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修辞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修辞学
  • 黎运汉,盛永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644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修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修辞学的基本理论1

第一章 修辞和修辞学的含义、性质及社会价值3

第一节 修辞和修辞学的含义3

一 修辞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活动3

二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修辞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的科学7

第二节 修辞和修辞学的性质7

一 修辞是言语现象7

二 修辞学属语言运用的科学8

第三节 修辞和修辞学的社会价值10

一 修辞是兴国、修身、立业的重要手段10

二 修辞学是在社会语用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的科学14

思考与练习(一)15

一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17

第一节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17

第二章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范围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7

二 修辞学的研究任务20

三 修辞学的研究范围22

第二节 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8

一 修辞学与语法学29

二 修辞学与逻辑学30

三 修辞学与心理学31

四 修辞学与语义学32

五 修辞学与语用学33

六 修辞学与语体学34

七 修辞学与风格学35

思考与练习(二)37

第三章 修辞学发展繁荣的轨迹和现状38

第一节 修辞学发展繁荣的轨迹38

一 萌生期38

二 缓慢发展期40

三 普及期41

四 沉寂期42

五 繁荣期42

第二节 修辞学研究的现状45

一 修辞学研究取得的成就45

二 修辞学研究存在的问题48

思考与练习(三)50

第四章 修辞与语境51

第一节 语境及其构成51

一 语境及其研究51

二 语境的构成57

第二节 语境的修辞功能61

一 简省的功能61

二 语义补充的功能63

三 创设变异的功能67

思考与练习(四)72

第五章 修辞的原则73

第一节 修辞的表达原则73

一 立诚74

二 切旨79

三 适境86

第二节 修辞的接受原则102

一 依据表达主体的话语文章103

二 充分利用语境因素114

思考与练习(五)119

第二编 语料修辞123

第六章 语音修辞123

第一节 语音与修辞123

一 现代汉语语音特点123

二 汉语语音的修辞功用124

一 连绵词的修辞功用126

第二节 连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126

二 叠音词的修辞功用127

三 象声词的修辞功用130

第三节 平仄的修辞功用132

一 平仄的基本规律133

二 平仄的修辞功用135

第四节 押韵的修辞功用137

一 韵文的押韵规律138

二 押韵的修辞功用140

第五节 节奏的修辞功用142

一 节奏的分类142

二 节奏的修辞功用144

思考与练习(六)146

第一节 词语修辞的作用和内容147

一 词语修辞在立言中的地位和作用147

第七章 词语修辞147

二 词语修辞的范围和内容149

第二节 词语的意义类别150

一 词语的理性意义151

二 词语的附加意义151

第三节 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修辞功用153

一 多义词153

二 同义词154

三 反义词158

第四节 模糊词语的修辞功用160

一 汉语里的模糊词语160

二 模糊词语的修辞功用161

第五节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修辞功用164

一 古语词164

二 方言词167

三 外来词168

一 成语的修辞功用169

第六节 熟语的修辞功用169

二 惯用语的修辞功用172

三 歇后语的修辞功用174

四 谚语的修辞功用176

五 格言的修辞功用178

思考与练习(七)179

第八章 句子修辞180

第一节 句子修辞的作用和内容180

一 句子修辞在修辞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80

二 句子修辞的内容183

第二节 句子建构的修辞艺术187

一 常式句建构的修辞艺术187

二 变式句建构的修辞艺术191

第三节 句式修辞的功用195

一 长句和短句的修辞功用196

二 紧句和松句的修辞功用198

三 整句和散句的修辞功用201

四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修辞功用205

五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修辞功用207

思考与练习(八)208

第三编 语用修辞213

第九章 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13

第一节 修辞同义手段的定义和类型213

一 修辞同义手段的定义215

二 修辞同义手段的类型216

第二节 修辞同义手段的功用216

一 协调声律,增强语言音乐美216

二 准确传情达意,精细描绘事物219

三 强调语意,突现重点220

