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人机界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设计·人机界面
  • 黄艳群,黎旭,李荣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0103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人-机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设计·人机界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人机界面学1

1.1.1 人机界面1

1.1.2 人机界面学的起源与发展2

1.1.3 人机界面学的研究内容2

1.1.4 人机界面学对市场的影响3

1.2 设计价值观念4

1.2.1 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4

1.2.2 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5

1.2.3 在人机界面设计中运用心理学5

1.3 计算机人机界面发展简史6

1.3.1 设计计算机的两种价值观念6

1.3.2 计算机基本人机界面的发展7

1.3.3 计算机应用型人机界面的发展9

1.3.4 当前人机界面设计总况11

1.3.5 软件人机界面标准12

1.4 人机系统分析与评价13

第1章 概述14

2.1.1 用户的含义15

2.1.2 用户的特征15

第2章 用户15

2.1 用户特征15

2.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17

2.2.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17

2.2.2 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的因素17

2.2.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流程19

2.3 用户分类20

2.3.1 新手用户20

2.3.2 平均用户21

2.3.4 偶然用户22

2.4 用户建模22

2.3.3 专家用户22

2.4.1 传统的用户模型23

2.4.2 常见用户模型的建立方法23

2.5 用户行动模型26

2.5.1 TOTE模型26

2.5.2 GOMS模型27

2.5.3 TAG模型28

2.5.4 卢比孔模型28

2.5.5 诺曼的一般操作模型29

2.5.6 理性用户模型31

2.6 用户的思维模型与任务模型33

2.6.1 用户思维模型33

2.6.2 不同的思维模型34

2.6.3 用户任务模型35

2.6.4 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中的用户建模举例37

2.7 用户模型综述37

2.7.1 用户模型的作用37

2.7.2 用户模型的发展39

2.8 用户建模的实验方法简介39

2.8.1 用户基本情况调查40

2.8.2 实验实施方法40

2.8.3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43

2.9.2 实验过程44

2.9.1 设计任务44

2.9 用户模型实验及建模过程举例44

2.9.3 用户模型的建立50

2.9.4 设计实现53

第3章 用户知觉特性55

3.1 用户的基本视觉特性55

3.1.1 视觉生理特性概述55

3.1.2 视觉心理过程61

3.1.3 视觉中的注意61

3.2 视觉显示器的设计66

3.2.1 视觉显示器及其分类66

3.2.3 视觉显示器设计中的人机匹配原则67

3.2.2 视觉显示器的选择67

3.3 视觉寻找图标的特性68

3.3.1 凝视与扫视68

3.3.2 图标的凝视与扫视实验69

3.3.3 图标特性与视觉寻找的关系72

3.4 听觉及听觉显示器73

3.4.1 听觉生理特性概述73

3.4.2 听觉中的注意77

3.4.3 听觉显示器的设计79

3.5.2 人知觉的非理性81

3.5.1 知觉行动的基本特征81

3.5 知觉行动的基本特性和知觉的非理性81

第4章 用户认知特性83

4.1 记忆83

4.1.1 记忆的分类83

4.1.2 记忆特性86

4.1.3 减轻记忆负荷87

4.2 思维与理解88

4.2.1 思维的类型及基本特征88

4.2.2 思维方式91

4.2.3 操作计算机时的思维方式93

4.2.5 文字理解过程94

4.2.4 理解的含义94

4.2.6 对计算机命令的理解95

4.2.7 对于图形的理解95

4.3 信息理解96

4.3.1 自然信息的获取96

4.3.2 用户对图标的理解96

4.3.3 信息设计97

4.4 交流与合作98

4.4.1 交流方式98

4.4.2 合作行动方式99

4.5.1 行为方式100

4.4.3 操作计算机与人们日常行动方式的不同100

4.5 用户的学习100

4.5.2 用户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过程101

4.5.3 用户学习的目的102

4.6 用户出错103

4.6.1 用户出错的研究方法103

4.6.2 出错的类型104

4.6.3 技能行为中的失效方式105

4.7 情感107

5.1.1 心理负荷概念108

5.1 心理负荷概述108

第5章 心理负荷108

5.1.2 心理负荷研究的重要性110

5.2 心理负荷测评112

5.2.1 主任务测定112

5.2.2 次任务测定113

5.2.3 主观评定114

5.2.4 生理测量116

5.3 应激118

5.3.1 应激与紧张118

5.3.2 应激的阶段模型120

5.3.3 应激的控制121

第6章 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124

6.1 硬件人机界面的设计风格124

6.1.1 硬件产品界面设计风格的历史变迁124

6.1.2 硬件产品的近代设计风格125

6.1.3 信息时代人机界面的设计风格129

6.2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的风格与标准130

6.2.1 软件设计中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130

6.2.2 软件界面开发设计原则130

6.3 图标与文字132

6.3.1 图形与文字的基本特点132

6.3.2 图标设计与符号学的本质联系133

6.3.3 准确地运用符号的语言134

6.4.1 图标表达信息的方式136

6.4.2 图标的风格136

6.4 图标语言设计136

6.4.3 图标的设计137

6.5 汉字图标的若干特性137

6.5.1 设计实验137

6.5.2 用户实验结果138

6.6 Internet网页界面设计139

6.6.1 网页设计的特点139

6.6.2 网络界面设计中用户的地位140

6.6.4 网站内容的组织结构和浏览机制设计141

6.6.3 网站的运作平台141

6.6.5 网页的设计原则142

6.6.6 网站内容的开发143

6.6.7 网页设计实例146

6.7 查询信息的特性151

6.7.1 信息151

6.7.2 信息设计的基本方法151

6.7.3 人与计算机的互动——反馈控制152

6.7.4 信息检索模型152

6.7.5 实验153

6.8.2 适应系统的各种组成模型155

6.8 适应性用户界面155

6.8.1 适应性技术155

6.8.3 适应性网层媒体的内部结构156

6.9 人机界面可用性的基本评价方法156

6.9.1 可用性的定义156

6.9.2 可用性评估156

6.10 人机界面的设计目的159

6.10.1 改进现有的人机界面159

6.10.2 彻底改变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结构159

6.10.3 弥补人的心理和生理不足160

7.1 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161

第7章 人机界面的发展前景161

7.2 智能用户界面162

7.2.1 智能界面162

7.2.2 智能界面的构成162

7.2.3 智能界面的建立过程163

7.3 智能体界面简介165

7.3.1 智能体界面的概念165

7.3.2 智能体的种类165

7.3.3 智能体实例166

7.3.4 商业软件智能体168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