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炭贸易检验与标准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煤炭贸易检验与标准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526723.jpg)
- 李华森,李宜轩,陈玉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428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煤炭-商品检验-标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炭贸易检验与标准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煤炭的基础知识1
1.1 概述1
1.2 煤炭的形成1
1.3 煤的性质及组成2
1.3.1 煤的物理性质2
1.3.2 煤的化学组成3
1.3.3 煤的工艺性质4
1.4 煤炭的分类5
1.4.1 我国的煤炭分类5
1.4.2 国际煤炭分类7
1.5 各类煤的主要煤质特征和用途10
1.6 行业用煤对煤质的要求12
1.7 煤炭产品及洁净煤技术16
1.7.1 煤炭的品种16
1.7.3 洁净煤技术17
1.7.2 煤炭产品质量指标的划分17
1.8 煤炭的检验标准18
1.9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20
1.9.1 煤样20
1.9.2 测定20
1.9.3 方法精密度21
1.9.4 结果的表述21
1.9.5 符号23
1.10 煤的基与基的换算24
1.10.1 煤的基24
1.10.2 基的换算26
第2章 煤炭采样28
2.1 煤炭采样及其重要性28
2.1.1 煤炭采样概念28
2.1.2 煤炭采样的重要性28
2.2.3 中心极限定理29
2.2.2 分布不均匀性29
2.2 煤炭采样的原理29
2.2.1 成分不均匀性29
2.2.4 煤炭采样原理30
2.3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采样标准30
2.4 采样的常用术语31
2.5 采样工具32
2.6 采样的基本原则32
2.6.1 采样单元32
2.6.2 采样精密度33
2.6.3 子样数目34
2.6.4 子样质量36
2.6.5 总样的最小质量38
2.6.6 粒度分析样品39
2.7.2 质量基采样40
2.7.1 时间基采样40
2.7 煤流中采样40
2.8 火车顶部采样41
2.8.1 子样数目及子样质量41
2.8.2 子样点布置41
2.8.3 注意事项41
2.9 汽车上采样42
2.9.1 子样数目和子样质量42
2.9.2 子样点分布42
2.9.3 注意事项42
2.10 船上采样42
2.11 煤堆采样43
2.12 全水分煤样的采取43
2.13 采样精密度的核对43
2.14.2 采样方案建立的基本程序44
2.14.1 采样的一般原则44
2.14 煤炭机械采样44
2.14.3 采样各程序的设计45
2.14.4 移动煤流采样方法46
2.14.5 参比采样46
2.14.6 移动煤流采样机械47
2.14.7 静止煤机械采样方法47
2.15 煤炭机械采样设备的性能试验48
2.15.1 水分损失率48
2.15.2 采样精密度试验48
2.15.3 采样量(子样质量)检查51
2.15.4 破碎率试验52
2.15.5 偏倚试验53
3.2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制样标准61
3.3.1 对制样室的要求61
3.3 对制样设施、设备和工具的要求61
3.1 煤样制备的意义和目的61
第3章 煤样的制备61
3.3.2 制样设备62
3.3.3 制样工具62
3.4 制样方法62
3.4.1 GB 474六阶段制样法62
3.4.2 ISO 1988两阶段制样法和三阶段制样法64
3.4.3 GB 474和ISO 1988两种方法的比较66
3.5 制样的工序和目的66
3.6 缩分方法67
3.6.1 二分器法67
3.6.2 堆锥四分法68
3.6.3 棋盘法与长条法68
3.7 分析煤样的处理69
3.7.1 空气干燥的目的69
3.8.2 全水分煤样的制备70
3.8.1 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70
3.7.2 空气干燥的方法70
3.7.3 煤样装瓶70
3.8 各种煤样的制备70
3.8.3 吉氏流动度煤样的制备71
3.8.4 可磨性煤样的制备71
3.8.5 胶质层煤样的制备71
3.8.6 热稳定性煤样的制备72
3.9 制样精密度及其检验72
3.9.1 制样精密度72
3.9.2 制样精密度的检验72
第4章 全水分测定与粒度分析75
4.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75
4.1.1 煤的全水分及其存在形式75
4.1.3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全水分检验标准76
4.1.4 GB/T 211测定全水分的方法76
4.1.2 全水分测定的意义76
4.1.5 精密度80
4.1.6 ISO 589测定全水分方法简介及与GB/T 211的差别80
4.1.7 煤的全水分测定应注意的问题81
4.2 煤的粒度分析82
4.2.1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粒度分析标准82
4.2.2 粒度分析煤样83
4.2.3 试验步骤83
第5章 煤炭的工业分析86
5.1 一般分析煤样水分86
5.1.1 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的定义86
5.1.2 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的测定意义86
5.1.3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一般分析煤样水分测定标准88
5.1.4 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的测定88
5.2 煤的灰分及其测定89
5.2.1 灰分的定义89
5.1.5 问题讨论89
