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生态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用生态学 第2版
  • 文祯中,陆健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665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生态学-应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生态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态学原理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生态学与人类环境3

一、地球上的生物环境3

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

三、生态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6

第二节 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对象6

一、生态学的定义与发展史6

二、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对象8

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9

第三节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9

一、运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0

二、理化分析作为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手段12

三、利用数学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系统分析13

第二章 个体生态16

第一节 生物与生态因子16

一、生态因子16

二、限制因子和生物耐性16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17

四、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18

第二节 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20

一、温度20

二、水22

三、光辐射24

四、化学元素26

五、土壤27

六、气候29

第三节 行为生态30

第三章 种群生态33

第一节 种群数量与空间特征33

一、种群的概念33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33

三、种群的结构34

四、种群的空间特征36

第二节 种群动态与稳定性37

一、内禀增长率37

二、种群增长模型37

三、种群动态与稳定性38

四、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39

一、种群的遗传与基因多样性42

第三节 种群的遗传和进化42

二、种群的进化生态学43

三、自然选择和生态对策44

第四节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46

一、种间竞争46

二、捕食作用49

三、寄生关系和共生关系52

第四章 群落生态55

第一节 群落结构55

一、群落的概念55

二、群落的数量特征指标55

三、群落的成分与结构57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59

一、群落的时间格局61

二、群落的发育过程61

第二节 群落动态61

三、群落的演替及其类型62

第三节 群落的排序与物种多样性64

一、种间关联与相似性64

二、群落排序与群落性质65

三、物种多样性67

第四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68

一、生物群落的分类68

二、生物群落的分布70

第五节 世界主要生物群落类型72

一、陆地生物群落72

二、湿地生物群落74

三、海洋生物群落75

第五章 生态系统76

第一节 生态系统及其结构76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76

二、生态系统的分类81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82

一、初级生产82

二、次级生产84

三、分解作用85

四、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86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87

一、生命与元素87

二、生物地化循环的一般特点与类型88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89

一、反馈、自我调节和生态平衡89

三、再循环途径和循环指数89

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1

三、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进化92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扩展93

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93

二、全球生态学94

第二篇 生态学和人口、资源、环境97

第六章 人口与城市生态97

第一节 人口的发展97

一、人的自然属性97

二、人的社会性99

第二节 人口增长的影响与马尔萨斯人口论100

一、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100

二、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101

三、《人口论》的基本观点102

四、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意义103

第三节 人口控制理论与人口及经济的协调发展103

一、人口控制理论及实践103

二、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04

第四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106

一、人口与城市化106

二、城市生态系统108

第五节 人口控制策略及发展趋势110

一、我国的人口控制策略110

二、世界人口控制及发展趋势112

第七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3

第一节 自然资源113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13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15

三、生物资源开发、管理的原则与生态学含义116

四、非生物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则122

第二节 自然与自然保护123

一、自然保护的概念和原理123

二、自然保护区的理论和实践129

三、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132

四、自然保护区的类型134

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评价136

第八章 环境与环境治理139

第一节 环境问题139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39

二、环境问题的代价142

三、环境问题的类型143

一、生态系统及其污染特征147

第二节 环境治理147

二、废物的控制与管理149

第三节 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155

一、环境监测155

二、环境评价158

第四节 环境教育和环境立法159

一、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159

二、环境教育160

三、环境管理161

四、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16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164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164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实践的指导意义165

第一节 农田生态系统169

第九章 农业和生态农业169

第三篇 生态学与大农业169

第二节 生态农业170

一、生态农业的产生与发展170

二、生态农业的概念172

三、生态农业的实践174

四、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与模式178

第十章 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林业187

第一节 森林与森林生态系统187

一、森林的概念187

二、森林生态系统188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作用192

第二节 生态林业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197

一、开发利用森林产生的主要问题197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199

第十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管理205

第一节 草地及草地生态系统205

一、草地205

二、我国草地的基本特点205

三、草地生态系统207

四、草地生态系统的作用与地位208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222

一、主要问题222

二、管理措施223

第十二章 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的其他生态系统227

第一节 海洋生态系统227

一、我国的主要海区228

二、生物资源229

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31

第二节 淡水生态系统233

一、主要河流流域概况233

二、生物资源235

三、保护、管理淡水生态系统237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239

一、湿地的定义240

二、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与分布240

三、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特点242

四、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对策243

第四节 荒漠生态系统244

一、小乔木荒漠系统244

二、灌木荒漠系统245

三、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系统245

四、垫状小半灌木(高寒)荒漠系统246

第四篇 生态学与系统分析249

第十三章 系统分析249

第一节 概述249

一、系统分析的概念249

二、系统分析的特点249

三、系统分析的要素250

四、系统分析的程序251

第二节 系统结构分析254

一、系统结构分析的概念254

二、系统要素集(X)的分析255

三、系统相关性(R)的分析256

四、系统层次性(C)的分析257

五、系统整体性的分析258

一、成本效益分析263

第三节 系统分析的几种类型263

二、投资效果分析264

三、量本利分析270

四、层次分析法(AHP法)273

第四节 系统评价283

一、评价的原则、步骤和指标体系的制定283

二、大类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的方法284

第五节 系统分析实例293

一、阐明问题293

二、确定目标299

三、方案的产生——建立数学模型300

四、方案评价——模型的解302

五、方案选择304

一、线性规划的概念306

第一节 概述306

第十四章 线性规划306

二、线性规划的模型307

三、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及注意事项310

第二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法316

一、图解法316

二、单纯形法317

第三节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325

一、对偶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构造325

二、对偶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基本性质330

三、对偶问题的解法331

四、影子价格331

参考文献332

编后记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