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性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性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593613.jpg)
- 李晓凤,佘双好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066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质性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什么是质性研究方法1
一、质性研究的初步定义2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与联系7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与限制10
第二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不同的理论范式13
一、三大理论范式及其基本差异15
二、质性研究与三大理论范式的关系18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用途19
第三节 质性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22
一、质性研究在西方社会的起源22
二、质性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变25
第四节 质性研究的伦理和政治29
一、质性研究与伦理、政治思考的同在29
二、质性研究中的研究伦理原则32
第五节 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及心理咨询实务的异同42
一、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及心理咨询实务的相同之处42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人员学习质性研究方法的好处43
三、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及心理咨询实务的差异45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48
第二章 理论基础48
一、生活世界:质性研究的对象49
二、深描诠释:质性研究的解释方法51
三、默会知识:质性研究的素养58
第二节 扎根理论研究法:渊源、原则、技术与涵义66
一、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渊源66
二、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原则与技术70
三、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涵义与结论76
一、象征互动论的基本观点78
第三节 象征互动论与语言的社会涵义78
二、语言即是社会行动81
三、结束语84
第四节 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85
一、研究即实践85
二、研究过程即批判的探索86
三、研究者即“热情学术”的探究者88
四、批判民族志研究与行动研究89
五、总结94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的主要模式95
第三章 研究设计95
一、循环式建构主义研究设计的模式96
二、批判理论/生态式研究设计的模式96
三、各种互动模式97
第二节 选择研究主题99
一、从事质性研究的理由100
二、选择熟悉或不熟悉的研究主题102
第三节 质性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104
二、界定研究问题105
一、研究现象的描述性定义105
三、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7
四、确定研究的背景知识108
五、单一个案研究的运用110
六、确定研究对象的抽样111
七、研究关系的精要讨论111
八、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112
九、研究结果的检测手段之抉择113
第四章 资料收集的方法119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119
一、应抽取什么样本120
二、如何抽取样本123
三、抽取样本的原则129
第二节 参与观察132
一、参与观察法是一种充满人性的研究法133
二、参与观察法的运用135
三、在参与观察中如何做观察与记录137
四、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139
第三节 深入访谈141
一、何谓深入访谈141
二、访谈的历程143
三、深入访谈的优缺点150
第四节 焦点团体访谈152
一、焦点团体访谈的缘起152
二、焦点团体访谈的内涵与使用原则153
三、如何实施一个有效的焦点团体访谈155
四、如何组成有效的焦点团体156
五、焦点团体访谈的特点、优点与弱点158
第五节 不同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162
一、民族志研究法与资料收集162
二、口述史与资料收集164
三、叙事研究与资料收集168
四、扎根理论研究法与资料收集171
五、行动研究法与资料收集174
第五章 资料分析的方法178
第一节 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179
一、质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层级180
二、质性资料的处理181
三、整理与初步分析访谈资料182
四、资料分析前的初步整理原则184
第二节 质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185
一、阅读原始资料186
二、开放性编码登录188
三、主轴性编码登录190
四、选择性编码登录191
五、资料的归类与深入分析192
第三节 质性资料分析的方法、手段及思维方式195
一、质性资料的一般分析方法195
二、质性资料的特定分析方法203
三、质性资料的分析手段与思维方式208
一、民族志研究法的资料分析与可信程度213
第四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不同资料分析213
二、口述史的资料分析与应注意的事项214
三、叙事研究的资料分析215
四、扎根理论研究法的“译码”资料分析与抽样219
五、行动研究法的资料分析与结果检验221
第六章 质性研究报告的撰写225
第一节 什么是质性研究中的“写作”225
一、质性研究的写作是真正的撰写226
二、质性研究的写作是对现实的建构227
三、质性研究的写作是权力与特权228
第二节 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方式229
一、质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229
二、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231
第三节 质性研究报告写作的基本原则233
一、深描233
二、注意作者自己的态度与语言234
三、考虑写作的对象:读者235
四、在时间向度上连续的报告与断代的报告的抉择237
五、在连续向度上呈现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抉择238
六、反省:多少算太多239
七、在报告中使用数字241
八、撰写的立场242
第四节 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244
一、民族志的写作风格244
二、发展的写作风格:隐喻法、术语与后现代主义250
第五节 撰写质性研究报告的具体步骤与诀窍255
一、起头256
二、继续写作257
三、整理初稿259
四、收尾260
第七章 质性研究的检测:严谨性与关联性262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与研究效度262
一、从范式的角度看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262
二、质性研究中的效度及其分类267
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严谨性问题276
一、质性研究严谨性的认识论争议276
二、质性研究严谨性的定义278
三、质性研究的可信性的威胁279
四、质性研究严谨性的指导原则280
一、长期投入281
第三节 质性研究的效度检验:增进严谨性的策略281
二、多元交叉法283
三、同辈的参与讨论285
四、回访受访者286
五、反例分析287
六、审查:留下线索288
第八章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议及未来的出路291
第一节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议291
一、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292
二、反实证主义浪潮及质性研究296
三、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议及科学方法的讨论301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未来走向与出路302
一、社会研究的未来走向与出路问题302
二、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能否结合的具体观点304
第三节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307
一、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为什么要结合307
二、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如何结合313
附录1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321
附录2 美国心理协会(APA)伦理准则及行为规范342
参考文献与注释366
后记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