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
  • 顾立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0966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1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127页
  • 主题词:信息获取-关系-情报服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迈入开放获取的信息服务1

第2章 开放科学:学术交流体系的发展趋势6

2.1 开放科学是一种新型科技交流方式6

2.1.1 开放科学是什么6

2.1.2 开放科学的发展动因与结构7

2.2 科技信息交流的新需求8

2.2.1 大规模计算资源的需求8

2.2.2 全球共同研究的需求8

2.2.3 数据驱动科研的需求9

2.2.4 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的需求9

2.3 应对新需求所产生的新工具10

2.3.1 开放科学的网格技术10

2.3.2 开放网络的安全与授权机制10

2.3.3 云计算与智慧电网的应用11

2.3.4 支撑开放科学的数据交换与工作交流11

2.4 新工具所产生的新问题12

2.4.1 开放科学的伦理问题12

2.4.2 支撑开放科学的政策问题12

2.5 开放科学与信息服务13

第3章 开放创新:全球科学社群的协作组织18

3.1 科技创新与知识社会的发展趋势18

3.2 科研需求所产生的科研工具19

3.2.1 全球暖化的海冰监测需求19

3.2.2 全球板块推移的地震预测19

3.2.3 全球物种观察和药物开发20

3.2.4 跨越文献流通限制建立蛋白结构数据集成20

3.2.5 跨越语种限制建立大规模中文维基资源20

3.2.6 全球人类基因数据集集成和应用21

3.2.7 全球医疗病例与特殊疾病治疗开发21

3.3 公众需求所产生的社会工具22

3.3.1 全球网络终端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22

3.3.2 政府治理技巧的开放数据需求22

3.3.3 地理勘探界的开放数据战略23

3.4 开放数据所面临的政策问题23

3.5 开放数据管理的预科学基础24

第4章 开放出版:开放学术期刊的组成要素28

4.1 评价和遴选开放获取期刊的新挑战28

4.2 评价和遴选开放获取期刊的新视角与新框架30

4.3 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评价31

4.3.1 论文内容丰富程度31

4.3.2 期刊质量控制机制32

4.3.3 传统使用情况与影响力指标32

4.3.4 新型使用情况与影响力指标32

4.4 开放获取期刊的开放程度评价33

4.4.1 内容的开放获取与利用程度33

4.4.2 权益的开放程度33

4.4.3 支持开放利用与开放服务的程度34

4.5 开放获取期刊的成本与服务评价35

4.5.1 开放获取期刊的成本指标35

4.5.2 针对作者的服务水平35

4.5.3 针对作者机构的服务35

4.6 小结36

第5章 开放存储:开放机构仓储的组成要素40

5.1 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需求40

5.2 机构知识库评价综述41

5.3 机构知识库评价的框架43

5.4 机构知识库评价的核心指标集44

5.4.1 传播指标44

5.4.2 内容指标44

5.4.3 管理指标44

5.4.4 服务指标45

5.5 机构知识库评价的重要指标集45

5.5.1 传播指标45

5.5.2 内容指标45

5.5.3 管理指标46

5.5.4 服务指标46

5.6 机构知识库评价的扩展指标集47

5.6.1 传播指标47

5.6.2 内容指标47

5.6.3 管理指标48

5.6.4 服务指标48

5.7 小结48

第6章 开放资源:优质学术资源的蓬勃发展53

6.1 开放资源的发展背景53

6.2 以经济周期理论分析学术信息资源的增长临界点54

6.3 以产业创新理论分析学术信息资源的新兴增长点55

6.4 从主要科技大国的信息政策分析开放学术信息资源的机会56

6.5 从重要学术机构的开放获取运动分析开放学术信息资源的机会58

6.6 从国际出版机构的做法分析开放学术信息资源的机会60

6.7 从我国图书馆实务工作分析开放学术信息资源的挑战61

6.8 为我国读者的知识获取权利而共同努力65

6.9 小结67

第7章 开放数据: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的挑战71

7.1 公共数据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种新兴源泉71

7.2 美国政府开放数据的战略、成果与进展72

7.3 欧盟开放数据规范的标准、挑战与机遇73

7.4 日本开放政府数据的战略、联盟与推进73

7.5 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73

7.6 小结75

第8章 开放评价:公众用户行为的集体选择78

8.1 网络社群集体评价的特性78

8.1.1 学术交流体系的变化与Altmetrics的优势78

8.1.2 Altmetrics的特性79

8.2 Altmetrics的开放数据模型80

8.2.1 社会网络数据的开放数据存储与接口80

8.2.2 开放数据的系统交互性81

8.2.3 论文级别矩阵的开放数据82

8.3 检验Altmetrics的实证方法83

8.3.1 实证验证的思路83

8.3.2 指标趋同验证84

8.3.3 时间延异验证84

8.3.4 验证模型未考虑的情况85

8.4 信息服务机构与信息中心开展开放评价的探讨85

8.4.1 对信息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影响85

8.4.2 对信息服务机构遴选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86

8.4.3 对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开放知识库的影响87

8.4.4 对信息服务机构情报分析服务的影响88

8.5 小结88

第9章 结语:超越文本资源的信息服务92

9.1 科研教学需要新型知识资源支撑机制92

9.1.1 非文本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计算化92

9.1.2 非文本资源成为新兴趋势93

9.2 非文本资源的特性与特殊要求94

9.2.1 非文本资源的特性94

9.2.2 科研数据的特殊要求94

9.2.3 影音资源的特殊要求95

9.2.4 计算模型的特殊要求96

9.3 欧美图书馆界积极开发非文本资源服务97

9.4 图书馆需要具备提供非文本资源服务的能力98

9.4.1 非文本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新兴机遇98

9.4.2 发现、评价与遴选的能力98

9.4.3 描述、组织与检索的能力99

9.4.4 利用、处理与挖掘的能力99

附录1 第一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纪要104

附录2 第二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纪要107

附录3 第三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纪要111

附录4 第四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纪要1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