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 孙飙主编;王瑞元,徐玉明,张国海副主编;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75009284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运动生理-生理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实验课的目的1

二、实验课的要求1

三、实验记录的要求1

四、实验报告的要求2

五、实验室规章制度3

第一章 主要实验仪器介绍4

一、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4

(一)刺激系统4

(二)探测系统5

(四)记录系统7

(三)信号调节系统7

二、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9

(一)工作原理9

(二)系统组成9

(三)MedLab的基本操作10

(四)刺激器的设置14

(五)添加实验标记14

(六)参数选择参考表15

(七)换能器的定标15

(八)MedLab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输出17

(九)MedLab实验报告的导出22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23

三、分光光度计23

(二)仪器的基本结构24

(三)仪器的调整校正25

(四)仪器的使用方法26

(五)使用注意事项26

四、肌电仪27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27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28

(三)菜单的设置及功能29

(四)使用注意事项30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31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31

五、心电图仪31

(三)使用注意事项33

六、血细胞分析仪33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34

(二)血细胞分析流程34

(三)仪器的主要参数34

(四)常用参数的含义及参数范围36

七、血乳酸自动分析仪36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36

八、自动心率记录仪38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38

(三)使用注意事项38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39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39

(三)使用注意事项41

九、心阻抗仪41

(一)测定的原理41

(四)使用注意事项43

十、超声心动仪43

(三)仪器的使用方法43

(二)仪器的基本结构43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44

(二)仪器的基本结构44

(三)超声心动仪分类45

(四)仪器的使用方法45

(五)常用的测量和计算指标46

十一、气体自动分析仪47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47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48

(三)MAX-Ⅱ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参数对照表49

十二、运动负荷仪50

(一)电动跑台50

(四)使用注意事项50

(二)自行车功量计52

(三)台阶56

十三、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57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58

(二)等速肌力测试的常用指标58

(三)等速肌力的测试方法60

(四)使用注意事项60

十四、人体成分分析仪60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61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61

(三)测试指标63

(四)使用注意事项64

十五、骨密度测定仪64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64

(二)仪器的使用方法65

(三)测试指标66

(四)使用注意事项67

第二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68

一、动物实验的方法68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及特点68

三、常用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70

四、动物的麻醉方法71

(一)动物实验常用器械73

五、急性动物实验的操作73

(二)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方法74

六、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表75

第三章 骨骼肌机能的测定76

一、离体骨骼肌收缩特点76

(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76

(二)单收缩和强直收缩78

(三)阈刺激、良性刺激、劣性刺激82

(四)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84

(五)收缩疲劳曲线88

二、运用肌电图分析动作、负荷90

第四章 血液循环机能测定92

一、动物心脏功能分析92

(一)心搏过程观察与描记92

(二)心室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的观察描记93

(三)兔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96

二、血液测定99

(一)红细胞测定99

(二)白细胞测定103

(三)血红蛋白测定105

(四)血型测定109

(五)红细胞压积测定111

三、心率的测定114

四、人体动脉血压测定116

五、心脏功能测定119

(一)超声法119

(二)脉搏图法121

(三)阻抗法123

六、心电图测试125

七、血乳酸测定128

(一)光电比色法128

(二)酶电极法130

(一)免疫球蛋白的测定132

八、免疫测定132

(二)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134

九、内分泌测定136

(一)血清睾酮的测定136

(二)血清皮质醇的测定138

(三)尿儿茶酚胺荧光测定法139

第五章 呼吸机能的测定142

一、肺通气机能测定142

(一)采用改良式肺量计测定143

(二)采用便携式肺功量计测定145

二、呼吸运动的调节149

(一)视力测定152

一、视觉机能的测定152

第六章 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的测定152

(二)视野测定155

(三)视深度测定157

(四)色觉测定159

(五)视觉闪光融合频率测定160

二、前庭机能稳定性的测定162

三、肢体本体感受器敏感性的测定166

四、反射活动的观察168

(一)反射弧的分析168

(二)反射时的测定170

(三)反应时的测定171

五、支配运动功能协调活动的观察173

(一)兴奋扩散的观察173

(二)交互抑制174

(三)去大脑僵直176

六、人脑电图的测试178

第七章 有氧工作能力的测定180

一、最大摄氧量测定180

(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法180

(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推测法181

二、运动时能量代谢与机械效率的测定189

三、无氧阈(AT)测定192

四、PWC170机能测验195

第八章 无氧工作能力的测定199

一、磷酸原代谢能力的测定199

二、糖酵解代谢能力的测定201

第九章 机体运动疲劳测定204

一、骨骼肌系统机能判断疲劳204

二、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判断疲劳205

三、心肺功能判断疲劳207

四、血液、尿液指标判断疲劳208

五、主观感觉法210

第十章 身体素质的测定213

一、肌肉力量测定213

二、速度测定215

三、耐力测定217

四、柔韧性测定219

五、灵敏测定223

六、平衡测定227

七、协调测定229

第十一章 身体成分的测定231

附录237

附录一:度量衡对照表237

附录二:常用试剂配制238

附录三:常用麻醉药剂量表242

主要参考书目243

热门推荐