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河文化新探 “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淮河文化新探 “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570464.jpg)
- 程必定,魏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3353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淮河-流域-文化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淮河文化新探 “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淮河文化研究的意义3
整合资源 深入研究——“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开幕词 祁家云3
创阜阳师院特色 迎淮河文化盛会——“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欢迎辞 胡鹤玖5
昔日三清贯颍 今朝名家云集——在“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杜长平7
淮河文化的弘扬与淮河流域的崛起——“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的学术总结 程必定9
集众家智慧 出文化精品——“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闭幕词 郑禹14
继往开来 展淮河灿烂文化——“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综述 马鸿雁 刘宏16
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意见 李良玉25
二、淮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25
淮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陈立柱 洪永平30
试论淮河文化的水文化特质 亓龙38
安徽淮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之光 臧志攀 王政51
漫漫文化路 悠悠两淮情——评《两淮文化》 赵欢欢59
三、老庄哲学与淮河文化67
论楚淮文化对道家生命哲学形成的影响 李霞67
从清静无为到奋发有为——《淮南子》思想研究 王国良75
魏文帝曹丕之“慕通达”及其原因与影响考论 王永平80
《淮南子》的“无为”论 史向前92
元代艺术思想中的庄子哲学 孙小力97
老庄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冲突 李晓元107
曹植与汉魏之际文化变迁 胡秋银113
和声无象 哀心有主——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黄毓任121
浅谈淮河道家美学思想 武培权132
老子治国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汪增相139
美在自然与美是道德——庄子康德美学追求之比较 常娟147
四、语言文学与淮河文化159
曹植创作“情兼雅怨”说略 刘跃进159
曹植札记(三题) 顾农163
《淮南子》文艺审美思想述评 吴建民171
三曹文书的文学色彩 魏宏灿177
乡村叙事与皖北文化寻踪——王安忆小说的一种解读 朱育颖185
试谈欧阳修苏轼的颍州诗词 王秋生195
“抱利器而无所施”——曹植后期表之不足 王启才202
“白战体”与颍州之关系 张明华210
“淮河文学”生成浅论 方川215
试析钟嵘《诗品》对曹丕的品评 刘飞220
追摹汉魏各有心——谢灵运与江淹拟建安诗之比较 郑虹霓226
阜阳方言的名量词 魏锦虹232
“鸡”“鸭”在阜阳方言中的变调考察 苏锡育242
小议临泉方言中比喻格式“给……啷” 于芹248
五、历史地理与淮河文化255
淮域形势与六朝历史(提纲) 胡阿祥255
元代济州河的兴建及其作用 张金铣257
古代战乱之际淮北居民的外徙 吴海涛264
论曹操开发江淮、经略合肥 周怀宇269
明代凤阳一府的赈灾 周致元280
淮河流域黄患与徐州城市变迁 赵明奇 周玉涛288
关于刘锜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李兴武296
对捻军运动两个学术观点的新探讨 徐修宜302
十年来捻军运动史研究 唐俊峰 于文善310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患灾害及其治理 于文善 胡亚魁318
明代河图与黄淮水利 王大庆327
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 蒲霞340
明初帝后与明代妇学——以《仁孝文皇后内训》为中心 邱瑰华348
宋金和战期间两淮路水利事业的兴废 陈艳354
从考古资料看龙山时期淮北地区的水灾现象——兼论龙山时代该地区经济与气候之关系 冀和362
李景聃在安徽寿县的考古调查 张爱冰375
齐鲁史前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兼论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的结合 孙天胜381
“腰斩”之痛:探究淮北衰退之谜——评吴海涛著《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马俊亚387
关注淮北 发展淮北 以昨天为鉴——评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苏亚平 于文善393
淮河流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设想 张文华396
魂牵梦绕淮河情——评《淮河传》 余璐399
古蔡国三次迁都与其联姻外交 孙友虎405
六、社会经济与淮河文化415
存同求异:近代江南淮北社会文化的比较观 池子华415
淮河流域近代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唐元海427
《老子》“法律思想”质疑 李良玉434
管仲为政的思想是改革旧序与孝悌伦理的绾合 陆琳439
晚清两淮地区灾荒与民间秘密结社 梁家贵443
明清社会对蚌埠演变轨迹的影响 郭学东453
基督教信仰与农民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皖西北农村为个案研究 王申红459
论老庄的道德观与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建构 伍德勤467
江淮地区婚嫁习俗的传承与变异 刘家富472
淮河流域安徽省部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汪燕敏480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文化原因分析 石经海491
欠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郇红艳 朱剑峰502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述评 朱正业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