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蜱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蜱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0527004.jpg)
- 李朝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017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蜱-医药学:昆虫学;螨目-医药学:昆虫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蜱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第一节 蜱螨学发展简史1
一、研究简史1
二、蜱螨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4
三、医学蜱螨学研究目的与意义4
四、医学蜱螨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4
第二节 医学蜱螨的形态特征与分类7
一、蜱螨的形态特征7
二、蜱螨的分类11
三、医学蜱螨的生物多样性12
第三节 医学蜱螨的生物学13
一、蜱螨的生殖13
二、蜱螨生活史13
三、蜱螨的细胞遗传15
四、取食18
五、蜱螨的孳生场所19
第四节 医学蜱螨的生态学19
一、蜱螨的习性与生境19
二、蜱螨的群居与活动21
三、温度和湿度对蜱螨的影响21
四、光照对蜱螨的影响22
五、生物因素对蜱螨的影响23
六、季节变化对蜱螨的影响23
七、其他因素对蜱螨的影响24
第五节 蜱螨与疾病的关系24
一、蜱螨对人类的主要危害24
二、蜱螨引起的主要疾病26
第六节 蜱螨性疾病的流行病学28
一、流行环节28
二、流行特征28
三、疫源地区划30
第七节 蜱螨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32
一、病程发展的规律性32
二、蜱螨源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32
三、蜱螨媒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33
第八节 蜱螨性疾病的防治与蜱螨控制36
一、蜱螨性疾病的预防与蜱螨控制37
二、蜱螨性疾病的治疗37
第2章 蜱42
第一节 蜱类形态特征42
一、概述42
二、外部形态43
三、内部器官47
四、硬蜱特征47
五、软蜱特征47
第二节 分类48
一、中国蜱类分属检索表48
二、中国重要医学蜱类分种检索表48
第三节 蜱类生物学73
一、生活习性73
二、个体发育和生活史73
四、蜱类的耐饥能力和寿命74
三、蜱类的宿主型74
第四节 蜱类生态学75
一、季节消长与昼夜活动规律75
二、地理分布与栖息场所75
三、宿主寻觅和活动范围76
四、越冬与滞育76
五、系统发育和进化77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蜱类77
一、硬蜱科77
二、软蜱科82
一、常见蜱媒疾病83
第六节 与疾病关系83
二、蜱媒疾病的诊断98
三、蜱媒疾病的治疗98
第七节 蜱类的控制99
一、综合治理策略99
二、一般措施100
第八节 常用蜱类研究技术104
一、采集和密度调查104
二、标本保存和饲养105
三、解剖与细胞培养106
四、超微技术108
第3章 革螨116
第一节 革螨的形态特征与内部结构116
一、形态特征116
二、革螨的内部结构及功能121
第二节 分类125
一、革螨亚目和革螨股125
二、皮刺螨总科128
第三节 革螨的生物学132
一、生活史132
二、食性133
三、寿命与耐饿力135
四、跗感器136
五、交配、受精与繁殖力137
六、细胞遗传137
七、生化分析140
第四节 革螨的生态学142
一、生态类型142
二、理化因素的影响142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革螨种类144
一、厉螨科145
二、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Oudemans,1936149
三、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 Kolenati,1859150
第六节 革螨与疾病的关系162
一、革螨性皮炎165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166
三、森林脑炎169
四、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170
五、立克次体痘171
六、Q热172
七、北亚蜱媒斑点热172
八、土拉伦菌病172
九、其他173
第七节 革螨控制174
一、化学防制174
二、改造环境与物理防制176
三、个人防护176
第八节 研究技术176
一、饲养方法176
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177
三、染色体研究技术178
四、同工酶、蛋白质、糖和脂分析179
五、游离氨基酸分析180
六、对流免疫电泳测定革螨的食性181
七、电镜技术181
八、电生理技术182
九、示踪原子法182
十、杀螨试验182
十一、驱避试验182
第4章 恙螨187
第一节 形态特征187
一、幼虫187
七、次卵190
六、卵190
第二节 恙螨分类190
三、若虫190
五、成虫190
四、成蛹190
二、若蛹190
一、恙螨幼虫的标准测量常用符号191
二、恙螨的分类191
三、恙螨科、亚科、族检索表192
四、中国恙螨幼虫分属检索表192
一、恙螨生活史195
第三节 恙螨生物学195
二、恙螨的种类及宿主196
三、恙螨分布197
四、医学重要性198
第四节 恙螨生态学201
一、成虫和若虫生态201
二、幼虫生态202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恙螨种类205
一、地里纤恙螨205
二、微红纤恙螨206
四、小板纤恙螨207
三、高湖纤恙螨207
五、苍白纤恙螨208
六、海岛纤恙螨209
七、红纤恙螨209
八、于氏纤恙螨210
九、英帕纤恙螨210
十、东方纤恙螨211
十一、须纤恙螨211
十二、印度囊棒恙螨212
十三、中华无前恙螨212
十四、巨螯齿恙螨213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214
一、恙螨性皮炎214
二、恙螨与恙虫病214
三、恙螨与其他虫媒病217
第七节 恙螨控制217
一、灭鼠217
二、清除恙螨孳生环境218
三、药物杀螨218
四、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218
