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 黄小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9204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城市化-国家干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治道之变1

一、治道的本质2

二、中国治道变革的路径依赖4

三、城市化与城市治道6

四、关于治道之变的探索9

第一章 城市化挑战城市政府11

第一节 认识城市化12

一、城市的概念12

二、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13

三、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6

四、城市的价值20

五、城市化的内涵25

六、城市化的评价体系29

七、国内外的城市化模式34

八、城市化的规律和机制46

第二节 城市化理论概述51

一、区域城市定位理论51

二、城市人口迁移理论61

三、城乡一体化理论71

四、城镇体系理论73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74

六、新阶段城市化理论创新:来自城市革命的考验75

第三节 政府的目标函数决定城市成长路径80

一、政府的综合推动力和目标的多元性80

二、政府的目标函数82

三、政府的目标函数决定城市成长路径84

第四节 国家政策牵引城市化生产要素流动85

一、工业化领跑城市化(1949—1958)86

二、动荡中被动发展(1958—1978)88

三、经济转轨推动城市化(1979—1996)90

四、市场化促进城市化(1996—2004)91

五、新发展观统领城市未来95

第五节 中国城市在挑战中前行101

一、城市化进程中应避免走入误区101

二、政策滞后影响城市发展103

三、制度瓶颈制约城市发展106

四、城镇规划缺乏战略思维109

五、产业布局随意而不如意116

六、政府行为超越理性117

七、公共管理高耗低效117

八、城市化需要有效的政府119

第二章 政府行为理论123

第一节 政府职能及其评价124

一、国家与政府124

二、政府的职能125

三、政府职能的市场价值评价128

四、政府职能的社会转型评价130

五、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132

第二节 政府行为136

一、政府行为136

二、政府行为的界定137

三、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137

四、政府的行为模式139

五、各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141

第三节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解释142

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政府干预是多余的142

二、凯恩斯主义理论:政府干预修正市场失灵142

三、现代货币主义理论:政府通过自由市场调节经济143

四、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的缺陷可能恶化市场143

五、新制度经济学派理论: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重要146

六、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经济政策作用147

七、市场失败与外部性理论:四种主要因素降低市场效率148

八、政府行为理论的演进:“守夜”、“有限”、“能动”政府151

第四节 政府行为的必要性:政府的公共供给155

一、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155

二、市场失灵环境中的政府供给157

三、政府失效情况下的政府供给159

第五节 政府行为的空间:有效性和退出163

一、权力与政府行为164

二、政府的有效进入164

三、政府的退出168

四、政府行为有效性的四个维度169

第三章 市场选择的政府171

第一节 从“计划”到“规划”172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计划职能172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173

三、城市规划的新视角174

第二节 诚信创造价值176

一、主观政府的缺陷177

二、政府诚信的意义178

三、诚信创造价值179

第三节 责任赢得权力180

一、政府权力及其失范180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城市政府的权责181

三、用负责的精神赢得权力183

第四节 定位提高能力186

一、政府的越位、缺位与错位186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触发政府作用的新争论186

