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宋英辉,汤维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45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证据-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证据法学基础理论3

第一章 绪论3

一、证据法的功能4

二、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27

三、证据法学的研究范式35

第二章 证据法基本原则48

一、证据裁判原则48

二、自由心证原则57

三、真实发现原则68

四、直接言词原则72

五、利益衡量原则83

第三章 司法裁判中的事实90

一、作为认知对象的事实:案件事实90

二、作为认知结果的事实:司法裁判事实101

第四章 证据112

一、证据概述112

二、证据种类126

三、证据分类132

第五章 证明142

一、证明的概念143

二、证明的相关理论153

第二编 刑事证据法专题169

第六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理念169

一、无罪推定169

二、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173

第七章 现代证据法视野下的口供176

一、口供与有罪供述关系的定位176

二、口供与物证关系的定位178

三、口供的任意性与真实性182

第八章 证人制度204

一、目击证人制度204

二、污点证人豁免制度217

三、证人宣誓制度227

四、权利平衡视角下的证人保护239

五、普通证人的意见证据251

第九章 特殊侦查手段获得材料的证据运用260

一、监听获得材料的证据运用260

二、心理测试检查获得材料的证据运用272

三、诱惑侦查获得材料的证据运用283

第十章 宪法视野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95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含义295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创立与发展297

三、其他国家及国际公约关于证据排除的规定306

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完善308

第十一章 对质诘问权314

一、对质诘问权的历史源流考察315

二、对质诘问权的价值分析328

三、对质诘问权的配套制度分析335

四、我国的对质诘问权问题342

一、英美法系辩方举证责任352

第十二章 辩方的举证责任352

二、大陆法系辩方举证责任357

三、两大法系辩方的举证责任之比较360

四、我国辩方举证责任的现状及立法完善366

第三编 民事证据法专题375

第十三章 我国民事证据立法的现状375

一、证据司法解释的创新376

二、证据司法解释的不足与缺陷379

一、价值目标的科学设定385

第十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证据立法的基本思路385

二、诉讼模式的现实化选择387

三、契合中国国情389

四、将证据交换作为制度构建的核心环节390

五、贯彻诚信原则、强化诚信观念393

六、“价值——原则——制度——规则”立法结构之选择398

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模式与证据制度的比较法考察401

一、对抗制对证据制度的影响401

二、陪审制对证据制度的影响409

三、集中制对证据制度的影响412

第十六章 民事证明标准415

一、民事证明标准的功能415

二、盖然性证明标准的确立及其特点416

三、证明标准的适用条件419

四、民事证明标准的类型420

五、我国证明标准的确立425

六、释明的证明标准427

第十七章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429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含义429

二、举证责任倒置与相邻概念的辩证关联433

三、举证责任倒置的分类436

四、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因440

五、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立法与个案分析443

一、证据交换制度的含义与特点448

二、证据交换制度的类型448

第十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448

三、证据交换的原则451

四、证据交换的主持者452

五、与证据交换有关的几个概念及其辨析454

六、我国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458

第十九章 民事举证妨碍制度463

一、举证妨碍的法理基础463

二、举证妨碍的构成要件与表现形式465

三、举证妨碍的法律后果467

四、我国举证妨碍推定的立法缺陷470

第二十章 民事证据契约论473

一、证据契约的类型473

二、证据契约的效力476

三、证据契约效力的判断478

第二十一章 民事证据排除规则481

一、证据能力与证据排除规则481

二、我国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架构482

三、无关联性的证据排除485

四、无真实性的证据排除488

五、非法证据的排除489

第四编 行政诉讼证据法专题501

第二十二章 现场笔录501

一、关于现场笔录含义的不同见解501

二、现场笔录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502

三、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的法定证据之一505

四、现场笔录作为行政证据的地位507

五、现场笔录作为独特证据种类的价值508

六、现场笔录的形式与内容509

七、现场笔录的适用情形511

八、现场笔录的审查511

第二十三章 行政案卷排除规则514

一、行政案卷制度514

二、案卷排除规则的制度功能517

三、行政诉讼案卷排除规则518

四、我国行政诉讼案卷排除规则519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倒置524

一、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524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含义525

三、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含义526

四、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发展529

五、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原因分析531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原告的举证责任534

一、原告的权利及其实现534

二、原告举证责任承担的学理争议537

三、国外相关立法与理论540

四、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法理分析547

五、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552

六、原告举证责任的履行557

第二十六章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559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559

二、证明标准的内部结构及适用范围561

三、不同证明标准之间的关系及转化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