一、流行病学调查技术219
第八节 研究技术219
二、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技术220
三、恙虫病东方体阳性恙螨模型的建立220
四、免疫学技术检测恙虫病东方体221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222
六、恙螨的培养和传代224
七、恙螨标本的采集225
八、恙螨标本保存225
九、恙螨标本制作226
第一节 形态特征229
第5章 粉螨229
一、成螨230
二、卵239
三、幼螨239
四、第一若螨239
五、第二若螨239
六、第三若螨241
第二节 分类241
一、房舍和储藏物粉螨分科检索表241
二、粉螨科成螨分属检索表242
一、生活史243
第三节 生物学243
二、繁殖244
三、粉螨的食性245
四、粉螨的生境245
五、越冬248
第四节 生态学248
一、种群生态248
二、群落生态251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粉螨种类252
一、粗脚粉螨252
二、腐食酪螨253
三、椭圆食粉螨255
四、伯氏嗜木螨256
五、罗宾根螨258
六、食虫狭螨260
七、纳氏皱皮螨260
八、扎氏脂螨262
九、家食甜螨263
十、害嗜鳞螨265
十一、羽栉毛螨266
十二、拱殖嗜渣螨267
十三、甜果螨268
十四、梅氏嗜霉螨270
十五、粉尘螨271
十六、屋尘螨273
十七、速生薄口螨273
第六节 粉螨与疾病的关系276
一、粉螨性皮炎、皮疹277
二、粉螨与人体内螨病277
三、粉螨性变态反应性疾病282
二、使用谷物保护剂286
一、干燥、通风286
第七节 粉螨控制286
三、应用熏蒸剂287
四、其他方法287
第八节 粉螨研究技术288
一、饲养288
二、采集、分离和保存288
三、标本制作290
四、粉螨标本的显微摄影291
五、粉螨的扫描电镜观察293
八、其他294
七、人体粉螨浸染的分离方法294
六、粉螨变应原浸液的制备294
第6章 蠕形螨299
第一节 蠕形螨成虫的形态和内部结构299
一、外部形态299
二、内部结构300
第二节 分类304
一、分类依据304
二、蠕形螨分类304
三、人体蠕形螨种间鉴别特征305
第三节 人体蠕形螨的生物学306
一、生活史307
二、寄生部位308
三、食性308
四、运动309
第四节 人体蠕形螨生态学309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309
二、化学试剂的影响310
三、蠕形螨与细菌的关系310
四、蠕形螨与毛囊和皮脂腺的关系310
二、蠕形螨感染皮肤的病理变化311
一、致病机制311
第五节 人体蠕形螨与疾病的关系311
三、蠕形螨感染的常见病变312
四、人体蠕形螨感染的诊断316
五、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治疗317
六、蠕形螨感染的流行病学318
第六节 人体蠕形螨控制319
第七节 蠕形螨研究技术319
一、蠕形螨病原检查方法319
三、中性树胶直接封片制作蠕形螨标本320
二、人体蠕形螨取螨器和定量检查法320
四、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方法321
五、蠕形螨标本的制作与染色321
第7章 疥螨325
第一节 疥螨的形态特征325
一、成虫325
二、若虫327
三、幼虫327
四、卵328
第二节 分类328
二、交配、散播、钻皮330
一、生活史330
第三节 疥螨生物学330
三、“隧道”——疥螨寄居和繁殖的场所331
第四节 雌性人疥螨的离体生态332
一、离体后的活动与温度的关系332
二、对不同水温、晒晾下不同气温及—12℃下低温的耐受性332
三、不同氢离子浓度溶液对离体疥螨生存的影响332
四、离体雌性活疥螨再感染人的能力333
五、不同温度及不同微小环境条件下离体疥螨的存活时间和平均寿命335
六、人疥螨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和疥疮的多发季节336
一、疥疮的发病机制与病理337
第五节 疥螨与疾病的关系337
二、疥疮的临床表现及其类型339
三、疥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41
四、疥疮的流行病学342
第六节 疥螨的控制345
一、预防措施345
二、有关疥疮治疗的几个问题345
第七节 疥螨标本采集与制作保存技术347
一、半永久性标本制作法347
二、永久性标本封固法347
一、形态特征350
第8章 蒲螨与其他螨类350
第一节 蒲螨350
二、分类351
三、生物学352
四、生态学352
五、中国重要医学蒲螨353
六、与疾病的关系354
七、蒲螨的防治355
第二节 跗线螨355
第三节 甲螨356
第四节 肉食螨358
一、蜱细胞的培养360
第9章 新技术在医学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360
第一节 蜱螨细胞的体外培养360
二、螨细胞的培养361
第二节 同工酶技术在蜱螨学中的应用362
一、同工酶技术362
二、同工酶技术在蜱螨学中的应用362
三、同工酶技术的优缺点363
第三节 PCR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363
一、PCR基本原理363
第四节 反义核酸技术在蜱螨学中的应用364
二、基本PCR技术364
三、PCR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364
一、反义核酸的分类365
二、反义核酸技术在蜱螨学中的应用366
第五节 RNA干涉技术在蜱螨研究中的应用366
一、RNA干扰的概念366
二、RNA干扰的机制366
三、RNA干扰的特点367
四、RNA干扰在蜱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367
第六节 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在蜱螨研究中的应用368
一、定义及其发展历史369
第七节 蜱螨的分子系统学369
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实验技术370
三、分子系统学实验技术及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370
第八节 蜱螨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375
一、蜱螨基因组学研究375
二、蜱螨蛋白质组学研究376
附录A 蜱螨学部分网络资源380
附录B 英(拉丁)汉名词对照索引385
附录C 彩图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