三、从越位、缺位、错位到准确定位188

第五节 政府间的竞争行为190

一、城市政府间制度竞争的维度190

二、城市政府间竞争的形式和强度191

三、提高城市政府制度竞争能力193

第四章 城市治理与城市规模199

第一节 城市治理的理论概述200

一、城市治理的本质与内涵200

二、城市治理的目标和原则202

三、城市治理的意义203

四、城市治理模式203

第二节 城市治理成本分析204

一、治理成本205

二、城市治理成本分析209

第三节 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212

一、城市规模与规模理论212

二、关于城市最佳规模的讨论219

三、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226

第四节 城市规模的决定因素228

二、城市人口229

一、区位条件229

三、城市基础设施230

四、城市政策231

五、城市聚集力231

第五节 城市公共治理的方向232

一、城市公共治理促进城市发展232

二、城市公共治理的主体互动234

三、城市治理的方向236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政策选择239

第一节 公共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240

一、制度与政策的对话240

二、政策影响制度243

三、政策主体对制度的影响246

四、公共政策选择的制度创新248

第二节 城市化的外部性与公共政策250

二、城市经济运行的正外部性251

一、外部性的理论界定251

三、城市经济运行中的负外部效应253

四、外部性的内部化与城市公共政策254

五、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公共政策目标257

第三节 城市土地政策与制度创新261

一、中国城市土地政策及其制定的因素分析261

二、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转轨的现状265

三、城市土地运营制度的创新266

四、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分析269

第四节 城市基础设施配置的公共政策272

一、城市基础设施准公共物品放松管制的背景273

二、城市基础设施配置的公共政策274

第五节 城市化与财政政策选择280

一、城市财政牵引城市发展280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政策取向283

三、城市财政支出的方向284

四、多渠道探寻城市化的融资方式286

第六节 城市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292

一、社会转型呼唤社会保障政策创新293

二、转型期社会保障的特征和政策选择294

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296

第七节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298

一、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298

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299

三、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301

四、重视农村和农地的外部性经济效果303

第六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再造304

第一节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政府与市场305

一、交易成本的意义和范围305

二、交易成本与政府制度选择306

三、转型政府的交易成本分析307

四、外部不经济与政府行为308

第二节 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再认识310

一、关于政府职能的再思考310

二、城市发展对政府能力的要求312

三、打破“政府万能”论313

四、突破市场与政府的两难选择314

第三节 行政审批和复核制度的选择与创新315

一、不合理行政审批削弱执政能力316

二、制度变迁之痛317

三、理顺关系建立审批的权责对等机制318

四、终结“审批经济”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20

五、全面促进依法行政321

第四节 加速推动公共市场建设328

一、公共事务的内涵与特性328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问题与现状329

三、推动公共市场建设 探索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331

第五节 政府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336

一、制度创新先行 推动政府创新337

二、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执政能力339

三、改进管理方式 提高行政效率340

四、依法规范职能权限 理顺条块关系341

五、推进机构改革 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341

第六节 科技革命促政府创新342

一、西方国家政府创新的直接动因342

二、科技革命改变政府运行模式343

三、我国政府管理创新面临历史机遇344

四、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最有效途径345

第七章 新发展观孕育新型政府348

第一节 政绩成本约束政绩观349

二、科学的人才观涵义与理解350

一、正确的政绩观涵义与理解350

三、政绩观与发展观351

四、不计成本的代价352

五、政绩成本约束下的政绩观353

六、确立科学的政绩观354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城市355

一、和谐城市的要求355

二、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能力357

三、如何构建和谐城市360

第三节 创新型政府打造学习型城市361

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362

二、学习型组织的模型363

三、学习型城市365

四、学习型政府366

五、创新型政府打造学习型城市368

第四节 和谐生态政府创造城市价值376

一、政府与其公务员之间的良性互动378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379

三、地方政府间的良性互动381

第五节 打破“政府悖论” 构建新型政府383

一、何谓“政府悖论”384

二、“政府悖论”的制度分析385

三、“政府悖论”的隐患:城市化泡沫387

四、“政府悖论”与预警对策392

第六节 做城市文化的塑造者394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394

二、城市的制度文化395

三、城市的精神文化399

第八章 “试验田”里的智慧——广东的实践和创新401

一、改革前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互动402

第一节 艰难的选择 大胆的探索402

二、试验田里的探索406

三、珠三角产业布局的调整407

四、庞大的迁移群体409

五、辉煌的发展成果412

第二节 顺应发展要求 转变政府“质”能413

一、放权型政府操作模式的成功414

二、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调整发展思路415

三、顺应市场发展方向 调整发展策略417

四、顺应城市竞争需求 调整政府行为418

五、加速模式创新 力推城市发展420

六、助推城市竞争 实现政府目标427

七、总结有效经验 确保健康运行430

第三节 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不断创新437

一、政府倾力推动 加速农村新社区建设438

二、依托制度创新 推动城中村转型444

三、扩大乡镇规模 增强中心镇集聚力454

四、打破传统观念 整合城市资源467

五、加快新城建设 提升城市质量468

六、缩小区域差异 构建和谐城市群470

第四节 有为政府力促城市区域协作476

一、构筑综合竞争实力雄厚的区域经济体系476

二、建立区域补偿和区域合作机制479

三、整合“大珠三角”都市圈 推进粤、港、澳经济融合482

四、泛珠三角——城市区域协作的新探索484

五、省会广州在创新中发展489

第五节 区域自主创新 引领城市发展504

一、以新的发展观破解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之困505

二、整合区域资源 构建立体城市战略发展体系508

三、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制度创新 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512

参考文献519

后记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