四 避免雷同、板滞,显现错综变化222

第三节 语言要素中的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24

一 词语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25

二 句子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33

第四节 超语言要素中的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39

一 修辞格与非修辞格或修辞格与修辞格构成的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39

二 句群、段落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240

思考与练习(九)242

第十章 辞格的运用244

第一节 修辞格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基础244

一 修辞格的含义244

二 辞格的产生基础248

第二节 修辞格的分类252

一 语义变异类和语形变异类254

二 语形求同类和语式变异类255

三 语域变异类和逻辑变异类255

第三节 修辞格的运用原则255

一 表达原则255

二 接受原则257

第四节 常用修辞格260

一 语义变异类:对照、较物、衬托、双关260

二 语形变异类:借代、回环、拆字、析词、藏词270

三 语形求同类:对偶、排比、层递、反复、顶真、仿拟、迭现281

四 语式变异类:设问、反问、婉曲、换算、反语302

五 语域变异类:比喻、比拟、移觉、移就、拈连、模拟316

六 逻辑变异类:夸张、闪避、矛盾338

第五节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345

一 兼用式346

二 连用式346

三 套用式347

四 混用式349

思考与练习(十)351

第一节 辞趣的含义和类型353

一 辞趣的含义353

第十一章 辞趣的创设353

二 辞趣的类型354

第二节 音趣354

一 异形同音趣355

二 同形异音趣356

三 韵趣356

四 拗趣357

第三节 意趣359

一 指代趣359

二 词句组合趣360

第四节 形趣363

一 字形趣364

二 图符趣368

思考与练习(十一)371

一 语篇修辞的内容373

第一节 语篇修辞的内容和基本要求373

第十二章 语篇修辞373

二 语篇修辞的基本要求376

第二节 语篇的标题380

一 标题的作用380

二 标题的拟设381

第三节 语篇的开头和结尾387

一 语篇的开头387

二 语篇的结尾397

第四节 语篇层次的划分和表达403

一 层次的划分403

二 层次的表达方式405

第五节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409

一 语篇的衔接409

二 语篇的连贯417

思考与练习(十二)424

第一节 语体的界定与类型427

一 语体的定义427

第十三章 语体修辞427

二 语体与文体428

三 语体与语言风格428

四 语体的类别430

第二节 谈话语体修辞431

一 谈话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特点431

二 随意谈话体的修辞特点434

三 专题谈话体的修辞特点436

第三节 事务语体修辞440

一 事务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要求440

二 法规体的修辞特点443

三 通报体的修辞特点445

四 契约体的修辞特点449

五 函电体的修辞特点450

一 科技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要求454

第四节 科技语体修辞454

二 专门科技体的修辞特点457

三 说明科技体的修辞特点460

四 辞书体的修辞特点463

第五节 政论语体修辞465

一 政论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要求465

二 论政体的修辞特点467

三 评论体的修辞特点472

第六节 文学语体修辞475

一 文学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特点475

二 韵文体的修辞特点477

三 散言体的修辞特点480

四 剧文体的修辞特点483

第七节 新闻报道语体修辞485

一 新闻报道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要求485

二 消息体的修辞特点489

三 通讯体的修辞特点494

第八节 演讲语体修辞498

一 演讲语体的定义、类型和修辞要求498

二 说服性演讲体的修辞特点503

三 传授性演讲体的修辞特点505

四 礼仪性演讲体的修辞特点507

第九节 广告语体修辞510

一 广告含义和广告语体的类型510

二 口头表达形式及其修辞特点511

三 文字表达形式及其修辞特点517

四 广告语体总的修辞特点522

思考与练习(十三)524

第十四章 风格修辞526

第一节 语言风格和语言表现风格526

一 语言风格526

二 语言表现风格529

第二节 豪放与柔婉风格的修辞特点比较530

一 豪放风格的修辞特点531

二 柔婉风格的修辞特点533

第三节 简约与繁丰风格的修辞特点比较535

一 简约风格的修辞特点535

二 繁丰风格的修辞特点537

第四节 明快与蕴藉风格的修辞特点比较540

一 明快风格的修辞特点540

二 蕴藉风格的修辞特点542

第五节 朴实与藻丽风格修辞特点的比较545

一 朴实风格的修辞特点545

二 藻丽风格的修辞特点548

第六节 幽默与庄重风格的修辞特点比较551

一 幽默风格的修辞特点551

二 庄重风格的修辞特点554

思考与练习(十四)556

主要参考文献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