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567902.jpg)
- 许皆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60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犯罪集团-刑事犯罪-研究-台湾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范围3
一、研究动机3
二、研究范围3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4
一、研究方法4
二、研究目的5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限制6
一、研究架构6
二、研究限制7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的相关理论8
一、理性选择组织犯罪理论8
图次10
图1-4-1 Lupsha的有组织犯罪成长图10
二、私人保护理论10
三、非法权力模式论13
四、形成理论的实务价值15
第一节 犯罪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有组织犯罪19
第二章 有组织犯罪的相关概念19
一、犯罪组织20
二、有组织犯罪21
三、国际间对有组织犯罪之界定22
第二节 黑社会、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犯罪、黑道24
一、相关概念的说明24
二、黑社会、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犯罪27
三、黑道31
第三节 帮会、帮派、组合、犯罪结社33
一、帮会与帮派的一般概念34
二、帮会与帮派的法律概念35
三、犯罪结社37
四、综评38
第四节 流氓、流氓行为40
一、流氓40
二、流氓的法律概念41
三、综评43
第三章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有组织犯罪概况44
第一节 世界各主要国家44
一、美国45
表3-1-1 美国的有组织犯罪类型47
表次47
表3-1-2 三十年来美国有组织犯罪的取缔50
二、德国52
三、意大利57
四、日本65
五、中国大陆71
第二节 国际合作打击有组织犯罪之趋势79
一、那不勒斯宣言79
二、巴勒莫公约83
三、台湾法制与国际趋势之接轨88
第三节 台湾黑社会组织与境外国外黑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90
二、台湾与日本黑社会组织的互动91
一、台湾与香港黑社会组织的互动91
三、海峡两岸黑社会组织的互动93
第四章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现象之历史演进96
第一节 台湾地区黑社会组织的起源97
一、天地会97
二、日据时代101
三、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103
第二节 清朝时期105
一、洪门106
二、青帮108
三、中国帮会文化对台湾黑社会的影响110
一、浮浪者兴风作浪112
第三节 日本领台时期112
二、取缔政策、法规114
三、强制劳动的制度117
表4-3-1 台湾地区强制就业浮浪者人员118
第四节 台湾地区光复后至今120
一、1945年至1954年间121
二、1955年至1984年间123
三、1985年至1990年间124
四、1991年迄今125
第五节 综评127
第一节 台湾帮派犯罪组织的类型129
第五章 台湾地区帮派犯罪组织分析129
一、台湾地区“司法实践”的分类129
二、台湾地区“刑事警察局”的分类130
三、台湾地区学术界的分类131
一、竹联帮(组织型代表之外省挂)133
第二节 台湾帮派犯罪组织类型的代表133
图5-2-1 竹联帮组织概况图136
表5-2-1 台湾地区黑道暗语黑话释意139
二、天道盟(组织型代表之本省挂)145
图5-2-2 天道盟组织概况图146
三、牛埔帮(角头型代表)149
四、郑太吉组合(聚合型代表)152
图5-2-3 郑太吉组合组织图155
五、综评156
第三节 台湾帮派犯罪组织基本态势156
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帮派犯罪组织的基本态势157
表5-3-1 活跃于台北区的不良少年帮派状况157
表5-3-3 台北市十六个行政区的帮派162
表5-3-2 台湾地区1966年、1967年间重新恢复或新创的帮派162
二、1996年之前台湾帮派犯罪组织的基本态势166
图5-3-1 台湾地区不良帮派组合分布图167
表5-3-5 高雄市分布情况168
表5-3-4 台北市分布情况168
表5-3-6 台湾省分布情况169
三、1996年6月后(帮派清查后)台湾重点帮派组织的基本态势171
表5-3-7 1996年6月后台湾重点帮派组织基本态势171
四、综评:至2004年的态势172
第四节 台湾帮派犯罪组织分布状况173
表5-3-8 台湾地区历年列管不良帮派组合数及成员数173
一、2001年台湾帮派犯罪组织分布状况173
表5-4-1 2001年台湾黑社会帮派犯罪组织分布状况174
表5-4-2 2002年底台湾地区各帮派组合成员数175
表5-4-3 台湾地区列管不良帮派组合及成员175
二、2002年台湾帮派犯罪组织分布状况175
三、2003年台湾帮派犯罪组织分布状况176
表5-4-5 台湾地区列管不良帮派组合及成员177
表5-4-4 2003年底台湾地区各帮派组合成员数177
四、2004年台湾帮派犯罪组织分布状况178
第五节 综评179
第六章 台湾地区帮派入侵校园问题181
第一节 台湾地区少年犯罪问题182
表6-1-1 台湾地区少年嫌疑犯人数及涉案类别构成比183
一、少年偏差行为183
二、少年犯罪184
三、少年入帮185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少年加入帮派的原因187
一、帮派与少年犯罪之关系187
二、少年入帮危险因子188
第三节 台湾地区帮派入侵校园191
表6-3-1 2004年台闽地区处理帮派组织吸收少年学生加入分析统计表192
一、帮派分子在校园内的活动方式192
二、帮派吸收学生之原因194
三、帮派吸收学生之手段195
第四节 防制帮派入侵校园对策198
一、防制帮派入侵校园对策198
表6-4-1 台湾地区中辍防制方案之建构网络201
二、防制帮派入侵校园措施203
第五节 综评206
第七章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产生的原因209
第一节 犯罪原因理论209
表7-1-1 三种主要犯罪社会学理论之比较210
一、犯罪社会学210
二、犯罪心理学217
第二节 犯罪原因的实务观察220
一、政治原因220
二、经济原因221
三、社会原因223
四、历史原因224
五、心理原因225
第三节 综评226
第八章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对策探讨228
第一节 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的预防与控制228
一、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防制的立法沿革229
二、台湾地区阶段性的扫黑政策233
表8-1-1 台湾地区阶段性扫黑政策一览表238
表8-1-2 台湾历次扫黑专案成果统计表239
三、台湾地区历年扫黑专案239
表8-1-3 台湾地区历年“警察机关”执行治平专案到案人数统计表(2000-2004年)247
表8-1-4 台湾地区历年(10年)“警察机关”检肃流氓人数248
表8-1-5 台湾地区实施不良帮派组合专案临检成果249
表8-1-6 台湾地区历次雷霆专案执行成果250
表8-1-7 台湾地区历年扫除黑道暴力成果表255
表8-1-8 台湾地区各县市“警察机关”检肃流氓人数(2005年1-6月)256
四、台湾地区扫黑案例(2003-2004年)257
第二节 台湾地区防制有组织犯罪的法制面对策259
一、台湾地区“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条259
二、台湾地区《检肃流氓条例》260
三、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防制条例》263
表8-2-1 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防制条例》条文要旨立法目的解析表265
表8-2-2 台湾地区办理登记解散犯罪组织及脱离犯罪组织成员分布情形一览表267
四、台湾地区其他相关法制268
第三节 台湾地区防制有组织犯罪的执行面对策284
一、台湾地区相关法律的检讨修订284
二、两岸共同合作打击犯罪288
三、台湾地区彻底整顿流氓帮派290
四、台湾地区恐怖活动的预防与处理292
五、台湾地区加强合作查缉跨国或跨境有组织犯罪294
第九章 结论296
第一节 结论296
第二节 建议302
一、著作、书籍类307
参考文献307
二、论文、文章类311
三、外文书目类314
四、报章杂志类316
五、网址317
附录一、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防制条例》318
附录二、台湾地区《检肃流氓条例》322
附录三、台湾地区《检肃流氓条例施行细则》329
附录四、台湾地区《扫除黑金行动方案》341
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