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终结之后 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 an aesthetic rethinking of art's duration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终结之后 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 an aesthetic rethinking of art's duration
  • 刘悦笛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出版社
  • ISBN:78071817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艺术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艺术终结之后 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 an aesthetic rethinking of art's duration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艺术终结论的美学沉思录 1

第一章 “杜尚难题”的谜语特质 3

— 1917年:小便器变《喷泉》事件 3

二 在“后现代”视野中重审“杜尚难题” 6

三 杜尚的“反艺术”引发“艺术终结” 9

四 “杜尚难题”的多元衍生问题  15

五 观念、极少、波普、行为和装置艺术的解答方式18

— 1828年:黑格尔《美学讲演录》的宣判 23

第二章 “艺术”两度终结了吗? 23

二 1984年:丹托《艺术的终结》的宣言 29

三 终结≠终止:“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 35

四 终结于何处:“哲学对艺术的剥夺” 40

五 丹托与他的批评者们的交锋43

六 反正两题:“丹托—卡罗尔之争”的美学意蕴 49

第三章 “艺术史”还有历史吗? 57

一 1981年:菲舍尔《艺术史终结了》的宣称 57

二 1984年:贝尔廷《艺术史的终结?》的反诘 60

三 1984年:丹托《艺术的终结》里的艺术史 66

四 终结≠结束:悖反“线性的进步观念” 71

五 丹托的“艺术史叙事模式”三段论  78

六 卡里尔的“艺术史撰写原则”新论 84

第四章 “艺术家”死了吗? 93

一 “艺术家”是如何诞生的? 93

二 变异的“趣味美学”与“天才观念”的出场 99

三 1966年:福柯《词与物》里“人的终结”104

四 1968年:从福柯“何为作者”到巴特“作者之死”107

五 博依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年代111

一 杜尚之后“康德美学”的二律背反125

第五章 “审美经验”终结了?125

二 1964年:迪基的“审美态度的神话”132

三 由古至今:“传统的说明”与“寓意的说明”141

四 1997年:舒斯特曼的“审美经验的终结”146

五 终结=恢复:回到“一个经验”的审美经验150

第六章 “艺术理论”的终结?163

一 艺术的“解光晕化”匹配“坏的审美时代”163

二 理论的角色切换:从“阐释者”到“立法者”173

三 1964年:丹托独创的“艺术界”理论178

四 1974年及其后:迪基修正前后的两种“惯例论”186

五 欧美“分析美学”在当代缘何衰微?194

六 走向“自我解构”的今日艺术理论203

第七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美学的黄昏215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结构性描述 215

二 交锋Ⅰ:“生活实用的审美化”对“审美非功利性” 219

三 交锋Ⅱ:“有目的的无目的性”对“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223

四 交锋Ⅲ:“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体”对“审美经验的孤立主义” 226

下编 艺术趋向终结的绵延之途 231

一 达达派先驱:“现成物成为艺术”233

第八章 从波普艺术到激浪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 233

二 汉密尔顿:原初的11种“波普美学”特质235

三 拼贴现实:电子时代沃霍尔的“常人哲学”242

四 丹托的“平凡物的变形”与《布乐利盒子》 251

五 波普常用手法:挪用·复制·并置255

六 “抹去界限”:激浪派的基本理念 266

七 波普艺术之后的“日常生活美学”269

第九章 从偶发、身体到行为艺术:复归到身体 277

一 从艺术的行为到“行为艺术”277

二 四元素:“环境”、“身体”、“行动”和“偶发” 285

三 在先的“偶发艺术”与同发的“身体艺术” 291

四 “身体作为语言”叙事和“艺术作为表演”模式298

五 行为艺术之后的“身体过程美学”  303

第十章 观念艺术:艺术化成观念与观念变成艺术 311

一 艺术观念:“始而追求,继而达到,终于超越”  311

二 语言学观念主义:“哲学之后的艺术”显现  316

三 非理性观念主义:“非逻辑判断”的经验外化  323

四 “非物质化”取向与“反禅宗体验”  328

五 “艺术就是艺术的定义”与“见山仍是山”337

六 观念艺术之后的“观念主义美学”  342

第十一章 大地艺术:艺术自然化与自然艺术化 349

一 “天地有大美”:大地艺术与“道家美学”的会通349

二 “原天地之美”:重思“人与天地参”的新型关系356

三 “道法于自然”:由“自然审美”的三种范式观之360

四 大地艺术之后的“自然环境美学”364

结语 全球艺术的终结?美学理论的终结? ——在“历史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369

【附录】当图像“解码”成为信息:从电子艺术的美学谈起 387

后记 徘徊在艺术与哲学的“交融地带” 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