5.2.2 灰分的测定意义90
5.2.3 灰分的形成90
5.2.4 灰化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91
5.2.5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灰分测定标准91
5.2.6 灰分的测定91
5.3 煤的挥发分及其测定93
5.3.1 挥发分定义93
5.3.2 挥发分测定的意义94
5.3.3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挥发分测定标准94
5.3.4 挥发分的测定94
5.3.5 焦渣特性分类96
5.3.6 挥发分测定应注意的问题97
5.4.1 固定碳的定义98
5.4.2 固定碳的意义98
5.4 固定碳的计算98
5.4.3 固定碳的计算99
第6章 煤中全硫的测定101
6.1 全硫的定义101
6.2 煤中硫测定的意义101
6.3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全硫测定标准102
6.4 全硫的测定方法102
6.4.1 艾士卡法(重量法)102
6.4.2 库仑滴定法104
6.4.3 高温燃烧中和法107
6.4.4 高温燃烧红外光谱法110
第7章 煤的发热量的测定112
7.1 定义和单位112
7.1.1 发热量112
7.1.2 热量计的有效热容量112
7.1.3 发热量的单位113
7.2 发热量测定的意义114
7.3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发热量测定标准115
7.4 发热量测定原理115
7.4.1 高位发热量的测定原理115
7.4.2 低位发热量的测定原理115
7.5 试验室条件115
7.6 热量计115
7.7 热容量116
7.8 发热量测定步骤116
7.8.1 恒温式热量计法116
7.8.2 绝热式量热法118
7.9 发热量的计算118
7.9.1 恒容高位发热量118
7.9.2 恒容低位发热量119
7.12 低位发热量的应用121
7.11 方法的精密度121
7.9.3 恒压低位发热量121
7.10 结果的表述121
7.13 发热量的相关分析122
第8章 煤中元素的测定124
8.1 煤的元素分析124
8.1.1 煤的元素存在形式及测定意义124
8.1.2 煤中碳和氢含量的测定125
8.1.3 煤中氮含量的测定127
8.2.1 煤中微量元素128
8.1.4 煤中氧含量的计算128
8.2 煤中的微量元素及有害元素128
8.2.2 煤中有害元素的测定129
8.3 煤灰成分分析134
8.3.1 煤灰成分及测定意义134
8.3.2 煤灰成分测定标准及原理135
9.1.2 成焦过程139
9.1.1 概述139
9.1 煤的结焦性能139
第9章 煤的结焦性能与指标139
9.1.3 煤的塑性、粘结性和结焦性140
9.2 煤的结焦指标142
9.2.1 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142
9.2.2 吉氏流动度的测定145
9.2.3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147
9.2.4 粘结指数测定154
9.2.5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测定方法159
9.2.6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方法162
第10章 煤的可磨性与煤灰熔融性的测定170
10.1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170
10.1.1 煤的可磨性指数及其测定意义170
10.1.2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可磨性测定标准170
10.1.4 哈氏可磨性指数的测定方法171
10.1.3 可磨性测定原理171
10.1.5 测定可磨性指数应注意的问题174
10.2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174
10.2.1 煤灰熔融性及其测定意义174
10.2.2 煤炭贸易中常用的煤灰熔融性测定标准175
10.2.3 熔融特征温度的定义与判定175
10.2.4 方法提要176
10.2.5 试剂和材料176
10.2.6 仪器和设备177
10.2.7 试验条件177
10.2.8 试验步骤178
10.2.9 测定手续178
10.2.10 精密度179
10.2.11 煤灰成分对熔融性的影响179
11.2.1 调查表180
11.2 描述性统计180
11.1 概述180
第11章 统计技术在煤炭检验中的应用180
11.2.2 流程图181
11.2.3 因果图181
11.2.4 条形图182
11.2.5 饼分图183
11.2.6 直方图183
11.2.7 散布图184
11.2.8 趋势图185
11.3 测量(试)分析186
11.3.1 试验误差理论186
11.3.2 样本数字特征189
11.3.3 方法确认192
11.3.4 仪器的偏倚192
11.4.2 t检验194
11.4.1 假设检验常用的方法194
11.4 假设检验194
11.4.3 F检验197
11.5 回归分析198
11.5.1 相关关系与散点图198
11.5.2 应用最小二乘法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200
11.5.3 煤炭检验中常用的一些相关关系202
附录1 ISO 13909-1《硬煤和焦炭 机械采样 第1部分:总则》介绍206
附录2 ISO 13909-2《硬煤和焦炭 机械采样 第2部分:煤炭煤流中的采样》介绍213
附录3 ISO 13909-3《硬煤和焦炭 机械采样 第3部分:煤炭从静止批中采样》介绍234
附录4 ISO 13909-4《硬煤和焦炭 机械采样 第4部分:试验样品的制备》介绍242
附录5 ISO 13909-7《硬煤和焦炭 机械采样 第7部分:采样、制样和试验精密度的确定方法》介绍259
附录6 ISO 13909-8《硬煤和焦炭 机械采样 第8部分:偏倚试验的方法》介绍290
附表1 t分布分位数表313
附表2 F分布分位数表314
附表3 相关系数检查表317
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