、消亡之原因153
第五章 话本小说之文体特性——话本体与其他古代小说文体类型之比较155
第一节、话本体与章回体之比较155
一、“入话”与“楔子”156
二、“说书人”:主观与客观语调157
三、叙事结构和视角:“文心”之深与浅160
四、文人化与文体品性的高低之分163
第二节 话本体与笔记体、传奇体之比较166
一、“记述者”与“说书人”167
二、“客观记述”与“主观讲述”168
三、题材取向与表现旨趣:雅俗之别170
四、叙事结构和视角:渊源与格局之异172
第三节 话本体与其他短篇白话小说文体之比较175
一、明代各诸司公案小说175
二、《女才子书》、《古今列女传演义》等通俗传记176
第一节 话本体与中篇章回小说文体之兴起179
一、中篇章回小说之界定179
第六章 话本体对其他小说文体之影响179
二、话本体的章回化、单篇刊行与中篇章回小说之兴起182
三、话本体与中篇章回小说之文体形态184
第二节 话本体与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体之通俗化187
一、元明中篇传奇小说之界定187
二、话本体与中篇传奇小说篇章体制之口头文学色彩188
三、话本体与中篇传奇小说叙事模式之通俗化191
附录:明清话本小说及其他短篇白话小说集编年叙录196
主要参考书目242
后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